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淡安谈针灸与电力

 仙源钓鱼人 2022-02-16

承淡安(1899.09.01 - 1957.07.01),原名启桐、秋悟,江阴华士人。中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少时随父亲学医,17岁时师从名医。1951年,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在苏州司前街恢复社业,承淡安带病参加教学和管理。1954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聘请为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校长,后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从此,他更加奋发有为、力疾从公,为中国针灸走向世界倾注了全部心血,被誉为中国针灸一代宗师。

   上节所述是说学习针灸时练气的必要,在科学上似不合逻辑,不过历代遗教如此,事实上也是如此。

   气是什么?一是组织的机能;一是人体生物电和组织机能是有规律性的,是要受人体生物电支配的。修道家和养生家所为的修炼,可能就是为了控制和利用人体生物电。人体生物电的性能,可以用野马和尘埃来形容。它如野马之难于控制,如尘埃之充满太空而难于集中。我们如欲利用它,首先必须予以集中和控制,而后才可以随心收放,才能使之逐渐就范,为我所用。所谓最大的控制力,就是集中思想,集中力量。古书所说:“心无旁务,神无营于众务。”将注意力放置于一定的部位,人体生物电自然会集中到所注意的处所。但在初学时,不易达此境界,务必息心静守,有如河畔垂钓神注于钩的情状。如无恒心,可能如鱼之已入掌握,仍会脱手而逝的。所以必须要有恒心的加以练习。

   修道家和养身家,练气的方法似有多种,大都能达到却病延年、强身健体的阶段。至于能利用人体生物电表现出不可思议的事迹,则少有所闻,这是一件很艰巨的工作。

笔者按:《素问·针解》“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深浅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

   皆谓针刺治神,需医者宁心静气,体会针下感,以医者手法借针激发经气,操纵气血,循经感传,气至病所。笔者练习焦氏呼吸补泻,扎针前通过呼吸先使自己双手发热发胀,尔后持针针刺,凡施烧山火、透天凉针下皆有反应,视寒热而疾留。

(注: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具体治疗请遵医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