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壁画中看古人如何劳作

 恶猪王520 2022-02-16

图片农耕图

魏晋(220-316年)高19,宽39厘米。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高闸沟村魏晋墓出土。现存于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墓向东,画面中,一农夫在赶牛耕地。
图片

播种图

魏晋(220-316年)高19,宽39厘米。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高闸沟村魏晋墓出土。现存于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墓向东,画面绘母子二人在田地里撒种。母亲着交领短衣,下着裤,手持钵在撒种子,孩子短衣赤足,双臂伸展,紧随其后,身后有一棵繁茂的大树。

图片

牛耕图

魏晋(220-316年),2007年甘肃省高台县罗城乡河西村地梗坡墓地4号墓出土,原址保存。

图片
耢地图
魏晋(220-316年)高19.5 宽39厘米,1994年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壁画墓出土。现存于高台县博物馆。墓向北,位于墓地前室。在砖面上涂一层白垩,再于其上绘画。画面中一男子束发,着长衣,高比神牧,手持长杆立,身后一牛拉着空耢耢地,为“空曳耢”。
图片
采桑图
魏晋(220-316年) 高17.5  宽36.5厘米。1973年甘肃嘉峪关市新城6号墓出土,原址保存。墓位于前室南壁。画面中央有一棵大树,树下站一女子,短发赤足,提笼筐采桑,画面左侧一儿童立于树下,人物发饰显示人物位居于河西地区少数民族。
图片
农耕图 
东汉(25-220年)高131,长260厘米。1972年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小板申村东汉壁画墓出土。原址保存。墓向87°。位于前室北耳室西壁。农耕场景。中心有一人扶犁,二人抬杠,正在耕作,周围还有堆积的粮谷。
图片
放牧、牛耕图
东汉(25~220年)高约80厘米,1992年内蒙古鄂托克旗凤凰山1号墓出土。原址保存。墓向132°。位于墓室西壁北段。上部有红色云纹垂帐,中部是层峦叠嶂的群山。林木茂盛,牛、羊、马散步其间,燕雀或在天空中穿行,或在枝头栖息,两位牧人悠闲地坐在高高的山顶上。山脚下,一农夫正在耕田(已残)。
图片
备耕图
金泰和八年(1208年)高约32、宽约57厘米。1988年山西省屯留县李高村金墓出土,已残毁。墓向200°。位于墓室北壁中部。左向行走一牛一驴,随后一名男童,作挥鞭驱赶状;随行有两名壮年农夫,或肩扛犁耧,或肩扛犁耙等农具。
图片
劳作图
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高约45、宽约57厘米。1999年山西省屯留县李高乡金墓出土。已残毁。墓向180°。位于墓室西壁左侧。左上方一妇人坐在地上,持箕笸来状,旁有磨盘。右下方为马厩,有二牛二马正在吃料;一男子手持水瓢,站立于料槽前。
图片

推磨图

    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高约45、宽约55厘米。1988年山西省长治市北郊故县村北宋墓出土。已残毁。墓向180°。位于墓室南壁右侧。画面右侧一男一女扶磨杆正在推磨;画面左侧一妇人正在筛面。

图片
舂米图
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高约45.宽约55厘米。1988年山西省长治市北郊故县村北宋墓出土。已残毁。墓向180°。位于墓室南壁左侧。一男子双手扶栏,脚踏木,正在舂米;一妇人正在笸米。
图片

耧播图(摹本)新(9~23年)高约88,宽约177厘米

1959年山西省平陆县枣园村汉墓出土。已残毁。墓向89°。位于墓室北壁西段上层。远山重叠,一条长河的两侧各有一路,左侧有或走或息的马车,右边一农夫驱牛耧播,一个人在树下蹲坐。
图片
牛耕、牧马图

东汉(25~220年)高约150、宽约93厘米。2000年陕西省旬邑县百子村东汉墓出土,现存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墓向39°。位于前室东壁南侧。顶部朱红色帷幔,间饰组绶。树下栓两匹马,旁有一匹奔跑的马驹,画面下方为牛耕场面    

图片
来源丨大众考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