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郭嘉“十胜十负”论帮曹操平定北方,甚至存在“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腔调。 纵观三国历史,真正能与诸葛孔明一较高下的可能只有荀彧,这二位可以称得上搅动天下、翻云覆雨。虽然鲁肃也为孙权制定“江东”版的隆中对,但限于仅存在于理论实践阶段,只好他和这二位还是略低一筹。人家真的是帮自己的主公实现了当年的逆天设想。 一个是逆天改势,把曹魏一统变成天下三分;另一个洞悉时局,助曹操操控天下号令诸侯。 曹魏集团深陷四战之地,疲于应对,荀彧发现良机对曹操说:
曹操犹豫不定,荀彧一言道破玄机:
![]() 三类谋臣,荀彧、诸葛亮当属第一级别当之无愧第三级谋臣谋划战场,比如荀攸。 第二级谋臣掌握人性,比如贾诩,郭嘉,法正。 第一级谋臣搅动天下,比如荀彧、比如诸葛亮,还有准一线水平的鲁肃。(隆中对的构想是三分天下,诸葛亮已经做到了) 再说历史贡献,曹操担任兖州牧之时,陈宫、张邈联合吕布突然反叛,连曹操嫡系大将夏侯惇都被生擒,可见其危机程度。荀彧字文若,却并非文弱书生,联合程昱,以文人的气概帮曹操稳住了三座城池,也为曹操的反击留下了最后的资本。 后来荀彧被曹操委以重任,初期的每战必胜并不是靠郭嘉(这里没有贬义),事实上,荀彧十让三公之前,曹操除了犯点抢男霸女的错误招致危机外,几乎一路高歌猛进。一直到赤壁大战前后,曹操荀彧彻底决裂,这下没有了荀彧的指点,曹操终于明白谁才是他的智囊核心。 毕竟人家荀家有荀氏八龙,又推荐了荀攸、钟繇、戏志才、郭嘉一众人才。 ![]() ![]() 何颙给过荀彧一个外号:“王佐之才”,的确,谁真正得到荀彧的心,必定能成就一番霸业。荀彧后期十让三公,拒绝曹操封赏投靠汉献帝,那可能是汉献帝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没有人敢像之前一样肆意践踏皇室威严,甚至七零八落的皇帝势力也已经复苏。如果曹操不杀汉献帝,荀彧的各种举动,真的难说会把历史往哪一个方向去推。 比肩诸葛,当之无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