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很多广州地名的背后都深藏一段故事,包含一段历史,反映广州的风土人情。 一些外地来广州不久的朋友,有时会问起与广州地名有关的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黄埔大道在天河区,为什么海珠广场不在海珠区,为什么白云路不在白云区...... 那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大家都知道吗? NO.1 为什么黄埔大道在天河区? · 广州地名的100个“为什么” · 黄埔大道是广州的一条主干道路,建于1956年,跨天河、黄埔两区,西起广州大道中,东止蟹山西路,因是市区通往黄埔港的主干道,故名黄埔大道。 1991年,黄埔大道更名为黄埔大道东、黄埔大道中、黄埔大道西,共三段,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实际上黄埔大道有一部分路段位于黄埔区,但名称并不是大家通常想象的那样,以“黄埔区”来命名的。 ![]() ![]() ![]() NO.2 为什么海珠广场不在海珠区? · 广州地名的100个“为什么” · 说起海珠广场,就要先说海珠桥。海珠桥跨越秀、海珠两区,呈南北走向,北连广州起义路,南接江南大道北。1929年始建,1933年建成通车,是广州的第一座跨江大桥,原称“珠江大铁桥”,后因位于珠江中的“海珠石”附近,改名为海珠桥。 海珠桥1938年被侵华日军破坏,1949年被国民党军队炸毁。1950年广州市政府重建海珠桥,1974年进行扩建。2012年海珠桥大修,主桥加固、引桥重建、设施修饰一新,于2013年完成并恢复通车,同年海珠桥入选《广州市历史建筑名单》。 ![]() (图:海珠桥) 海珠广场在海珠桥的北侧,因位于海珠桥旁边而得名。清代时是广州城外的蔬菜和水果集市,称为菜栏和果栏。上世纪30年代形成居民区,1938年被侵华日军炸成废墟,1951年修建西广场命名为海珠广场,后续建东广场。1954年正式建成。1959年10月,为纪念广州解放10周年,在广场北侧建广州解放纪念像。1962年评为羊城八景之一,称为“珠海丹心”。 而海珠区在1950年时称为“河南区”,1960年改名为海珠区,同样得名于“海珠石”,也取“海上明珠”之意,沿用至今。所以,“海珠广场”名称在“海珠区”之前,并不是以“海珠区”来命名的。 ![]() (图:海珠广场) ![]() NO.3 为什么白云路不在白云区? · 广州地名的100个“为什么” · 白云路位于越秀区,南起东堤桥脚,北至新河浦涌与东川路相接,建于1912年,当时路的北段东川桥一带称为川龙口,是源于白云山的水道,故名。1968年改名红云路,1981年复名。由此可见,白云路的名称也不是以“白云区”来命名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