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讲过“打倒列强除军阀”时期(国民大革命时期),叶挺率领的部队在作战中极其勇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一支“铁军”,他们当年的名声比叶挺率领的独立团名声更大,他们就是第一代中国足球队。 1913年,我国诞生了第一支国家足球队。这一年,亚运会的前身远东运动会举办第一届比赛,当时正是北洋时期我们没有专业的足球运动员,政府紧急从民间召集足球队员,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有驾驶员,有工人,有大学生等,但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支杂牌军会驰骋亚洲足坛十年之久。整个北洋时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这些足球队员比赛的时候集合在一起,平时从事各种职业养家糊口,这一点和前不久击败国足的越南队一样。好不容易结束北洋时期,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在好转,形势一片喜人,但是我们东亚的宿敌日本坐不住了,他们不容许亚洲出现一个挑战他们地位的对手,于是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袭东北军驻地北大营,20万东北军不战而退日本三个月占领东三省。 1934年5月,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体育馆的足球场上,中国队和日本队正在进行激烈的对决。背负国耻家仇的中国队员面对强敌日本队时内心激昂越战越勇,队长李惠堂在中日两队3比3平僵持不下的时候一脚破门得分,全场顿时掌声和喊叫声雷动,在场的华人华侨高喊中国必胜。很多人感动的泪流满面,因为这场比赛中掺杂着太多的民族感情,在日军步步紧逼国破家亡的时刻一场胜利一句中国必胜的口号有多么的振奋人心!这是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中国足球队包揽了九届的冠军头衔,一支杂牌军取得如此的成绩真的堪称奇迹。 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向中国足球队发来一份邀请函,希望这支亚洲最强的足球队能够出现在欧洲的球场上,但中国足球队无奈拒绝了,因为参加这趟比赛需要花费20万的港币。大家都知道当时正是中日交战之际,政府将绝大多数钱投入到抵御日本侵略的战争中,根本没有闲钱保障运动员参赛,并且当时的运动员也都是四处打工的工薪阶层自己无力承担这笔费用。就在大家为放弃参赛而惋惜不已的时候,一个让人气愤的消息传来-日本足球队决定参加这届奥运会,队长李惠堂当即决定我们不但要参加这届奥运会,而且要告诉世界我们不是东亚病夫。 1936年4月,中国足球队提前两个月出发前往东南亚,通过比赛的方式筹款,我称这趟旅程为“希望之旅”。为了赚取参加柏林奥运会的路费,中国足球队走遍了东南亚各国,共踢了27场比赛,取得了23胜4平的不败成绩,主力队员在小伤小病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仍坚持参加比赛。为了省钱队员们没有聘请教练和队医,有小伤小病自己扛着,住着最便宜的旅馆,吃着自己做的饭或者馒头就着咸菜。他们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终于筹到了20万的路费,东南亚各国留下了中国足球队员顽强拼搏的汗水。当时的政府在对足球队员通过自己努力赚取路费的行为表示赞赏,但希望他们可以资助其他运动员路费,足球队自己留下了10万港币,剩余的10多万港币全部拿去资助其他项目的队员。 1936年7月20日,中国足球队抵达柏林。这支为了筹集路费接连比赛了83天,吃住条件很差,又在海上漂泊了10多天的球队抵达柏林的时候已经精疲力竭。当时德国和日本是盟国、日本正在和中国交战,中国处于弱势的一方,朋友的敌人就是敌人,中国队来到柏林后主办方没有安排人员前来迎接,也没有为队员安排训练场。无奈队员们只得自己在柏林找空旷的地方训练,紧张了很长时间突然松懈,队员们的状态是一天不如一天。 8月6日,中国队迎来第一场比赛,比赛的对手是欧洲强队英国队,观众席上坐着上万的观众,但绝大多数人都支持英国队,希望看到英国队把中国队打得惨败。比赛开始后,中国队迅速掀起一波进攻浪潮,把英国队打得疲于应付,观众席上也惊叫练练。中国队员首先攻破了英国队的大门,观众席上发出一片欢呼声,就在中国队员准备拥抱庆祝的时候,裁判却做出判罚中国队员越位在先进球无效。紧张刺激的上半场结束,中国队和英国队0比0战平。稍作休息后下半场开始,中国队再次掀起进攻的浪潮,可惜由于队员接连出现体力奔溃瘫倒在地的状况,中国队被迫进入防御。最终,英国队凭借体力优势战胜中国队,中国队以0比2的比分被淘汰出局,但是中国队的实力让欧洲国家为之震惊。欧洲媒体普遍认为中国队输球是因为体力不支,并非技术不如英国队。 后来,中国队去英国进行友谊赛的时候,1000多名英国球迷到车站迎接,离开伦敦之前当地专门设宴款待欢送,伦敦市长亲自做陪,中国队用实力赢得对手的尊敬。之后,法国世界杯给亚洲唯一一个名额,就在中国足球队员们积极备战准备在欧洲创造辉煌的时候,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偌大的中国连一个书桌都无法安放,中国足球队员们纷纷穿上军装奔赴战场。左后卫谭江柏进入运输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和轰炸将物资送到前线,他生了一个儿子叫谭咏麟;门将徐亨进入海军;另一位门将黄纪良参加抗日游击队,不幸被俘后敌人对他施以各种酷刑,但他始终没有透漏一个字;前锋陈镇和加入空军,1937年11月24日陈镇和架机轰炸入侵长江的日军运输舰,当他发现自己的座驾不幸被敌人炮火击中时没有选择逃生,而是开着飞机一头撞向敌人军舰,牺牲时年仅35岁。 中国足球队队长李惠堂曾经写下一首诗,一腔肝胆存人热,半世风尘为国争。这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第一支中国足球队的写照。他们的故事至今读起来都让人热泪盈眶,让我们一起向这些英雄们致敬 |
|
来自: 昵称kCGTxDpp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