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海珠之形成过程:最早的人?最早的姓?最早的村?最早的堡?

 哈哈狮的信箱 2022-11-17 发布于广东

 海珠最早的居民是谁?

海珠最早的定居点是哪里?

海珠最早的砖房是哪个村?

海珠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图片

珠江河漱珠涌北出口望东,当年洋人和才子就是从这里乘舟进出河南岛挥洒自由的。

海珠的远古先民

海珠区的建设,无疑起步要比广州古城为晚。

海珠最早的居民

东汉章帝时,议郎杨孚(字孝元)归田后,建宅寓于下渡头(今中山大学东侧)。

史称:杨孝元宅。这可说是本岛民居建设的最早纪录。

对照专家的田野考古发掘,在近四十年来,在本岛的大元岗、细岗、南石头、猛狗岗、凤凰岗、怡乐村、康乐村等地,都先后出土过属于西汉前期直至东汉后期的不少墓葬。

这些事实说明: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有先民在这里建设耕耘。

最早的城寨建设:东晋卢循故城

东晋元兴三年(404),卢循继孙恩之后,为反对士族统治的繁重徭役,于江浙起义,浮海南下,攻占广州,乃于本岛今之刘王殿岗筑城以为据守。此即史称之东晋卢循故城,亦本岛曾有城寨建设之可靠信史。

番禺县志:江南洲

及至唐代长安三年(703),番禺从南海重新析出恢复以县建制,即设治所于本岛(当时名为江南洲),直到宋代皇祐年间(1049—1053),始迁往紫坭。

这一史实,说明本岛曾作为番禺县的治所长达三百四十多年。

图片

克里斯作品。这是从岸上看沙滩尽头的码头,码头边停着大大小小的船只。左边的吊脚楼。宽阔的江对岸就是河南岛。

海珠岛早期建设

随着珠江平原的淤积成立,引来移民不断增聚和繁衍,建宅开村,合力发展农业,这是本岛早期建设最主要的特点。这一情况,尤以宋代之后逐步加剧。

北宋新移民:蒙圣、瑶溪、康乐、五凤

北宋后期,尤其北宋南渡之后,中原士民因战乱而多有从梅关入粤,且人数骤增,南雄珠玑巷一带,一时大有人口迫逼之苦,不少新旧迁民乃相继徙往珠江三角谋生。广东人口亦开始出现北消南长之势。

在本岛内,据有牒谱可查者,如蒙圣里之蒙姓、瑶溪之赵姓、康乐之罗姓、鹭江之李姓、五凤之林姓、小洲之简姓等氏族,都是当时先后前来定居。

当时珠玑巷之迁民,多是有计划的迁移,且多数挟有资财或生产技术知识和组织能力,并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

故到达之后,皆准予划地安置,增立图甲,厘定户籍,使之得以生聚;而迁民为求生活,故与建宅开村的同时,便利用低丘荒地、冲积平原、沙洲滩涂,或在河口沿支汊淤浅河道,截淤成田,并筑堤护地,发展农业。

南汉后庄头、沙园的素馨和茉莉花田

本岛由于土地肥沃、支港特多,且地近府城需求较多,故自有农业生产之初,犹以经济作物为主,逐渐形成花、茶、果、蔬等种植园区。

相传,南汉后期于今之庄头、沙园一带的低丘,早已开发为素馨和茉莉花田。故当地农民向有“一生衣食素馨花”之说。

稍后,与之相去不远的瑶溪,则继而开辟为茶田,并设有每晨市茶之圩,品茶之肆。

直到民国年间,中经日寇蹂躏,花田、茶田始见败迹,终而被毁。

图片

1907年媒体刊登的有关修筑河南堤岸的计划。共13段,起止点包括河南戏院、海关码头、红炮台、陈联泰机器厂、成面粉公司、新公司码头、士敏土厂、鸭墩关涌口等地点。

瑶溪的居民最先办起砖瓦窑

当初,随着迁民建宅之需,瑶溪的居民最先办起砖瓦窑、石灰窑,故后人又把瑶溪称为窑头。

之后,由于需求者众,白蚬壳亦办起砖瓦窑。而本岛之中、东部,由于有河涌、平原交错之利,迁民乃将之发展为果林、蔬菜区,故至今仍有“广州南肺”之誉!

“河南渡”出现

是以南来的迁民,仍有增无已,本岛的农业更得稳定发展。且所种植的花、茶、果、蔬等产品,留为自给者较少,供市场作商品的比率则特高,是以本地的农民,自始就具有较强烈的商品意识。

由是又导致本岛与府城间商贸趋于频繁,而有往返渡船之设,名为:河南渡。

道路、码头、圩场,亦相应增加。

琶洲:为来粤番舶导航

其时,本岛东北面的琶洲,仍是珠江前航道的江心洲。

由于洲中小丘上有三阜,状似琵琶,因此得名,乃南海归航广州的目标,番舶来粤亦以此为导航。

早在宋初,闽、浙舟楫入广者皆泊于此,形同广州之外港。甚至印度注辇国派使来华朝贡,也是在此登岸。居民乃因势利导,在此修筑码头、仓库及供应各种补给助航。由是又在本岛内引发家庭作坊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作外销。

后来,随着琶洲之四周积沙,继而并岸。

图片

1910年报道的河南庄头乡和南昌乡两个家族械斗的事情。

海鳌塔,省城三关之首

在明代万历年间,有绅民王学曾、郭棐、杨瑞云、屈群言等人,发起在洲之岗上兴建海鳌塔,更成为海船入省的三关(海鳌、海印、海珠)之首。

相传,稍后于塔旁又建了海鳌寺和北帝庙。

据迄今尚存的建塔碑记所示:该塔始建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至万历二十八年(1600)建成。塔呈八角形,青砖砌筑,外体九级,内分十七层,塔基直径十二米。

主持工程者为当时的名匠龚坤。

后直至清代,此处都被定为羊城八景之一。

数年前,该塔经过重修,迄今保存尚好,是广州市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其后,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本岛中北面的赤岗,又建了赤岗塔,形制与海鳌塔相仿,且与海鳌塔、莲花山塔,三点成一线,前后呼应,更见壮观。其旁亦建有宝相寺,左侧建有岳山书院。

惟今两塔虽存,但两塔旁的寺庙、书院俱毁,已非旧时的烟景了。

图片

1910年的河南。

最早教育机构:天山书院

《明史》记载:福建巡按何维柏,因疏劾严嵩,被冤杖下狱,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削籍归粤,宅居于本岛云桂村,并辟天山书院,前后两度悬车讲学。

这是本岛见于青史的最早教育机构。

当时书院前临云桂涌,只有一小木桥为渡,来往行人甚感不便。何氏因把它改成石桥,名为:云桂桥。

此桥于今晓港公园内,清末里人曾出资重修,至今仍然完好。 

河南十三村

它与上述二塔,是本岛迄今尚存最古老(明代)的三座建筑物。而天山书院(后称天山草堂),在何氏谢世之后改作寺庙,名称也经多变,最后在民国十三年(1924)为军屯弹药炸毁,遗址在今云桂大街朝阳泳场内。

纵观由宋及明,本岛因迁入移民而次第开发,至明万历年间所编纂的《粤大记》一书的图示,实发展为十三村。以当时的条件而论,六、七百年间,亦可谓有了大的变化。

图片

1877年的河南岛漱珠涌和漱珠桥。赖阿芳作品。地点是现南华西路海幢寺西北侧,近景是宾馆酒楼。

黄埔口岸的开创

清朝,今海珠区的地域,仍属番禺县地,归茭塘巡检司管辖。

由于自宋以降,迁民经过合力发展农业,经济已有所积聚,特别是清初至鸦片战争前所实行的外贸政策,本岛因地处其便而得海外风气之先,故无论工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都有了迅速的发展。

从清代中页以至民国初年,海珠岛在历史上的第一个全盛时期。由是也带动了基本建设的多面发展。

黄埔:唯一口岸

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解除海禁,特指定本岛黄埔村,今石基河口作为外国商船来粤的碇泊所,并于当地设立海关黄埔挂号口和税约馆。

规定:凡载洋货入口之外国商船,不得沿江湾泊,必须下锚黄埔,并不得在别处将日商品贩卖。后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全国只余广州一口通商,黄埔的作用更呈显著。

据《中国国际贸易史》记载,以嘉庆二十二年(1817)为例,是年广东外贸进口总值2348万两,而在黄埔起水者即达1917万两,占80%以上。

黄埔村的繁华

美国人亨特所撰的《广州“番鬼”录》一书写道:

“黄埔岛上是一个住有好几千人的市镇,他们差不多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外国航运有关,充当买办、装卸工、铁匠等。”

事实上,从今时的黄埔村还可以看到,它的建筑和布局,基本上是市镇的形制,与一般的农村大异。黄埔口岸后于同治三年(1864),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设“洋关”而迁往长洲岛。

但直至宣统年间,黄埔村设在江畔的新洲圩,“即外人所称为黄埔者也。商业亦盛,有店百余间。与其他数日一集之圩、每日一集之市,微有不同。”

可见当时建设之规模,故黄埔村历来知名人物也多,至今仍是可供旅游的典型侨乡。

图片

1913.年的媒体报道,广州河南已经成为繁华胜地。

河南镇的兴起

所谓河南,并非指本岛全部,谨今磨碟沙涌、敦和涌、沥滘涌之西北面而已。

按舆地家言:河南状若方壶,中通一滘(即今海珠涌),又名双洲。

清初,此双洲称为河南堡,下领若干乡。

河南成避难首选地

明时,与广州古城相望的河南岸畔,除官府兴建的盐码头、盐仓之外,其他工商业仍寥寥无几。

至清兵入城,古城多遭劫难。老城几乎为兵营、马厩所据。

部分明代遗臣,常见遁迹空门,而一般居民多有迁移河南避地。

潘家、伍家

特别在广州实行一口通商之后,从外地来广州经商而在河南定居者不少。如乾隆四十一年(1776),被称为粤东首富洋行巨子同文行潘氏族人,卜筑南墅于漱珠涌西岸,并建漱珠桥、环珠桥、跃龙桥以利交通;

嘉庆八年(1803),位列洋行业第三位的怡和行伍氏族人,亦相继于漱珠涌东岸兴建园林住宅万松园。

并与清初始建的海幢寺(规模相当今时十倍),形成河南园林绿化的重要景观。稍后,海幢寺更被指定为供外商行走游散之地。

图片

1926 年,广州河南厂前街筑路情形。

河南七十三村

在河南金花庙建成之后,每年都有以“唱灯花”为内容之庙会,更为河南一时之盛。由是河南堡乃从清初的三十三村,发展至民初的七十三村。

其中,从东面的河南尾(今纺织路)至基立、宝岗、龙尾导、永兴街以北,遂连结成片,形成一个市镇。

晚清年间,清政府以集人口五万者为镇,故河南镇西起白鹅潭畔,东至河南尾,约长为2.4公里河岸街村,南北宽仅江边800~1000米台地,在本岛只占5450余亩,乃从河南堡析出为河南镇。

其时,河南镇不仅由于富商的迁入而广建屋宇,且多为园林第宅,名园瞬而超过十数。

广州的首家戏院——大观园

光绪二十四年(1898),更有在广州的首家戏院大观园在今紫来街落成。

由于当时的交通运输皆以水路为主,而珠江前航道又位置偏南,故河南镇更有利于工商界发展土特产的采购、加工、外运和修造船舶等行业。

于是一瞬间,茶叶、药材、草席、人发、蚕丝、土布等加工场和洋庄纷纷兴建。外地的草藤编织、帆篷性缆、五金杂件、土洋木材、河南彩瓷,亦先后迁入河南建厂。

张之洞督粤,也曾计划在凤凰岗和大基头兴建钢铁厂和纺织厂,后因调任两湖而罢。

光绪末年岑春煊督粤,又在河南兴建官办的士敏土厂和鱼雷局。

以当时的布局而言:龙导尾及大基头一带,以手工作坊和洋庄为主;鳌洲至溪峡、堑口一带,则为五金、木材的行栈及饮食业的闹市;

再东至河南尾,则为机器、船舶修造之所聚。

清末民初,近代工业继起,河南的商号又相继办起来往四乡的脚踏车渡(三合渡)、花尾渡和单行电船以利交通,由是又引来火柴、卷烟、制药、榨油、辗米、磨面、胶鞋、机织布等民族轻纺工业,形成与广州府城血脉相通的市镇。

一批书院兴起

据考,当时河南镇的文化设施,亦相应逐步发展完善。继明代何维柏兴建天山书院之后,南洲书院、双洲书院、兴仁书院和各乡的社学亦相继兴起。

鸦片战争时,更有南平社学、隆平社学投入抗英斗争。

稍后,隔山的居巢、居廉自费兴建十香园,以中国画授徒,培养了如高剑父、陈树人等大批弟子。

随后又有育才书社、南武学堂、洁芳女校、宏英中学和岭南大学相继兴建;西医医院亦随之引进。

图片

1921年的媒体报道,河南的教育日新月异。

河南农村聚落的扩张

 农村的建设,向来全仰仗于民力。

本岛的农民都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收入稍丰,故除农田的基本建设之外,投入屋宇和农村四周的环境建设,亦逐年增加。

且在清代,仍有不少迁民前来定居。其中少数自行择地开村,较多则在已有的村落着籍。

故不少农村,始初仅一二族姓,后增至四五族姓,甚至十多族姓。

由是不但农村数增加,而村落的规模亦不断扩大,聚落形态亦呈多样性。

据中山大学梁溥教授调查,当时本岛农村聚落形态,大体可分为:集团式村落、纵列式村落、泥草屋聚落、蛋民聚落等四种。

集团式村落:沥滘村

集团式村落,如沥滘村。初时聚族而居,后因人口增加,乃向四周扩展,故房屋以村之中心密度最高。

而屋宇的形式多为三间两廊。

富者以石块为基础,上敷砖瓦。一般则单纯砖木结构。间有少数或以蚝壳、灰泥作墙;

纵列式村落:泰宁

纵列式村落,如莘庄(泰宁),屋宇纵列成行,行数达二、三十列。

每列数至十余间不等,布局整齐,村前有石路、鱼塘,村背为竹林围绕,畜舍、牛栏多建于林下。房屋形式与上述相仿。

泥草屋聚落、蛋民聚落

而泥草屋聚落,均建于河涌两旁、稻田的边缘地带,仅以竹木为架,上面复盖稻草,十分简陋,常需修葺,有较大的临时性;

蛋民聚落,多为本岛的水上原住民,平时浮家泛宅,偶或在岸边修建水棚而居。

图片

1910年报道河南大火。

圩场与桥梁的建设

至于农村的四周环境,多数农村在村内及与圩场之间,陆续修筑了石路。多数又都有晒地(禾堂)、坊表、祠堂、庙宇等设施。

如隔山、沙园等村民在今海珠涌上所建的利济桥和汇津桥,前者近年经过修葺,与后者一併保存至今;

而在大塘、敦和、土华、五凤、石榴岗、沥滘、石溪、南石头等地,更有圩场之建,并相应开办了米机、竹木农具店、农艇修造和茶楼等商业店铺。

季节性榨糖作坊

每年冬春,部分农村还开办了七十多家季节性榨糖作坊。

迄今在农村仍能看到不少当时的建筑物。如龙潭村的白伦生公祠,虽规模不大,但其中的木、石、砖、灰雕的艺术构筑,比之广州陈氏书院,却毫不逊色。

嘉庆二十四年(1819),两广总督阮元,邀天文学者、道士李青来分纂《广东通志·舆地略》,李氏乃选择猪鬣岗(后称漱珠岗)兴建朝斗台以观天象,同时在岗上鼎建纯阳观,并以东西廊房作为杨孚和崔菊坡祠。朝斗台至今仍完好,纯阳观近年经过重修,已列为广州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图片

1926年, 广州河南冼涌西筑路情形。

民国时期的海珠

辛亥革命之后,其初政局仍然动荡。

稍后广州废府设市,本岛的河南镇即作为广州市的“原有区域”划入市区范围。

后在民国十年(1921)市政厅正式成立,建设事项仍未置于议事日程。

再至民国十三年(1924),又以广州市的“权宜区域”和“拟定区域”,将其余地段(不含官洲)先后划入市区范围,并于民国十九年(1930)竖立碑石为界。

但后因抗日战争,故拖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始实际由广州市正式接管。

在民国早年,本岛新的建设,除在民国五年(1916)市红十字会选定现址建医院、民国九年(1920)由华侨捐资倡建广东机器工会会址,以及修通从小港云桂至大塘、新洲之土简公路以外,可谓别无建树。

程天固:“发展河南大计划”

民国十九年(1930),广州市工务局局长程天固,首先著文提出《广州市工务之实施计划》,对河南的地理及发展前景,估计颇高,于是又有“发展河南大计划”的设想。

据云:

“广州市北阻于山,西尽于水,发展趋势,将倾向于东南两面。·····河南一岛,东连黄埔商埠,西据广州内港,珠江桥接通河北,前、后航道环绕其左右,此诚陆海交通之枢纽,华洋贸易之总汇也。以言发展,宁可限量!” 

图片

1926年拆广州河南龙溪西约、龙溪中约、福麟街、紫来街、冼涌、跃龙东街等建成的南华路。

按照当时提出的计划,在本岛的建设,主要有如下项目:

开辟马路和公路、兴建海珠桥、修筑洲头嘴内港和货仓装卸区、铺砌沿江石堤、大量兴建住宅、建自来水塔和输水管线、架设向河南输电线路、新开一批工厂、建若干公园,等等。

桥南引桥坡陡弯急,经常险象环生

但由于当时财力有限,实际上只是开辟了几条马路和建了海珠桥,但桥南引桥坡陡弯急,经常险象环生;

筑了内港和在凤凰岗江畔一带,在原来外商仓库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码头、装卸场和锚地;

架了仅可供沿江附近作日间生产、夜间照明用的输电馈线;

盖了两三幢不大的集体劳工宿舍;把海幢寺改为海幢公园;

筹办了省农械厂、广东造纸厂、纺织厂等几家尚未正常投产的工厂。

至于拓展江畔石堤和兴办自来水等,则始终是一纸空文,未能实现。

其时,市政府把原来的河南镇划分为蒙圣、海幢、洪德三个区。

三区人口共约120000~130000;

农村部分则分为新洲、沥滘两区,人口合计50000~60000。

图片

1929年建设河南公园。

新办起一批工厂

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广州沦日之前,民间则随着人口增加,在开建马路时沿路建起一批2~3层的骑楼式楼房;

在内街也建了若干划一形式的两层唐楼,或古老大屋、竹筒屋;在乌龙岗更有少数人建起当时最时兴的红墙绿瓦小洋楼。

工商业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新办起一批工厂,如捷和钢铁厂、大生铜厂、铸铁厂、铅笔厂、皮革厂、酱园以及后期的纱厂、面粉厂等,大小共数百家。

市营的公用和教育事业单位,亦接着在河南扩展邮务、开设电话和公共汽车,并新办起力勤大学、仲凯农校、华侨大学及一批市立的国民学校,西医院、卫生所亦有了发展。

从上所述可见,无论公营或私办的各种事业,虽然其规模和服务范围都还有限,但对今时的海珠地区走向城市化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推动力和吸引力。

不幸,广州沦日前后数年,先遭轰炸,继被蹂躏,河南城乡俱未幸免,破坏极之深重。

光复后恢复无力

以至抗日胜利之后,国力、民力更呈江河日下,因而一蹶不振。直至1949年秋冬,人民政权诞生前夕,河南三区可谓疮痍满目。

马路仅有东西走向的纺织路、南华路、同福路和南北走向的小港路、同庆路、福场路、洪德路,其余已无扩展;海珠桥亦于广州解放前夕,与输电馈线同时被炸断;

被日寇掠走设备的广东造纸厂,设备虽已运回,但仍未能恢复生产。

其它工商行业一片萧条,更无新增续建;

部分被毁的民居,多是一时无力修葺以至败倒;

居民饮用水仍靠往江边挑取,或从井中汲用。

正如清人张维屏(南山)所言:

二百年来称乐土,

却因离乱话从头!

图片

1930年11月10日,广州市内港在河南西部洲头咀动工兴建。图为广州市内港奠基典礼场面。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海珠

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月14日,广州解放。

1950年,市人民政府决定:原来从河南镇析出的蒙圣、海幢、洪德三区,重新合并为河南区(1960年后改称海珠区)。

随后新洲、沥滘两区亦合併为新滘区。

之后,名称、领属曾经多次改变,直至1987年,本岛(连同官洲、丫髻沙)始全部合併为今之海珠区。

图片

1950年代广州河南的工人新村。

基础设施建设

解放初,人民政府仅以几天时间,便修复了原来向河南供电的三条馈线,使大部分工商企业得以恢复。接着又组织人力、物力修复海珠桥,并于1950年底竣工通车。

1951年7月市自来水公司又在海珠桥上架设了二条DN300毫米输水管,向河南输送自来水。这是本岛有自来水供应之始。

当时,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只能采取在敷设水管的街道,分设公共龙头供水站,由居民来站取水使用(此办法直沿至本世纪八十年代中页,始全部水管入户,取消公共龙头供水)。

1952年,市轮渡公司又开辟了鳌州至西濠口,康乐至靖海路口两处过江轮渡。

同时,市政部门亦先后把同福中路改建为三合土路,把小港、基立、纸厂南部支线等路段改为碎石路,并修建了凤安桥和纺织路水闸桥,以利汽车通行。

图片

1950年代的广州河南小港路。

与此同时,区人民政府亦连续几年,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动千家万户清理了十多万立方米在水渠中的污泥;

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组织失业工人清理了龙田涌、马涌、灰船头涌、师爷涌等河涌;

修建了凤凰、基立、小港、厚德、同福等路段的下水道;

组织干部义务劳动修建了宝岗体育场,以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卫生。

为了当时的建设工程和往后建设作准备,1952年供电部门于革新路建成本岛第一座13.2千伏的变电站投产,对当时正在修建或组併扩建的一批工厂的建设工程,起了积极的配合作用。

1953年始,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但居于对当时形势的判断,并联系广州地处沿海、毗邻港澳的特点,故较长时间国家都无安排在广州兴建重点的投资项目;

但广州市本着自力更生和实际需要的方针,提出要把广州市从消费城市,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工业生产城市。同时,并确定本岛的建设,将以发展工业为主。

图片

1964年新建的位于广州河南的园林酒家——南园。图为南园内庭院的一角。

150多家工业企业相继成立

1953年政府首先在本岛修建了西面的工业大道,翌年又修建了南石西马路桥。

之后,在“一五”计划期间,有关部门又先后沿工业大道修复或组并扩建、迁入了广州造纸厂、重型机械厂、锌片厂、电池厂、公和祥机器厂、人民造纸厂、人民化工厂、河南茶厂、正泰(后改大华)橡胶厂、十一橡胶厂、明兴制药厂、鱼藤精厂(后改农药厂)和沥滘砖瓦厂;

在东面和新港路一带,亦兴建了缝纫机厂、硫酸厂、机床厂、拖拉机厂、机引农具厂、小客车厂和广东、华建两间麻袋厂,使本岛连同原来的,或由私营经过合併、联营而扩建的工业企业在内,已形成机电、纺织、轻工、化工和建筑材料等四个较集中的行业,包括具有一定规模的150多家工业企业,以及数以百计的手工业作坊、工场。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河南区(未含新滘)的人口亦从1953年的140000人左右,增加到1957年的260000左右。

图片

1959年建成的广州新工业区——河南工业大道。

一大批工人新村建立

时本岛建设的另一特点是:以产业部门或企业投资兴建的工人新村迅速兴起。

如最早建成的有:在新港的邮电工人新村、在南石头的纸厂工人新村、在基立的纺织工人新村、在工业大道侧的橡胶工人新村和在赤岗的麻袋厂工人新村等。

这些工人新村最初的建筑形式都是纵列式的砖砌平房,上盖苏式挂瓦,厨厕则多为共用。

较大的新村设有学校、商店、市场等生活配套设施;且与本单位相去不远,用以供本产业部门或企业的职工居住,方便职工上班和生活。

电力、学校等配套的改善

由于建设的不断发展,供电部门又于1955年和1957年先后在赤岗和南箕,增建了两座35千伏的变电站。

轮渡公司又增辟了纺织路至文德路的过江轮渡。

南区工会亦相应兴建了工人文化宫(市二宫)、职工业余学校、工人诊所;

教育等部门也分别新建了市第五中学和同福路第一小学等一批学校,和朝阳泳场、洪德球场等项。

与此同时,新滘的农民在完成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之后,亦积极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特别是建堤护田、兴修水利,通过修路、筑桥、建闸,不仅作用于农业增产,还使本岛得以连结成一大岛,从而有利于交通运输。公共汽车亦增加了许多线路,且伸延到部分村镇之中。

图片

1953年8 位于广州市河南的公私合营华建麻纺织厂,于1953年8月投产。图为该厂精纺车间。

1958-1966年的海珠

从1958年直至1966年前夕,海珠岛的建设取得一定成绩。

先是1958年开辟了北面衔接海珠桥、南面连接前进路的河南中路(即今江南大道北)。

随后又在两旁兴建了一批四至六层的楼房,是为当时在河南市区内最宽广、最整齐的一条街。

同年,又开辟了永兴街至大涌口、永兴街至下芳村和白蚬壳至白鹤洞等三处过江轮渡;

并新增了鹭江邮政支局,使新港沿线直到黄埔、新洲和石榴岗一带的邮路更加畅通,缩短了投递的时间。

1959年,市政府批准动工从鸭墩涌口直至洲头嘴内港,全长六公里江岸砌筑石堤、栏杆,并沿堤岸修建滨江路和附属的绿化带、路树。此项工程终于在1964年完工,构成广州市区一河两岸的景观。

在上述动工的同年,区政府亦着手筹划让水上居民上陆定居。

此事经过筹建先于1961年在同福东、马涌等地建成三幢住宅进行试验;

继而又在滨江东兴建楼房共58幢,附加学校、幼儿园、文化站、商店、市场等设施。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望西堤。

全部工程于1966年完工,并安置水上居民居住,成为全市最集中的一个水上居民新村。海珠区亦由此而增加设置了一条滨江街的行政街道。

在此几年间,有关部门经过总结前段失败与成功的经验,通过企业调整、合并或新建、扩建、迁建等办法,又在本岛建成一批工厂。

其中较知名者如:广州渔轮厂、新中国船舶修造厂、广州纺织机械厂、手表厂、电机厂、灯泡厂、保温瓶厂、乒乓球厂、自行车厂、味精厂、冷冻设备厂、玻璃厂、塑料厂等等。此外,还有日供水量为1.68万立方米的河南水厂,以及在小港的35千伏变电站,和把南箕站升为110千伏。从而使海珠区更呈现出工业区的态势。

由于本区的木屋比较多,据1956年调查已达5000多幢,至1964年又增至近7000幢,且在历年又发生过几次大火,居民损失惨重。

1966年市人民政府指示要发动群众,对木屋全面进行改造。海珠区的木屋改造工作,实际上在1963年即已开始。当时采取资金由各户自筹、单位补助、国家适当贷款等综合措施,着手进行试验。在市发出指示后,乃全面进行,直至“文革”期间全部完成。与此同时,房管部门亦先后增建了一批居民新村。

如:沙溪、凤凰、南园、素社新村等。这些新村的建筑形式,都是低层的楼房,各具独立的单元,住户来自四面八方,而不限于某一部门或企业的职工。

海珠区由于一直被视为工业区,故商业和服务性行业建设和发展,大大落后于广州市的老城区。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有关部门也曾先后在新港和沙园等处新建了若干商店,并在前进路兴建了一座园林式的南园酒家。

在区街内亦增建了若干市场、学校、幼儿园和卫生院。同时,在1966年又动工兴建人民桥。期间,还把部分在生产过程,产生粉尘较大,对环境卫生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如炭素厂、锰粉厂、立德粉厂等迁出郊外,使之不至影响附近居民的健康。但这些措施,仍远未能改变商业和服务性行业发展的滞后情况。

图片

1917年的广州河南。

十年期间的建项仍多从

1966年开始后,海珠区城建部门仍以最大的努力,争取完成各种逼切的建设任务。

①从1966年至1971年间,努力完成全区木屋改造工程。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这一遗留问题得到解决,使木屋居民的居住条件彻底改善,生命财产安全更有保障。

②于1967年完成人民桥的建设,并于同年五月一日正式通车,缓解了海珠桥的挤塞现象,使南北交通较为畅顺。

③从1974年底始,又进行了海珠桥的扩建工程。即在原钢桥的两侧,增建各宽十一米的钢筋混凝土桥,并改建原钢桥行车部分,使之协调一致,以适应两岸交通的实际需要。扩建工程还成功地采取了新的技术,故施工快、效果好,仅用了九个月时间,便于1975年10月1日完成和正式通车。

④从1974年开始,进行洪德路扩建工程。包括:扩宽路面,使之与人民桥相衔;在路面西侧兴建一系列新楼宇。建设过程认真细致地解决了所遇到的拆迁安置等复杂问题。扩建工程1977年元旦基本完成。

⑤完成晓港公园的建园工程。该园自1958年发动义务劳动始,逐年修建了亭、台、阁、榭等园林建筑。后经职工坚持继续修筑了湖堤,并建成了该园最具特色的竹苑。目前,全园植竹多达110种,其中珍贵品种甚多,如:人面竹、四方竹、紫竹、龟甲竹、大小琴丝竹、花生竹、巨竹、黄金间碧玉竹、湘妃竹、罗汉竹等等。1975年2月正式向群众开放。

⑥建成石溪水厂。该厂水源泵站设于丫髻沙,水厂则在工业大道南。初期建设于1969年9月完成,仅向附近农药厂、纸厂供应工业用低质水。后经改建,同时可供饮用水,于1976年5月建成。

⑦改造漱珠涌。该涌全长1公里。由于沿涌两岸均为民居,涌内积留生活废弃物甚多,污染严重。为改善环境,于50年代中期,对全涌进行彻底清疏,后于70年代改建为大型混凝土渠箱,卫生状况大为改观。 

图片

1972年的河南中路。

改革开放后的海珠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海珠区又经历着历史上的第二个全盛期。

道路、桥梁、码头泊位的大量兴建

岛内及连结岛外的交通,呈现四通八达之势,为其他建设事业起了先行官的作用。

本岛在1985年之前,珠江前航道只建有海珠桥和人民桥两座跨江大桥。

之后,又相继建成广州大桥和海印大桥、江湾大桥和解放大桥;

在珠江后航道建筑了洛溪大桥,成为广州市和本岛的重要南出口,现又在南石头动工兴建白蚬壳至白鹤洞的跨江大桥。

与此相衔又新开辟了昌岗路、江南大道中段、南段和东晓路、广州大道(南段)、宝岗路、江燕路、燕子岗路、泰沙路、南洲路,以及扩宽了工业大道南和新港路等路段。

还新建了一系列如仑头公路等乡间道路。

为利于交通,又建了洪德路、客村和昌岗路与新港路交汇处等高架立交,以及江南大道北、江南大道中、工业大道中等多处人行天桥,使海珠区的道路布局渐趋合理,岛内和贯穿南北的陆路交通比前更加便捷、畅顺。市内的各种公共汽车亦增加了较多的线路,形成新的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

自1980年洲头嘴省港客运码头建成通航后,近年又扩建了联检设施以方便来往旅客。

河南港务公司亦扩建了泊位和库区,成为广州至海南、广州至汕头、广州至港澳的客轮码头和广州至东南亚、广州至海南、广州至上海的货轮码头。

图片

工业园区和商业闹市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海珠区地域内,先后建成了大批工厂和工业园区(基地)。

如:珠江啤酒厂、百事可乐装瓶厂、海珠区手表厂(二、三厂)、广州纸厂第二期扩建工程和万宝电器集团、南海东部石油公司总部、海珠区街道工业基地、赤岗工业区、南华西集团公司第五工业园区等,都属于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

其中,珠江啤酒厂建筑面积达3.88万平方米,仅以十九个月建成,被誉为“珠啤速度”,并获市科委技术进步三等奖。至于其他乡镇和街道的企业更是数不胜数。

海珠区的主要工业布局,已初步形成:

在草芳围的纺织、缝纫设备工业团组,在工业大道北的重型机械工业团组,在南石头的造纸工业团组,在江南大道南的电器和玻璃工业团组,在赤岗和磨碟沙的轻纺工业团组。是为广州市名符其实的工业区。

在商业方面,较重要的建设如:江南大酒店、广东供销大厦、南丰商场、海珠购物中心、国际海员俱乐部新厅和广州酒家河南分店、海宝酒家、重建的成珠酒家和万松园农贸市场等,都属佼佼者。

至于私营的各行各业更如雨后春笋。

其中,江南大酒店,楼高二十八层,为当地农民集资兴建。在建设方面,曾获优秀设计奖(二等)和1986年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并被定为当年省、市建筑样板工程。

因此,目前海珠区除原来的洪德路更加兴旺外,在江南大道南和中、新港至赤岗、沙园和广州大道南等都成为商业闹市,初步改变了单纯的工业厂房和住宅楼,而缺少其他生活配套设施的状况。

图片

河南电影院。

住宅小区成片、成线开发

由于大批当年被遣送回乡的城市人口落实政策安置回城,住房一度十分紧张。

按照:规划、征地、设计、施工、配套、管理六统一的做法,以开发建设住宅小区为主。

据此江南新村、穗花新村、大江苑小区、赤岗东小区、燕子岗小区、晓园新村、宝岗新村、凤凰新村、赤岗新村、沙园新村、细岗新村等,都属于多层建筑,并有学校、幼儿园、商场和绿化等配套设施。

其中不少新村,将旧城区的改造与住房商品化、住区园林化结合开发。其中,江南新村,毗邻闹市,旷地比较分散,通道曲折迂回,就在不同的局部分别配置不同的园林小品和雕塑,又以各种树丛或树群有节奏地与楼宇的立体轮廓线互相点染,把周围市尘的动态逐步收入静态的环境之中,既可舒徐信步,又可感到浓厚的生活气息。

晓园新村则于楼群之中,铺设了大型的草坪;而对树木和其他构筑的布局,又采取洗练、简洁的手法,造成平远见疏林的自然画意。这两种构筑,经专家评比,都视为成功之作。

至于解放初兴建的平房式工人新村,近年亦多已重新拆建为多层楼房。由此,从河北迁入海珠区的人口逐年增多。如连临时户口的大量民工,已上升到近年的百万之数。

图片

江南大道。

居民生活配套设施改善 

一是学校、文化、体育、医院等机构,大量兴建。

如区少年宫及宫内的小海燕剧场、区文化大楼、区图书馆和文化馆、岭南画派纪念馆、南华西街图书馆、燕子岗体育场、海珠区体育馆、市红十会医院(扩建工程)、区红十字会医院、珠江医院、石溪中医院、区中医院等等,无论建筑和设备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二是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都取得很好成绩。

滨江开放式公园和海印公园,以及一批城市雕塑和五十多处街道绿化小品、小游园。滨江公园与滨江路并行,连延数里面积达5.2万平方米。

包括有:波光晚眺、南溆风华、海珠星辉、临江漱玉等景点,和与之配套的退休工人之家、花廊、碑廊、喷水池等设施。

马涌(海珠涌)经近年大力整治,中段两岸已砌上石堤,凡可以绿化的堤岸亦都进行了绿化。最近还着手建设污水处理工程,使污水与涌水分流;从而更利于纳潮排洪,减少污染,并形成景观,方便交通。

三是供水、供电、供燃气有了重大改进和发展。

完成了北山、仑头的供水工程和新建了坭岗、赤岗两个水库,以及小港、大基头两处加压站,故1990年全区供水达到16000万立方米。

其中由河北输入约占30%。电业部门新建了沥滘(110千伏)、河南(110千伏)、瑞宝(220千伏)三座变电站和一批35千伏至110千伏的高压输电线,故1990年全区的供电量达到9.5亿千瓦时。自80年代后期开始,程控电话已进入千家万户,手提电话亦日渐普遍。

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使用,目前已基本普及。管道煤气自1989年开始兴建,目前先行在江南大道以东地区供应,用户已超过3万户。

图片

河南河北两岸。

图片

南国古韵数字影像数据库

图片

本推文文字资料选自“南国古韵数字影像数据库(网址:http://sirhc.:6769/photo/)中的电子图书《海珠城建》,该书由广州市海珠区规划分局编,1998年5月出版。

注:本推文的内容是按照1998年之前的语境描述的。

图片

有历史才有现在,

知过去才知兴衰;

《广州旧闻》,

讲述广州2300年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