分享

高血压患者要当心!出现胸背痛可能是比心梗更可怕的疾病!

 空谷幽兰80 2022-02-15

胸背痛每个人都经历过,休息几天就好了。但高血压患者胸背痛却要格外警惕,有可能面临致命的危机!


突发胸背部疼痛险丧命!


最近,51岁的董先生因后背疼痛5小时,且伴随前胸疼痛,疼痛难忍,怀疑是心脏病入院急救。但心电图并没有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心肌酶也显示正常,由此基本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胸部CT结果出来后,医生发现董先生的主动脉明显增宽,被诊断为主动脉夹层,性命危在旦夕。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非常凶险的心血管疾病,被称为“血管炸弹”。主动脉是身体的最大的动脉血管,承受着心脏跳动的巨大压力,它的血管壁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正常情况下,三层是紧密连在一起的。发生主动脉夹层就是血流撕裂了内膜,在中膜层将完整的动脉壁分开,形成了假腔,就像一个灌满了血液的袋囊。夹层随时有可能破裂,患者随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一旦确诊为主动脉夹层,且没有接受及时的治疗,25%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超50%的患者在发病后一周内死亡,发病1月和1年后的死亡率分别高于75%和90%。所以,主动脉夹层必须及时送医抢救,争分夺秒。


要命的主动脉夹层, “真凶”多是高血压


据统计,50.1%~75.9%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大多数主动脉夹层都和高血压长期不控制或控制不好有密切的关系。

为什么会发生可怕的主动脉夹层呢?原来董先生是一位长期高血压患者,平时没有明显不适,就不愿意吃药控制。然而,高血压对血管的损伤是潜移默化的,长此以往,持续过高的血压会使主动脉血管壁弹性变差,容易形成主动脉硬化斑块,进而继续损害血管。

血管弹性变差、损害加重到一定程度后,血液受动脉中巨大的压力影响,就容易撕裂主动脉内磨层,从而增加主动脉夹层发生的风险。好在董先生及时接受了手术,把这个定时炸弹暂时稳定住了。

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避免发生主动脉夹层,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把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尤其是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工作压力大、情绪高度紧张、生活不规律,潜在的危险性更高。


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主动脉夹层?


遗传、感染、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妊娠等因素,都可能引起主动脉夹层,尤其是长期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生活中过分用力或者情绪波动,都有可能导致主动脉夹层破裂,发生猝死。

有效管理血压,避免发生主动脉夹层危机!


大部分主动脉夹层病人都有高血压病史,而且高血压控制不佳。另外,很多主动脉夹层病人发病时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或者知道有高血压但没有规律服药控制,导致发病时血压特别高。

研究显示,8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避免发生主动脉夹层,必须要有效管理血压。降压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对于血压在140-159/90-99mmHg,没有心血管病、慢性肾病、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的低或中危患者,单纯生活方式调整控制血压的观察期限3-6个月,对于生活方式调整无效者,应当及时启动药物降压治疗。

当血压≥160/100 mmHg时,除了生活方式干预外,同时需要立即进行降压药物治疗。‍

高血压患者要按时按量服药,定期监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不同人群患者的血压目标值略有不同。

(1)高血压患者<65岁,如能耐受,推荐<130/80 mmHg作为最佳标准降压目标。

(2)高血压患者≥65岁,如能耐受,推荐<140/90 mmHg作为最佳标准降压目标。

(3)对于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耐受的情况下血压目标<130/80 mmHg,老年患者<140/80 mmHg。‍

及时识别、尽早就医


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剧烈胸痛以及血压的异常变化,或是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皮肤湿冷、脉搏快而弱、呼吸急促等情况,就要警惕可能是主动脉夹层,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主动脉夹层是一个相当凶险的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很高。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主动脉夹层发病的高危因素,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全程管控好血压,才能有效防止避免主动脉夹层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