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家溇跨三座桥

 荷香黄土桥书馆 2022-02-16

     严家溇位于西塘河畔,是罗埂塘的一条支流,南接庄郎塘(是旗杆庄南湖面),北连罗埂塘。上古时期那里都是茫茫浅海,是长江和太湖泻水的水网区,源源不断的泥沙冲积,成了时现时沒的沼泽地。沧海桑田海平面退缩,海涌山(今虎丘山)涌出,周边涌起大片高低不平沟沟坎坎的陆地。多少年后,万物在这块土地上孳生繁衍而不停止,年深月久人类把这块土地改造成赖以生存的家园。据地方志载:陈家上(陈埂廊),芦家上(罗埂廊)丶旗杆村(旗杆庄),最早隶属吴国泰德县,唐宋都属长洲县,明朝苏州府长洲县,宣统三年1911年,苏州民政长暑长洲县武邱乡(虎丘)采云里九都廿五图,民国元年并入吴县,新中国成立后,三个自然村合并成立,吴县黄桥人民公社陈旗大队(陈其村)。三个自然村被一条小河阻隔,那就是后来的严家溇。鲁迅先生<故乡>中言:其实地上本沒有路,只是人走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归纳一下,世间本无路,有人就有路,有路就有桥。严家溇成为三村通行的障碍,注定要有桥。人类总是要活动,先人过河,是躺水还是浮桥或独木桥,已经无法考证。有桥总有名,人们往往都会用附近的村名后加个桥字,也有用村上的大姓氏叫桥名,日久便成名。又有用城市和乡镇地名,或者用东西南北中来命名,还有富家出钱造的桥,就用自己的姓氏命名,更有特定的人和物及事件来命名,还有政治桥丶意识形态桥。我就讲见过和走过的三座桥:

     旗东桥(旗杆庄桥)

   旗杆庄,村中有旗杆而成名,按古代封建礼制,只有官员丶将军家能立府竖旗,至少也要状元,到底何人有此地位,沒有传说。但是旗杆石墩是真实存在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庄上吴姓人家建房驳了石脚。旗东桥顾名思义是旗杆东边的桥,在严家溇南端,东往胡家湾,北上陈埂廊。旧时是木杆桥桩,木板桥面的拱桥,建于何年谁人之手,已无实据。20世纪60年代,人民公社重建旗东桥,用石头垒筑桥堍,水泥方杆桥桩,水泥预制板桥面,离水面3米,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和船只通行。陈其地势低洼,为了排涝。80年代严家溇南端的旗东桥被拆除,筑坝俢路还建了个小型排涝站。

     严家溇桥,

  在严家溇北端,东边有个小村人们都叫严家头,是不是村名随河名,还是河名随村名,肯定有关联,可严家头沒有一人姓严。很久前有座木杆拱桥,严家溇桥,因桥身不直加上西边坡度歪斜,人们为它起了个诨名"斜肚桥"。主要连通罗埂廊和陈埂廊,方便陈旗大队百分之七十的人通行。解放后大队对桥进行修缮,用石头垒起离水面3米高的桥堍,上面盖木板供人通行,70年代换上水泥板。也是70年代中期,在严家溇中北段,造了一座砖石结构形似"赵州桥"式样的拱桥,"反孔桥"。桥东修了一条机耕路,贯穿年家头丶陈埂廊丶大石基与在罗埂廊的大队部连接。随着"反孔桥"的通行,严家溇桥渐渐冷落,走的人很少。后来桥堍坍塌成了危桥,一度断行。2020年又简单重修,至今还跨在严家溇上。

     "反孔桥", 

  

  

   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那场破坏普世价值的运动还在进行,某些政客为了达到不可吿人的政治目的,对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孔夫子下手,全国上下一场批林批孔运动如火如荼进行。这座陈其村社员梦眛以求的小桥,也在建造中。从大石基往西一条机耕路贯通九个生产队,连接罗埂廊和大队部驻地及大会堂。建桥的初衷,本是便利群众,利于农业机械通行,造福于人民群众。小桥贯通,某些人意识形态作祟,为这座美丽纯洁的乡村小桥,起了个攻击"人文始祖"的名字"反孔桥"。这座乡村小桥形似"趙州桥",是陈其大队第一座美丽坚固的拱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贯通乡村,自行车摩托车普及,公交车也进了村。不久人们厾脱自行车,用上小轿车。 河里的船断涯式减少,而今无影无踪。因此原本江南水乡特色的拱桥,除了有历史文物价值的拱桥外,都改造成北方特征的平桥,与时俱进平桥更适用车辆和行人通行,因此"反孔桥"也改造成平桥。无论是独木桥丶石板桥丶江南水乡特色拱桥,北方特征的平板桥,还是现代的跨江跨海大桥。充分显示中国劳动人民非凡的聪明才智,中国建桥文化博大精深,是名副其实的桥之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

     苏州吴县蒋永芳

                                                                                      壬寅年正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