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安全培训一定要让本人签字,不签字等于没培训!罚10万

 荣悦 2022-02-16
长按领取
全套视频

Image

2022年安全培训造假成本极大,处罚加码!一定要让本人参加,本人签字!

一、新《安全生产法》:对于“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的”,罚款金额已由5万增加至10万!同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要罚款。累计最高可罚35万!

二、应急管理部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

Image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安全生产培训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切实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技能,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应急管理部近日决定,自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

当前,安全生产培训方面暴露出培训走形式、考试把关不严格,甚至涉嫌考试作弊等突出问题。例如,山东潍坊安丘市某培训机构举办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擅自压缩培训学时,工作人员划答案让学员考核时照着抄;北京市大兴区某特种作业考试点与某培训学校勾结,以“保过”为名,超出正常市场价格收取培训费用,提供考试作弊“一条龙服务”。类似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扰乱正常安全生产培训秩序,导致一些安全技能不足的从业人员进入有关岗位,对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风险隐患。

此次专项整治,针对安全培训机构、考试机构和考试点、生产经营单位等3类主体,重点整治安全培训机构不按照培训大纲规定组织教学培训,擅自改变教学内容、压缩培训学时,甚至与考试机构和考试点勾结,举办“包过班”;考试机构和考试点不按计划组织实施考试,理论考试监考和实操考评不严格,纵容或直接参与考生作弊;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安全生产培训计划或不按计划实施培训,不按规定落实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违法违规行为。

造假案例

安全培训造假处罚的案例

案例一:因同样问题,10家企业被罚18.6万元

近日,「烟台应急管理局」对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问题被处罚的10家企业予以公开曝光,问题都是“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Image

▲来源:烟台市应急管理局

案例二:试卷评分与试卷总分不符,被罚9000

据「湖南应急管理」消息,对某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记录中某新入职员工的考核试卷评分为100分,但该套试卷的实际总分仅80分,试卷评分与试卷总分不符。

经调查确认,该企业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长沙县应急管理局依法对该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9000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三:一人代替多人签字,立案查处

今年4月份,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依法查处一起公司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案。

岚山区应急局执法人员对辖区内某公司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排查中发现,该公司为应付检查,一人代替多名作业人员在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上签字,存在明显的弄虚作假行为。随即,执法人员对公司现场负责人熊某进行了普法教育并立案查处。

案例四:本人不签字,被罚10000

据河北省应急管理厅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在对某公司的例行检查中,发现某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中“从业人员登记表”未按规定填写,本人未签字,不符合《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第四款的规定,依法对该单位作出罚款人民币10000元的行政处罚。

河北省应急管理厅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

Image

Image

案例四:为了及格,放水加了4分,一分就值4975元!

近日,山东省集团油气有限责任公司加油站因为员工安全培训考试成绩实际57分,而记录为61分,被滨城区应急管理局处罚19900元!

不认真参加安全培训的,先把钱交了!

Image

案例五:安全员替员工抄写试卷,立案调查

5月14日,昆山市应急管理局在对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提供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台账中,多份作答试卷和考试签到表笔迹相似,经现场询问,该公司安全员竟为了应付检查,顶替多名作业员工抄写考试试题,制作虚假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台账,存在明显弄虚作假行为。目前,昆山市应急管理局已依法对其进行立案调查,将严肃查处!

案例六:没有培训证明材料,被罚5万

2020年7月3日,浙江嘉兴市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在南湖区大桥镇焦山门村嘉兴市某运输有限公司检查时发现,该公司2019年12月份的《企业安全学习及教育培训记录》参加会议人员名单签到表中记载孙某惠、胡某、车某兵三人未如期参加12月21日的企业安全学习及教育培训,同时,该签到表中有以上三人“已补”的备注,但该单位无法提供三人的补学证明材料。

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2020年7月28日,嘉兴市交通运输局依法对嘉兴市协和运输有限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伍万元整(50000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七:未记录培训情况,罚款1万

2020年7月30日,浙江南湖区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对位于凤桥镇的嘉兴市南湖区某五金锻件厂检查,发现该单位未如实记录(保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未签订2020年安全责任书,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2020年8月27日,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依法对嘉兴市南湖区某五金锻件厂作出“罚款人民币壹万元整(10000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八:未记录培训情况,罚款2万

2020年7月27日,浙江黄岩区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对浙江某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叉车驾驶员未持有叉车驾驶证驾驶叉车运送货物;

该公司未如实记录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五第四款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第(七)项、第九十四条第(四)项的规定,2020年8月27日,黄岩区应急管理局给予浙江中野塑业有限公司责令限期,处罚款人民币2万元的行政处罚。

综上,安全培训造假成本极大,记录造假,最高罚35万!本人未签字,罚10万!

新《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第四款:“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

新《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四)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的。

其实,安全培训成本其实很低,发生事故的代价却很高。只有实打实组织好培训教育与考试,才能为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安全培训假不得,严格处罚跑不了

@全员,以后不来参加安全培训先交10万!

全套培训课件

(仅供参考,文末下载)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方法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