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么一篇文章的观点,不足新奇。现在有些所谓的“x级课题”,也大多老调重弹,然后粉墨登场,说个“天花乱坠”,引掌声乍起。 这世上的事,一如水月镜花,多见少怪。 我本非名家,以一种平民思维,今晚信手拈来一文,是为戏文,只算打发元宵闲暇,冷嘲现实,笑傲“江湖”。也不摘引各路行家理论依据。只据自己所见所闻,大胆用文字表达所想,望能“抛砖引玉”,共建和谐校园。 校园矛盾,纷繁复杂。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行政领导之间…… 暗流涌动,触目惊心。 本文我以某校老师与行政领导之间日益深化的矛盾为分析依据,提出组建学校“值日行政”的必要性,浅谈实施设想,同心同德搞教育,不辱使命,以创教育事业辉煌新篇章。 一个班级上课前,前门锁着,老师和学生从后门出入。最后,一位教导主任悒悒不乐地拿着钥匙来开门。 老师的观点:前门锁着就让它锁着,不是老师的责任。 责任分明到露骨,总感觉欠缺了一种齐心协力的事业心,凸显的是一种隐隐约约的矛盾。 一位老师从前楼走到后楼找某领导写“收入证明”,某领导威风凛凛,打发该老师下课后再来。这位老师敢怒不敢言,只得遵从。 好不容易证明已写,该老师到了银行才发现,证明被某领导写错一个字,隔天又去找某领导重写。 一位老师评职称,找某教导主任加意见,某主任直接推诿塞责,叫该老师去找分抓教学业务的副校长。然后某副校长说明责任分工,气得该老师拍案而起。 一位副校长刚愎自用安排某老师上课课程,某老师认为满腔热血的工作热情被无情亵渎,便拿起电话毫不容气地直接骂娘该副校长。 诸如此类,屡见不鲜。是科任老师的心灵脆弱?还是行政领导的力挺万钧?但学校里的科任老师已对学校里的某些行政领导恨之入骨。表面上笑脸相迎,内心则咒天骂地。 老师们会说,一个学校20多位行政领导,每周每人只教学三四节副科,然后三五成群,拉帮结派,办公室内沏茶车大炮。 当然,今时今日,行政领导们也有自己的苦衷。行政领导们认为自己的责任重大,严格的“问责制度”,当个行政领导不容易啊。 这就是矛盾,如同白天不懂夜的黑。领导们聚在一起,假装轻松自在,夸夸其谈;老师们聚在一起,义愤填膺,骂街骂娘。 毋庸置疑,分崩离析的某校教育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制约了这个学校的前进发展。 所以,我认为,化干戈为玉帛,不如让大家互换角色,每人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理解对方,才能知道其中甘苦。 某位老师你总是对领导有不满情绪,那就从今天开始,让你也当个领导试试。 某位领导你总认为科任老师“无官一身轻”,那就从今天开始,让你也上讲台“运功”。 纵观某校老师与行政领导之间难解难分的矛盾,兼顾当前问责机制,同时抓住创建“名校”的契机,我认为,在某校组建学校“值日行政”,已经时机成熟,水到渠成。 当然,组建学校“值日行政”,有如“摸石头过河”,更需要勇气与魄力。我认为,主要还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互换角色位置,正校长暂时不参与其中,行船不能一日没有使舵手。 2.互换角色位置,以“月”为单位,定期考核,杰出者胜,优秀者还可以延期任命。 互换角色位置时间过短,效果肯定难以体现。 3.互换角色位置,应该以其他全部人员为本,有容乃大。 先自由选择,服从统筹安排。喜欢当副校长的老师就让他去当副校长,喜欢当图书馆管理员的领导,就让他“降级”去图书馆工作。 4.角色位置互换后的绩效工资标准,也应该同时互换。 综合所想,我认为,在某校老师与行政领导之间,互换角色位置,组建“值日行政”,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与改革。这样,可以激发某校发展活力,消除老师与行政领导之间的矛盾隔阂,达到互相理解,相向而行。同时,也能发现各人所长,让能者上,庸者下,避嫌买官嫌疑,从而实现能者多劳,真正做到多劳多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