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宗爱热闹,所以每年龙舟赛都大办特办!(两宋繁华往事16)

 金色年华554 2022-02-16
徽宗爱热闹,所以每年龙舟赛都大办特办!(两宋繁华往事16)

第二部:路的尽头

东京人,承平百年、富足百年,最爱热闹。

每年几次最热闹的场景,皇家都会参与。元宵灯会、金明池龙舟赛等,皇帝都会与民同乐,或登上宣德楼、或去金明池。天子所到之处,人头攒动、人山人海,一片沸腾的海洋。

比起先祖们,徽宗是个更爱热闹的人。

每有如此场合,他必会参加,还毫不吝惜与臣民的距离。有时候,他甚至会主动向百姓挥手,以赢得人群更大的欢呼声。这样的场景,则会迅速成为热门话题,在东京城的酒肆茶楼发酵传播。那些挤在人群中最前面、又恰好被皇帝眼神远远掠过的人,则是人们羡慕的焦点。

比起元宵灯会,徽宗更钟爱金明池的龙舟赛。元宵灯会,出不了皇宫,最多只能登上宣德楼;去金明池,则要穿越大半个京城,去往郊外。沿途,有更多的热闹,更多的欢呼。

从皇宫到金明池,有两条路线。

一条,由宣德门出宫,沿着御街一路向南,从南薰门出京城,再右转沿官道行进。这是条陆路。道路宽阔规整,也是天子出行之路。

还有一条,是水道。在城内的汴河码头上船,先由西南方向的水门出皇城,再由通津门出京城,离舟登岸,不远处就是金明池。平日里,因为直线距离更近,百姓多选择走水路。不过,赶上端午日,河中舟棹相连,航道堵塞难行,就比走陆路慢了。

徽宗爱热闹,所以每年龙舟赛都大办特办!(两宋繁华往事16)

徽宗的御撵刚出宣德门,围观的人群,就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御街两旁,早已挤满了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还有许多孩子骑在父亲的肩上,也在奋力地挥舞着小手。

原本宽阔的御街,也只剩下一条窄窄的车道。街道两旁,禁军正在维持着秩序,但也只是象征性的。他们脸上的表情是放松的,甚至挂着浅浅的笑容,还不时与人群进行着交流,尽可能用他们所知道的一切,来回答各种各样好奇的问题。

眼见天子仪仗,人群的气氛更加热烈。随着前排的阵阵欢呼声,后面的人纷纷掂着脚、伸着脖子用力往前挤。即便如此,大家也都大体遵守着秩序,保持着必要的克制,不会让禁军太为难,更不会堵塞御街的通行。

人群里,既有东京人,也有刚到京城的外乡人。其实,东京人和外乡人,是很容易区分的。东京人,大都熟悉皇家出行的规矩,不仅知道重点在哪,还掌握着欢呼喝彩的节点。他们虽然很兴奋,但还努力保持着见过大世面的克制。许多外乡人,则完全没个章法,自始至终都很亢奋。

徽宗爱热闹,所以每年龙舟赛都大办特办!(两宋繁华往事16)

这时候,东京人的身边,如果恰好有个外乡人,那么他绝不会吝啬自己的热情。他会眉飞色舞地,给外乡人当起义务解说员。从太祖太宗到当今天子,从朝政到军政,从皇家典故到仪仗队伍,一边说还一边指点,哪个是太子的车驾,哪个又是贵妃的车驾,哪辆车里坐的是公主、皇子等等。

当然,介绍的重点必是皇帝的御撵。从拉车的马匹来自哪里、到用什么草料喂养,从车辆的尺寸规格、到哪位工匠打造,还有御撵配饰的诸多讲究等等,都是信手拈来,翔实且具体,不由得人不信服。外乡人越点头称是,东京人说起来就兴奋。

几乎所有介绍的高潮,定是某年的时候,他亲眼见到了天子。天子或坐在掀起车帘的御撵里、或高立于宣德门的城楼上,还向着他的方向挥手示意等等。每每说到这里,东京人脸上的表情是郑重而严肃的,外乡人则是一脸的惊讶、向往和难以置信。

好一个,与民同乐。

-------------------------------

我是未央先生,原创连载,欢迎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