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在北京买房? 因为回不去故乡了------ 年轻时候,还里说少于30岁,在一线城市漂是好事,30岁还不能在一线成家的话,说明这里不适合你了,赶紧另择城市。 其实现实很残酷,就是很多打工人、北漂是不应该住在北京的,这些人要想住在北京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这些人中包括很优秀的,这些人很优秀,但是还没有优秀到能在北京住的程度。包括中国的一线城市一样,房价高企很多人都有怨言,其实我觉得是这些人把自己的定位搞错了。 一线城市的房价就是市场经济的本质,一线城市的稀缺资源,全中国的人才都希望得到,所以必然价高者得。出不起这个价,就说明咱(以及自己原生家庭)还没有那么优秀。 我当初也是想明白了这层问题,果断跑回老家沈阳,立刻海阔天空了。我觉得我找准了自己的定位,自己没有优秀到可以和全国的人才竞争。 那么全国房价高企怎么解决呢?其实还是国家发展不均衡,如果全国所有省会都高度发达,提供稀缺资源,北上广深的房价绝对就降下来了。 从小城镇乃至农村,到本国中心大城市定居买房生娃,区域还不能太差,本来就是少数人甚至极少数人才能做到的高难度任务。 全球都一样。 韩国外地年轻人要在首尔买房,法国外地年轻人要去巴黎买房,英国外地年轻人要在伦敦买房,美国外地年轻人要在纽约曼哈顿买房,印度外地年轻人要在孟买买房(正规的房子,贫民窟不算),都不容易。 中国之所以曾经显得容易,是80,90年代的大学生沾了高速发展,高速城市化年代的光。 其实也不容易,因为大学找工作留京虽然相对容易,但是前面一步考大学比现在难得多。 毕业生们看着师兄师姐们不少都做到了,觉得似乎还能试试。但时代的窗口就开了这么久,现在也回归高难度了。 我北漂第一年的时候,西便门天宁寺附近推出一个楼盘(写字楼发传单,应该不是骗子)。单价3000出头,小户型30平上下,全款大概10万多点,当时那叫一个眼热啊。可惜,当时我的工资只有1500元/月。哪怕三成首付,我也得不吃不喝20个月。 于是我将欲望埋在心底,打算攒钱拿下他! 二十年过去了,我的工资翻了十倍不止,可我依然没有攒够首付。 说一下我身边的例子,到底什么样的人能够真正地留在北京。下面都是我读书的时候的大学同学。 C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就是普通家庭。目前是地科院力学所工作,北大(或者是地科院,记不清了)博士,属于同龄里面极其优秀的那种。多优秀呢?考研数学是145分,在他读博的时候,地球物理届的大佬黄大年积劳去世,这位同学是代表地科院的年轻一代发言的,还登上了官媒的报道。目前住海淀那边,属于有户口有房的成功北漂。 Y女同学和Z男同学,是两口子,具体工作不太清楚,但是Y女同学目前在地科院读博三,Z男同学也在北京工作。 上面三位是我大学同学里,前前后后十来个混北京的,最终留在北京的,其他没留在北京的,都什么条件呢? Z女同学,本科成绩相当优秀,北京地大硕士,直博毕业,毕业的时候家里就在北京给买了房子(具体位置不清楚),但是前阵子和其他同学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已经多年不在北京了,没问具体去向。 F男同学,北京地大硕士,家里是延长油田的领导。为人处事落落大方,身高长相也都是平均水平以上的那种。毕业之后,辗转离开了北京,另谋他处。 L男同学,普通家庭,北京地大硕士,长相一般,身高偏矮,属于一毕业就离开了北京的那伙人。 另一个F男同学,地科院硕士,成绩极其优秀,普通农民家庭,一毕业就离开北京。 另一Z同学,本科毕业之后,在北京做了多年销售,结婚之后也离开了北京。 再举一个北漂大佬张雪峰的例子,他为啥最终也离开北京了?最重要的问题是,没法解决户口问题。 所以,网友们可以在心里对比一下,和我上面那些北漂同学相比,属于哪一类呢? 最关键的是,如果你无法解决户口问题,即使你赚够钱了,在北京买了房子,最终都要离开北京! 而有些网友就是属于那类也许通过努力,能勉强买一套北京的房子,但是想拿到北京户口,概率已经微乎其微了,这个问题,想必有些人心里早就明白的,至今还留在北京,无外乎拿着看起来还算丰厚的收入,以及一直在回避面对这个问题罢了。 无数的年轻北漂,其实都是类似的情况,最终把青春给了北京,遗憾留给了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