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沙村名的故事——也许有您住的那个村

 国民一员 2020-06-01

营房村

老川沙们都知道,在现华夏东路(原为川北公路东端)紧靠川南奉公路一带,有一被称之为小营房”的地方。历史上该地长期驻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相传,清顺治二三年间(1645年——1646年),该地紧邻东海畔,外有十里沙滩,潮来为泽,潮去为滩,常有海盗倭寇流窜骚扰,杀人掠货。为此,官府在此建立营地,驻军设防,并与周边百姓实行联防联守,一俟遇敌情,军民同仇敌忾、奋力抵御,成为敌患难以逾越的坚强堡垒。同时,由于营地较小,平时驻兵也不多,故被百姓称之为小营房,这样代代相传,遂成地名。自民国以后,小营房周边区域的隶属关系屡屡变动,一直到1960年设立生产大队建制时,定名为营房大队,隶属蔡路人民公社,1986年“撤社建乡”时,更名营房村,2000年合庆、蔡路“两镇合一”,营房村改隶合庆镇。

上图:营房村一角

棋杆村

据史载,元末明初,有一支华氏族人由无锡迁徙至现黄楼虹桥港南、横沔港东一带,繁衍生息,渐成大家。明末,当地华姓“孝子公”人丁兴旺,生有八子,其中尤以二子最为聪慧,夫妇俩对其疼爱有加,悉心培育,将进士及第、光宗耀祖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身上。夫妇俩自信满满,特意提前在其宅前竖起了四根旗杆,一旦二儿子考取功名,便升起四面锦旗,以示才高四方,炫耀乡里。然而,事与愿违,其二子屡试不中,即便在最低一级的科举童生试中都名落孙山,直到旗杆朽烂倾倒亦毫无建树,空留四块插旗杆的基石。由此,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设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建制时,遂取名“旗杆”大队。后,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常常“旗”“棋”混淆不分,以至于最后以讹传讹,“旗杆”变成了“棋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建设迎宾大道时,尚存的两块旗杆石随老宅一并拆除。

上图:棋杆村民宿一景

药师村

距川沙城西北约一二公里、现华夏东路北侧,曾经有一香火颇旺的庙宇,因主供药师佛而得名药师庙(又名大波禅院),是周边十里八乡名闻遐迩的古刹名刹。药师庙始建于元代,一直到解放前,经历了多次翻修、重建,有庙宇五间,主殿供奉药师佛,配殿供奉药王和药尚。药师佛在佛教中系为能解除众生病痛之佛。在旧时,为防病祛病,吸引了众多善男信女前来进香叩拜,祈愿药师佛保佑。药师庙的兴旺吸引了一些人在庙旁设摊开店,继而形成了小集市,药师庙也逐渐成为这一区域的地名。解放后,庙宇被拆除。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后设生产大队建制时,取名药师生产大队。“文革”期间,为铲除封建残余,将“药师庙”改为令人莫名的“药水”。浦东开发后,药师村大部村域先后被华夏公司、王桥开发区和城镇水厂所征用,故于2005年5月撤销行政村建制。

上图:药师村村口

对面村

在十九世纪末清光绪年间,也就是距今一百二十多年前,在川沙城西北三公里处的四灶浜北岸,有一称四灶浜镇的集镇,因水陆交通十分便捷,而成为人员往来和货物集疏的枢纽,市面繁荣,买卖两旺,远近知名。但集镇东西长约五六百米的商业主街却出奇的狭窄,仅有一庹之宽。一庹,旧时的约略长度计量单位,一般指成人两手侧平举后的距离,约为五尺。由于街巷狭小,在娶亲花轿过四灶镇时,需卸下轿顶才能通过。而沿街店铺的店员,可隔街随意吹牛聊天、打情骂俏。由此,人们将此街说成对面街,而原本的四灶镇反而没人叫了。后来,随着东面川沙县城的逐渐繁荣和西面唐墓桥镇的兴起,对面街的市面渐次萧条,最后仅留下几爿小店勉强维持。1959年建立殷浜公社时,始设对面街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时改称为对面村并沿用至今。

上图:动迁前的对面街酒楼

学桥村

学桥村,位川沙城西南七公里处,现隶属川沙新镇黄楼社区。清末民初,在东起御寇河(现浦东运河)、西至周浦镇咸塘港的历史古河道八灶港上,有里人为方便乡邻出行,曾分别在此处修造东西向和南北向过河桥各一座,两座桥呈45度,形似一把老式钥匙,人们称之为钥匙桥,简称钥桥。后因本地话中“”与“”几乎同音,一些人甚或是贪图书写方便,或者是为讹音所误导,“钥桥”成为了“学桥”。1962年实施生产大队队域调整时,从西北侧的金家大队划出六个自然宅村,组建成立了一个新的生产大队,取名“学桥”。1984年恢复行政村建制时,学桥大队改为学桥村。由于迪士尼项目及其周边路网基础设施建设,学桥村域大部被征用动迁,由此,2015年3月,经浦东新区政府批准,学桥行政村建制被撤销。学桥大队(村)前后存续五十三年。

上图:学桥村域钥匙桥头

立新村

观世音素来是最为百姓信奉的菩萨之一,民间认为,有观音娘娘坐镇一方能保佑周边百姓人丁兴旺、诸事平安。在原川沙新镇江镇社区(现属祝桥镇江镇社区)立新村内有一观音庙,初建于清朝末年。据当地传说,观音庙内曾有一位姓金的人因受孟太身而有妙手回春之术,凡有求医者,几乎每每都能百病百效、药到病除。由此,致观音庙香火炽盛、香客不绝、远近闻名,并逐步成为了当地的地名。1950年撤销保甲制后,设观音村,1961年改制为观音大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破四旧,立四新”席卷全国,“观音”的名称毫无疑义是封建愚昧的残余,在当时的政治气候条件下,显然必须要更名。那么,破了“旧”就当要“立新”,由此,在1967年,观音大队更名为立新大队。“立新”之名是那个特定年代的产物,也留下了那个特定年代深深的烙印。

上图:立新村一瞥

向阳村

1968年冬,合庆公社组织了下属十三个大队共一千余名民工,在辖域东北部东海滩涂畔,风餐露宿,围海造田,历时三个月的艰苦奋战,筑成了一条宽约十米、高四米、长九百多米的土塘,取名向阳塘。由向阳塘围垦而成的摊田3.33公顷,亦称向阳圩。随后,合庆公社派出工作班子并组织人员,在这片蚊虫密布、湿气浓烈、芦苇杂草丛生、盐碱深重的区域,实施拓荒垦殖、改良土质等工程。1970年春耕起,合庆公社动员社员随户口一起迁入向阳圩,从事农业生产活动。1971年,设立生产大队建制,取名“向阳”,下辖五个生产小队,实行独立核算。由此,向阳大队成为了当时整个川沙县设立最新、队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大队。由于向阳大队突兀于东海滩涂上,曾常遭海潮台风侵扰,且都为新垦殖的“生地”,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上图:向阳村村居一角

陈桥村

陈桥村,原属六灶镇,其域东、北、西三面与区划调整前的川沙新镇接壤。现属川沙新镇六灶社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当地一陈姓乡绅为方便乡邻出行,发起募捐在陈桥镇中八灶港上修建了一座石桥,取名望云桥,又名陈家桥(简称陈桥),久而久之,遂得当地地名。陈桥镇依托水上交通四通八达的优势,而成为原南汇县西北部的商埠重镇。镇上,一条老街长约一千米、宽两米,两侧店铺林立,肉庄、茶馆、糟坊、鱼行、粮油店、棺材铺等一应俱全。在鼎盛时期,小小蕞尔之地,竟拥有陈家桥、周家厂两个码头装卸吞吐货物。陈桥镇的繁荣景象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后随着解放后不久黄楼和六团等从南汇划入川沙,陈桥成了原南汇县最边远的小镇。1956年起的公私合营使诸多店家被撤并和歇业,特别是陆路交通的发展,致使依水而兴的陈家桥日趋萧条。现老街虽基本保存完整,但大多已成为民居。

上图:陈桥村陈家桥头

储店村

距川沙老城十五六里地处,有一称储店”的行政村,现隶属川沙新镇六团社区。据传,明朝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有一储姓银匠来到七灶港北畔,开设了一家银器首饰店,因其制作技艺世代相传,匠心独到,所制银器首饰十分精良、美艳而声名远扬。人们便将此地称为“储家银匠店”,简称储家店、储店。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储家银匠店”因军阀混战、民生凋敝、社稷纷乱而倒闭,但储店之名沿用至今。在历史上,储店区域屡经撤并、分设和改隶。抗战前为南汇县储店乡;1946年改隶南汇县七灶乡;1950年划入川沙县仍称储店乡;1954年后分别称储店初级社、储店第一高级社、储店大队,隶属施湾乡(公社);1961年储店大队改隶新成立的六团公社;1984年成立村民自治组织,改称储店村;200年4月,随六团镇区划调整而隶属川沙镇。

上图:储家银匠店残存



【鸣谢】本期推文参阅资料包括《浦东老地名》《浦东新区村史》以及相关镇志、网络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贴文等。本期推文的配图除由小编拍摄和翻拍外,其余来自于网络。在此,谨向原编纂者、原作者表示真挚的感谢。

来源:往事钩沉话川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