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故事:顺河高架下的英贤桥——502岁了,天子都走过

 小园耕夫 2022-02-16

济南顺河街的西圩壕上,有一座平桥,名叫英贤桥。别看这座小桥不起眼,其实它的来头却不小。啥来头?一是历史久远,有500多岁了;二是天子多次走过这座桥。

英贤桥,过去一直叫“迎仙桥”。西圩壕古时也有个美丽的名字,古时叫“锦缠沟”(现在还有条街叫锦缠街呢,系因锦缠沟故道而得名),是一条排洪河渠,最早由北宋齐州知州曾巩为导流南山洪水而主持挑挖的,1860年修建圩城时,改挖为圩壕。据《续修历城县志·山水考八》记载,英贤桥,最早时也不叫“迎仙桥”,而是叫“迎恩桥”,是古代皇帝驾临济南时,百官迎候皇帝入城之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数次来济南都是由十王殿(馆驿街西首)经过此桥到达济南城西门的。

文章图片1

(济南圩城永镇门,即今英贤桥。)

英贤桥最早是明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修建的,距今已有502年,历史上该桥多次圮塌,又多次修筑。修建这座桥的原因,清嘉庆十二年(1807)《重建迎仙桥碑记》说得很明白:“锦缠沟,无源之水也,而湍悍特甚。夏秋山水暴涨,自重坝乘高而下,黄流滚滚,沮滞行旅,此迎仙桥所由建也。”而且在历史上,该桥为济南的一处咽喉要地,所谓“桥当省城孔道(必经之道),北走燕冀,东连齐鲁,为济南咽喉重地。”至于人们为什么将“迎恩桥”改为“迎仙桥”,碑文是这样说的:“《旧志》名'迎恩桥’,后人改为'迎仙桥’,于义无所取。然相沿已久,不能易也。”

碑文说“于义无所取”,是相对“迎恩”而言。实际上,明清时济南的举子、仕宦进京,这座桥都是必经之路,古时又常用“登仙”一词用来比喻由地方调入京师高升或进京赶考登科。他们离济、回济时,一般都在此迎送,故而人们把该桥称之为“迎仙桥”。明代著名诗人王象春在《济南百咏·西门道》一诗诗注中,就有“行者自况于登仙,送者致美于青云”的说法,可做佐证。

嘉庆十二年,清代著名建筑师、济南人魏祥(字致和)倡导重修迎仙桥。经过三个月的重建,迎仙桥“坚朴耐久,行人百年可不病涉矣”。迎仙桥东至原焦家隅首南与花店街相连的一段街巷也被称之为“迎仙桥街”(见乾隆《历城县志》)。现桥南有“迎仙泉”一处,每天都有市民来此汲水,成为一景。

“迎恩桥”也好,“迎仙桥”也罢,终于在上个世纪30年代被改成了“英贤桥”,与此同时“迎仙桥街”也改成了“英贤街”,并一直沿用至今。(别说学堂)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