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坛顶级高手临摹《兰亭序》,惟妙惟肖,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原帖!

 泊木沐 2022-02-16

《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笔法可谓出神入化,连王羲之都无法复原,更是令后人崇拜不已,无数人加以临摹,可惜无一人能超越,能得其精髓之一者,便可开宗立派,自成一家。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李北海、赵子昂、文徵明无不如此,这些学习王羲之的大咖们,文徵明临摹最不像,而被书法史评为“临的最好”!

文徵明临《兰亭序》单字放大

文徵明,明代书法的代表人物,其天资一般,靠个人勤奋成为一代宗师的,估计也就他一人!他逝世时89岁,仍然端坐在桌案前,真可谓:生命不息,挥毫不止!

其生平有人戏称:

少年白痴,中年天才,晚年宗师!

少年的他,连话都讲不明白,而他的好友唐伯虎已是名满天下的“神童”,一生参加科举无数次,总是名落孙山,榜上无名!

到40岁,才有些名气,而到晚年则是成为彪炳千秋的一代宗师!

文徵明临《兰亭序》单字放大

自古就有“名师出高徒”说法,对文徵明来说,好像不太合适,其书法老师李应祯也算不上什么名家,但是他的一句话,对文徵明影响很大:

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

这句话揭示书法学习之路,对今人依然有很好指导意义!

书法讲究“形质”、“神采”两个方面,两种的关系,可以用南朝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文徵明临《兰亭序》单字放大

学书法的人,一般都是经过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形质”像而“神采”不像,临摹训练技法的阶段!

中级阶段:“形质”像而“神采”接近,技法和心得逐步成熟的阶段!

高级阶段:“形质”不像而“神采”极像,个人风格成熟,开始创作阶段!

而这些可以从文徵明学书法阶段,体现的淋漓尽致。

文徵明临《兰亭序》节选

对于文徵明而言,他的楷书效法钟繇,草书师承怀素,篆书学习李阳冰,榜书大字则深含黄庭坚意趣,行书更有王羲之飘逸,到晚年,他书法五体皆精,并融会百家,而自成一体,诗、文、书、画皆绝,被誉为“四绝”的全才型宗师。

对于王羲之《兰亭序》,他临摹无数次,传世就有4个版本,其中最为有名是他临终前的临摹版本。

文徵明临《兰亭序》节选

据书法史记载,他89岁之时(临终前一段时间),决定重新临摹《兰亭序》,该作用笔爽利,笔力遒健,结体张弛有度,整幅作品清雅端庄,气韵生动,潇洒飘逸,把王羲之《兰亭序》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体现的淋漓尽致!

对比文徵明和王羲之的《兰亭序》,从“形质”而言,是最不像,从“神采”而言,最为接近王羲之的神韵。

文徵明《临兰亭序》

今天特别向大家推荐文徵明临终前临摹的《兰亭序》,采用1:1等大复制,宣纸微喷制作,还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

文徵明《临兰亭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