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研究

 Wxb逆风飞扬 2017-01-25

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研究

文/程 建(上海白果齿科器材有限公司,上海 200331)

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学中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四个重要问题。方法 根据《内 经》记载的和太极拳修炼者真气在体表运动时的生理现象,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运用生物 电原理,分析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的实质。结果 人体中的 Ca2+运动和α 1肾上腺素的分 泌,与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密切相关。结论 真气是人体中的 Ca2+运动;经络是 Ca2+ 在体表传递的感觉路线;经脉是由血管、淋巴管、神经管三个组织共同组成;循经感传的源动力, 是来源于细胞中的 Ca2+运动。 关键词:真气;经络;循经感传;Ca2+;生物电;实质研究 OriginalQi,ChannelsandCollaterals, MeridiansandPCSEssenceResearch CHENGJian (ShanghaiGinkgoDentalMaterialCo.,Ltd.Shanghai20033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Research in TCM Original qi,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meridians and propagated sensation along channel (PSC) real four important issues.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in Neijing,and Tai Ji practitioners original qi physiological phenomena during body movement,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modern medicine,using the principle of bioelectricity, research the Original qi,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meridians and PSC essence. Result Ca2+ movement in the body and alpha 1 adrenaline secretion, and Original qi,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meridians and PSC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ssence. Conclusion the Original qi is Ca2+ movement. th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are the Ca2+ feeling route in the surface of the body. Meridians is made up of blood vessels, lymphatic vessels,neural tube of three organizations. PSC and the source of power,is comes from the cells Ca2+ movement. Keywords:Originalqi;Meridians; PSC;Ca2+;Bioelectricity; researchonessence

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研究是中医的四个重要的基础问题。目前医学界的研究 绝大多数着重后三个问题的研究,往往忽视了对真气实质的研究,真气是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 存在的物质基础,如果真气的实质不能确定,很难找到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的真相。正是这个 原因,至今中医界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经络实质理论,现有的理论解释也没有一个得到现代医 学界的权威认可。鉴于此现象,研究者首次尝试通过研究真气实质的途径,来破解这四个谜题。 真气实质的研究需要太极拳修炼者的内证,他们主要靠内家拳的真气来进行健身活动。内证是中 医常用的实验方法,它主要是将某实验物作用在研究者自己的身上,通过自己的生理反应来证明 或分析该实验物的功效。如针灸师在自己身上扎针,感觉气感或某穴位的治病效果。研究者从《内 经》、太极拳修炼者内证、现代医学三个角度,把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集合在一起进行 分析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中医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整体观哲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 实质。 1 十四经络是真气运行时,在体表的感觉路线。 《灵枢·营气》说:“营气之道,……,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使,……, 故气从太阴出,注阳明,……,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这里记 载的十四经脉运行方向名称和现存的十四经络图路线是一致的。它是靠“精专者,行于经隧”的 感觉而定的,这段记载说明十四经络是真气在经脉里运行时,在皮肤上的感觉路线,不表示它就

2

是经脉实际组织。准确的说它应是:经脉在体表定位的操作说明路线图。 在中医和道家里关于督脉的正确位置的争议,也佐证了这个观点。有的流派说,督脉在脊 里之“里”;如《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 脑。”有的说在脊柱中央,如清代刘名瑞《道源精微歌》说“督脉在脊中”,柳华阳《金仙证论》 说:“旧说谓督脉在脊骨外,而任脉止于上下唇,……,岂知仙家说任督,实亲自在脉中所行过 以为验证。”按其所绘之图,则督脉在脊骨之前,靠近脏腑的一侧。这些记载说明十四经络是真 气在经脉里运行时在体表的感觉路线。 十四经络,既然是真气在经脉运行时的感觉路线,那它的感觉器官是什么呢?《灵枢·刺节 真邪》:“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这里记载的“腠理”就是真气在 经脉内运行与邪气相搏时的感觉器官。根据它描写的“腠理开,毫毛摇”的生理现象,应该是毛 囊中的立毛肌(又称竖毛肌)在做收缩运动,现代解剖学也指出,皮肤中具有运动功能的肌肉组 织只有毛囊中的立毛肌。所以腠理就是立毛肌。这个记载证实了十四经脉是通过皮肤上立毛肌的 感觉来定位的。同时它也最早的记录真气在体内活动时,皮肤上的感觉和出现的生理现象。生理 现象是“腠理开,毫毛摇”,表明立毛肌有收缩运动,皮肤表面有可能会出现皮丘或毛孔收缩现 象。它的感觉是“痒”,属于现在针灸中的循经感传的一种传感。张缙在循经感传规律性的研究 中[1]:发现针灸时出现经络皮丘带的生理现象有 88 例,这是可以用眼睛观察到的循经感传生理 现象。刘里远在经络传递机制研究中也发现[2],针刺白鼠实验,会引起白鼠立毛肌收缩运动,皮 肤表面出现立毛线现象,刘里远在对经络实质研究表明[3],毛囊立毛肌在经络活动中具有动力靶 器官作用。他在实验中询问受试者“这种感觉像不像起鸡皮疙瘩?”,回答是肯定的[4]。刘里远 的一系列实验证明上述现象是真实存在的,也就是说真气在经络中运行,可以被立毛肌感受到, 会引起立毛肌收缩,皮肤表面会出现皮丘或毛孔收缩现象。研究者是一名太极拳修炼者,在练拳 中也发现这个生理现象存在。下面是研究者在运行真气时拍摄到的照片,照片取的右手前臂手三 阳经皮肤区域。

右手前臂三阳经真气运行前后皮肤表面 照片显示:运行真气时立毛肌收缩,清晰可见。研究者在练习太极拳时,真气感觉是从无 到有,真气强度从小到大依次产生的,立毛肌对真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感觉是不同的。 真气流动强度很小的时候有皮肤的感觉是针刺状“痒”的感觉,再大些的皮肤的感觉是线条状的 “电流感觉”即“麻”感。再增大些,皮肤的感觉是片状的“水流感觉”,犹如淋浴冲刷皮肤的 感觉,这时皮肤里的立毛肌做收缩运动,出现毛孔收缩现象。 皮肤解剖学指出:立毛肌属于平滑肌,皮肤中的神经仅有交感神经,没有副交感神经,所以 立毛肌只受交感神经控制,不受副交感神经控制。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产生神经传导作用的 物质是生物电。没有生物电的运动就不会有立毛肌的收缩。能刺激立毛肌的收缩的生物电是 Ca2+ [5]52,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真气是 Ca2+运动。Ca2+是细胞的信号传导的重要的第二信使,Ca2+ 运动产生的钙结合蛋白,可以激活相应的细胞基因表达,发挥广泛的生物效应[5]24。因此立毛肌 收缩的时候,也分泌了α 1肾上腺素[5]349,α 1肾上腺素的主要组成物质是儿茶酚胺。需要说明的 是,太极拳修炼的真气是体内的“先天精气”,因此可以得出:α 1肾上腺素是“先天之精”, Ca2+

3

运动和α 1肾上腺素统称为先天精气,即真气。《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肾者,主蛰,封 藏之本,精之处也”。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肾部的肾上腺髓质部也是产生α 1肾上腺素的主要 组织。因此α 1肾上腺素就是先天之精气中的“真阳”。根据《内经》中的阴阳五行理论,对应 它的先天之精气的“真阴”,应该由心脏产生。和α 1肾上腺素相反的作用,在心脏中能产生的 符合该条件的物质,只有心房钠尿肽。这是 Tanaka 等人于 1984 年,首先发现它存在于人的中枢 神经系统里,它由主要由心房肌细胞合成。 因为经络是感觉线,所以是可以逆行的。如太极拳的小周天功修炼,采用的任脉路线、穴位 和名称与中医一致,但运行的方向和中医方向相反的。中医理论指出经脉是不能逆行的。如果逆 行轻则病,重则死。而逆行任脉,是太极拳健身的基础。正是逆行经脉的学说,产生了太极内功 修炼系统。这表明十四经络图是经脉运行时在体表的感觉路线图,感觉的走向是可以改变的。 综上所述,真气就是人体皮肤产生的 Ca2+运动,经络就是 Ca2+运动时,在体表传递的感觉路 线。产生的 Ca2+运动的同时,立毛肌分泌α 1肾上腺素,从这个意义讲:经络也是皮肤中的α 1肾 上腺素分泌和循环系统。因此《内经》中所指的“气”,就是“离子运动”,即生物电。现代医 学指出生物电是人体细胞运动的根本,也是维持生命的原始动力,身体所有的营养物质能量输送 都离不开生物电,这和《内经》里论述人体中“气”的运动功能是一致的。如《素问·六微旨大 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 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生气通天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 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这里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各种 离子运动,如“O2- 、Cl-、Ca2+、Na+、K+”等元素离子运动,它们同样也存在人体中。这里的“天 气”是指自然界的空气,空气中能支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是 O2。《上古天真论》中修真者“呼吸 精气”,指吸入的是“天之精气”,这里的气是空气中的 O2-运动,天之精是 O2-,二者合称天之 精气,合成物即 O2;故天之精气是 O2。《灵枢·邪客》:“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 脉,而行呼吸”。根据现代医学可以推知,宗气是 CO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 肺”指吸气时外界的空气会进入胸中,宗气的“气”是空气中的 O2-运动,宗是体内的 CO,宗气 就是两者离子运动,合成物就是 CO2。故宗气是 CO2,CO2 也广泛的存在于空气中。可知《内经》 中的气,就是自然界和人体中都存在的各种离子运动,气的组成物质就是自然界和人体中都存在 的各种元素离子。分为正负离子,对应《内经》中的阴阳物质,正离子运动称为阳气,负离子运 动称为阴气。 2 经脉是由血管、淋巴管、神经管三个组织共同组成 2.1 《内经》对于生理组织的划分,把血管、淋巴管、神经管归为经脉组织 《内经》中对于生理组织的划分有: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经脉等器官组织。没有现代医 学中的“淋巴管、神经管”组织对应的相关阐述,只有关于“脉”的记载。《灵枢·决气》:“何 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素问·脉要精微论》:“脉者,血之府也。” 《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 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从这个对足太阴的描述和对照现代解剖学,可得出足太阴经脉露出皮 表可以看出的组织,就是下肢小腿内侧的大隐静脉。从这些记载说明《内经》中的“脉”就是血 管。《内经》中多次提到“经络”、“经脉、“经隧”,《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经”是织 物的纵线,那么“经脉”就是纵向的线状血管;“络”意思是网、网状物,那么“经络”是网状 的组织;“隧”指隧道、通道,“经隧”是纵向隧道组织。现代解剖学中指出“血管、淋巴管、 神经管”这三个组织形态都是网状的线状的管子,在解剖中大的淋巴管、神经管也容易看到。据 此研究者可以得出结论:《内经》中的“经脉”就是血管、淋巴管、神经管三个网状组织的总称, 经络是经脉在皮肤上的感觉路线,经隧有可能单指,形成经脉和经络外面的管子组织。 2.2 经脉与血管、淋巴管、神经管组织的解剖位置和功能非常吻合。 《灵枢·经水》:“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4

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 血气,皆有大数。”这段记载告诉我们以下信息:A.脉、血、气是人体中可以看到和测量的组织。 B.十二条经里有血和气。《灵枢·营卫生》:“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 阴阳相贯,入环无端。……,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 命曰营气。……,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素问·痹论》:“荣者,水谷 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这说 明血管里有“营、营气、荣、荣气”四种物质,现代医学指出,血管里有血液。根据“清者在上, 浊者在下”的原理,荣就是血清,营就是血浆,荣气和营气就是血液中的离子运动,如“O2- 、Cl-、 Ca2+、Na+、K+”等离子运动。营气和荣气属于后天之气中的“阴气”;《灵枢·卫气》:“其浮 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无端。”这说明 卫气,不在血管内部,在血管外面。能和血管靠的很近,和血管相依相随,有自己的循环体系的 线状组织,只有淋巴管、神经管的组织,所以卫气应该是淋巴管和神经管分泌液中的离子运动; 卫气的循环系统就是现代医学中的淋巴系统和神经系统。卫气属于后天之气中的“阳气”。《灵 枢·本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这说明卫气可以控制腠 理的运动,卫气能控制立毛肌收缩,表明卫气具有神经组织中的交感神经功能;《灵枢·百病始 生》:“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故皮 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痛于肌肉,……留而不去,……,则肢节痛,……。” 最后发展成大病。故《内经》中多次指出卫气是通过腠理的开合来抵御邪气的侵袭,因此卫气是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明代的《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也指出:“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 不使外邪侵犯也。”这里说明“卫气”是人体免疫防御系统,在现代医学中具体同样功能的只有 淋巴系统。而其从这血管、淋巴管、神经管三个组织解剖位置关系和形态特点来看,也符合《内 经》中对于营卫系统的“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无端”描述。《灵枢·刺节真邪》:“其邪气 浅者,脉偏痛。”因为血管和淋巴管都没有痛感神经的,这里的脉指的就是痛感神经组织。 由此可见《内经》描述的经脉功能就是指血管、淋巴管、神经管三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它们 所在的生理解剖位置是一致的。可以得出:经脉是由血管、淋巴管、神经管三个组织共同组成。 3 针灸中的循经感传现象分析 3.1 循经感传的生物电机理 《灵枢·九针十二原》:“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 其气血,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这是针灸的理论解释,意思是不通过吃药,只通过针刺激活经脉 中的经气,通过经气与邪气的搏斗,将邪气驱除出体外,达到治病的目的。因为有经气与邪气在 经脉里的搏斗,所以在针灸治疗中常常出现循经感传现象。《素问·离合真邪论》说:“真气者, 经气也”。因为真气是 Ca2+运动,所以经气就是 Ca2+运动。现代医学的细胞学表明[5]11-53:Ca2+ 运动是由针刺产生的,当针尖刺到或牵拉细胞膜时,由于细胞膜中的 Ca2+通道是机械门控制通道, 在针刺机械外力作用下,细胞膜打开其钙通道,细胞膜外 Ca2+的大量涌入细胞内,由于针刺部位 持续的针刺激,造成 Ca2+生物电大量运动,很快达到细胞的 Ca2+阈值,进而引起细胞膜钙泵打开, 产生动作电位,造成细胞内外的电荷失去平衡,由于电压差引其他的 Na+、K+等离子电压门控制 通道相继开放,细胞膜陆续打开钠泵、钾泵等离子泵,迅速引起细胞的兴奋,其中平滑肌细胞会 分泌α 1 肾上腺素,α 1肾上腺素是激素,其特有的兴奋和弥散作用,又刺激了相邻细胞的生物电 兴奋。相邻细胞的胞质,通过电-机械耦联和药物-机械耦联两种途径调控 Ca2+的运动,从而使 Ca2+ 运动沿平滑肌组织方向持续下去,直到新的生物电平衡产生。 在针刺入人体引起生物电的运动时,Ca2+使单个细胞产生的向内电-化学驱动力是-203mV, Na+使单个细胞产生的向内电-化学驱动力是-130mV,穴位上一大批组织细胞被激活时,产生的向 内电-化学驱动力是非常大的,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因为针是金属体,会感应到该驱动力产生 的向内的引力,所以施针的医生会感到针有“沉、涩”等感觉。同时金属针是电的良导体,根据

5

电物理学,正负电荷离子相互吸引的原理,可以推断此时体外金属针周围与 Ca2+相反电荷的空气 中 O2-,会有相互吸引运动现象产生。我们知道体内的金属针周围还有“Na+、K+”等正电荷离子, 如果体内正电荷量大与空气中 O2-电荷量,O2-顺着金属针进入人体内部,这就针灸中的导“天之 精气”进入经脉,针灸时常常会看到针刺的局部皮肤微循环得到极大的改善,这是针灸的补气疗 法;如果体内正电荷量小于空气中 O2-电荷量,Ca2+、Na+、K+等正电荷离子顺着金属针导出体外, 皮肤表面可以测出有 Ca2+、Na+、K+等离子析出,这是针灸的泻气疗法。 根据上述针刺造成 Ca2+生物电活动原理,和刘里远的研究[6]:针刺离体皮肤里也可以产生α 1肾上腺素物质(儿茶酚胺)。可以得知:只要和针体相接触的细胞都能产生 Ca2+生物电活动。 故当针刺入穴位的肌肉组织里,不论有没有刺到经脉,都会有 Ca2+生物电活动。另外 Ca2+运动也 可以通过体液传到经脉的感受细胞。因为立毛肌、血管和淋巴管组织里有平滑肌组织,所以它们 可以感受到非直接的针刺引起的 Ca2+运动,也可以进行 Ca2+生物电传递和分泌α 1 肾上腺素。如 果刺激足够大,也可以引起立毛肌做收缩运动,出现皮丘或毛孔收缩等生理现象。 3.2 针灸治疗疾病原理 血管里的平滑肌和立毛肌里的平滑肌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它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共同支配,立毛肌仅受交感神经支配。由于心脏的跳动,血压对血管的持续作用,所以血管里的 平滑肌是一直具有动作电位的肌细胞,Ca2+运动最容易激活血管中的平滑肌收缩,刺激血管分泌 其他物质,如一氧化氮、前列环素等激素。由于 Ca2+的运动刺激,它还激活了血管中平滑肌中的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对人体的整个自主神经系统产生刺激,分泌更多的肽类和胺类物质, 即神经分泌物,如血管升压素、腺激肽、β-内啡肽等物质。上述分泌物,由血液循环进入身体 其他组织,通过毛细血管进入体液,此时,血管中的α 1 肾上腺素和 Ca2+运动也会进入体液,它 们会同时激活淋巴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现代研究表明,Ca2+运动能帮助 T 淋巴细胞活化。Ca2+ 运动对神经的刺激,会促使神经产生分泌物,参与体液成份的调整活动。因为淋巴管的管壁,也 是由平滑肌组成的,也会产生收缩运动,加快淋巴液循环,促使淋巴液分泌加快,淋巴液中的α 1肾上腺素,会促使淋巴免疫细胞的产生,使淋巴免疫系统主动的参与机体的治疗。所以在针灸 的治疗活动中,发挥主要功能的是血管里的平滑肌,而非立毛肌。这也从组织学上说明,《内经》 里所指的经脉,指的就是血管等组织,而非经络;经络属于皮肤组织,整个皮肤组织在针灸活动 中都不可能完全发挥上述功能,最大的原因它缺少副交感神经系统。 综上所述,针灸治病原理:就是通过针刺激皮肤、肌肉、肌腱、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管等 人体组织中某个或数个组织,引起人体内细胞产生 Ca2+活动,刺激人体内分泌发生变化,改变体 液的成份,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来达到治病的目的。这就是现代医学中的“神经—内分泌—免 疫调节”治疗学说。针灸通过经脉治病实质,就是通过血管、淋巴管、神经管组织器官的功能进 行治病。可以说针灸是属于现代学中的免疫医学范畴,它不是靠药物激发人体免疫力,靠的是物 理手段来激发人体免疫力来达到治疗目的,它对于人类的艾滋病、癌症、肿瘤等免疫系统疾病将 会有极大的辅助治疗作用。 3.3 循经感传的传感方向和其形成的机制 针灸针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活血管中的 Ca2+运动,刺激血管分泌α 1肾上腺素等其他物质。 α 1肾上腺素分泌时的方向是弥散的,在血管里它扩散的方向,上下都是可以的,由于血流的关 系,顺着血流方向的扩散要快些强些,逆着的要慢些。因此血管中的 Ca2+生物电传递方向和血流 方向也是一致的。皮肤里产生的α 1肾上腺素物质,由于没有血流的输送,它是弥散性的扩散在 针刺点的周围,其 Ca2+生物电传递方向也是弥散性的。随着血管中的 Ca2+活动被大量激活,血管 中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交替兴奋,使平滑肌的运动加快和加强,促使血管里分泌物质通过的毛 细血管渗透到皮肤体液中,Ca2+此时也会进入皮肤中,引起皮肤中的交感神经兴奋。与皮肤中的 Ca2+生物电活动,产生叠加效应,强烈的 Ca2+生物电传递活动会被立毛肌感觉到,产生循经感传, 感传方向由血管中和皮肤中的 Ca2+生物电活动最强者决定。感传强烈时,有时会引起立毛肌收缩。

6

从穴位的解剖学中观察,它往往是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的交汇处,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 刺针的深浅不同,扎不到经脉或扎到经脉的不同组织,人体感受都是不同的。如在同一个地方扎 针,扎到的是静脉血管壁,因为血流的关系,循经感传传导方向,应向心脏的方向传导;如果扎 到的是动脉血管壁,循经感传传导方向,应该是逆着心脏的方向传导。扎到的是神经管,它传递 Ca2+活动的速度快,距离远,会产生异位循经感传。皮肤的循经感传来源有四个地方:A.血管中 Ca2+生物电传递刺激;B.皮肤中的 Ca2+生物电传递刺激;C.淋巴管中的 Ca2+生物电传递刺激;D. 神经中的 Ca2+生物电传递刺激。当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中的生物电刺激强烈话,就有线状的电流 感,根据刺中皮肤、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组织不同,循经感传的感觉和方向也不同,因人而异。 由于针刺时,会引皮肤中的交感神经系统和血管中的自主神经系统兴奋,在大脑里皮层里 会形成感觉投射系统:针刺——钙泵打开,产生 Ca2+运动——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 ——淋巴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即针灸形成的外周神经系统:循经感传。这个系统在针的刺 激下,针刺和去除针后,都会持续很长时间,直到身体的生物电运动和内分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4 十四条经络在的皮肤上的感觉路线形成机制 刘里远研究表明[7],α 1肾上腺素在皮肤中流动会形成:交感神经敏感线和交感物质分布线。 这是由于α 1肾上腺素会使皮肤中的细胞产生兴奋,其胞质通过电-机械耦联和药物-机械耦联两种 途径对细胞内外 Ca2+的运动进行调控,促使皮肤产生 Ca2+ 运动。这两条线就是生物电 Ca2+ 在皮 肤中运动时产生的轨迹,交感神经敏感线应该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通过的 Ca2+ 最多的路线,也 是最容易被皮肤立毛肌感知到的路线。因为只有大量 Ca2+经过的地方,才能有交感神经敏感线存 在,它才能最大可能刺激皮肤中的立毛肌。交感神经敏感线的形成,这可能与皮肤特殊的构造有 关。徐瑞民研究表明[8],手臂皮肤上有一条低电阻点的连线,和手三阴经皮部经脉线完全吻合。 他们课题组,用相同的方法发现了人体十四条经络线都和人体皮肤上低电阻点的连线完全吻合。 根据电物理学:电阻越小,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流越大,也就是说通过的电离子越多。这十四条 线低电阻点的连线,满足交感神经敏感线在皮肤中形成的物理条件,由此可以推断:交感神经敏 感线应该和人体皮肤上低电阻点的连线相吻合的,是同一条线。刘里远在研究中的结论和相关动 物实验[9],也支持这个观点。 根据上述分析经脉是由血管、淋巴管、神经管三个组织共同组成,当“精专者,行于经隧” 或太极拳修炼者,在经脉里运行真气时,也就是让 Ca2+在这三个组织中一个或数个组织里运行, 因这三个组织在解剖中实际的位置,有的地方往往是紧靠、重叠或缠绕在一起,呈线状分布,Ca2+ 离子传导方向的会循着这条线进行,因此皮肤立毛肌的感觉成线条状感觉。即《灵枢·营气》“精 专者,行于经隧”的感觉。这条经脉感觉线应该和交感神经敏感线、人体皮肤上低电阻点的连线 相吻合,它同时也是针灸产生循经感传的传导路线。人们可以根据这个感觉在皮肤上画出十四条 经脉的感觉线,即十四条经络。 5 结果 真气是人体中的 Ca2+运动;经络是 Ca2+在体表传递的感觉路线;经络也是皮肤中的α 1肾上腺 素分泌和循环系统。经脉是由血管、淋巴管、神经管三个组织共同组成;针灸的治病原理和产生 循经感传现象的源动力,是来源于细胞中的 Ca2+运动;十四经络是 Ca2+在十四条经脉里运行时, 对应的体表感觉路线。 气,就是自然界和人体中都存在的各种“离子”,正离子运动为“阳气”,负离子运动为“阴 气”。人体中的气,就是生物电。先天之精气中的“真阳”,即先天之精是α 1肾上腺素,先天 之精气中的“真阴”是心房钠尿肽。天之精气是 O2,宗气是 CO2。荣就是血清,营就是血浆,荣 气和营气就是血液中的离子运动。营气和荣气属于后天之气中的“阴气”。卫气是淋巴液、神经 管分泌液中的离子运动,属于后天之气中的“阳气”。 6 讨论 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的本质是人体对 Ca2+运动的感受,以前的研究实验大多数是针

7

对第三方的人体实验,由于实验者和被实验者的个体差异,导致对于感受的认知和理解,与实际 情况会有所偏差。已有的实验缺少一个关键的实验——真气内证实验。它应该是能够被测量的、 反复验证的,而不是仅靠感觉描述的真气内证实验。没有太极拳修炼者的参与,这四个问题的谜 底将还要尘封很久。随着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的实质被揭露,说明人体存在一个自愈能 力激发系统,这个系统就是我们的经脉系统。激发这系统有两种渠道:A、使用针灸术被动的激 发;B、真气修炼自我主动激发。 这个系统如果被科学的利用起来,对于医学的辅助治疗将会发挥很大作用:A、可以缩短治 病周期和减少给药量,把药物毒副作用控制到最小。B、是控制中国抗生素滥用的有效手段。C、 是缺医少药地区的患者缓解病情的有效手段。D、将极大的提高人类在地震、战争等灾难中的生 存能力,尤其是在医药供给中断时,它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E、对于抗癌和治疗癌症也有重 要的科研价值:真气运行时和循经感传产生时,皮肤会分泌α 1肾上腺素,它有抑制和破坏癌细 胞生长的功能[10],经络是皮肤中的α 1肾上腺素分泌和循环系统。这个系统必然蕴藏着激发人体 自愈能力的某些未知功能。随着对真气运行和针灸更深入的研究,我们将揭开癌症自愈的秘密, 为征服癌症跨出重要一步。

参考资料:

[1]张缙,李永光,等.循经感传规律性的研究[J].针灸学报,1991,(1):7 [2] 刘里远,潘娟,等.皮肤经络的形态学基础及其立毛肌-交感轴突反射传递机制[J].针刺研 究,2002,27(4):262 [3] 刘里远,潘娟.皮肤交感物质线组织学及毛囊立毛肌在经络实质中的动力靶器官作用[J].北 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12):808 [4]刘里远,潘娟,等.针刺信号的立毛线传递及其交感轴突反射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杂志,2004,10(2):54 [5] 朱大年,王庭槐.生理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6]刘 里 远 , 樊 景 禹 . 针 刺 促 进 经 线 皮 肤 释 放 儿 茶 酚 胺 的 实 验 研 究 [J]. 上 海 针 灸 杂 志,1997,16(4):32 [7]刘里远,张慧,等.皮肤交感物质分布线的发现及其与中医经络实质的关系[J],中国针 灸,2003,23(1):23 [8]徐瑞民,祝总骧,等.手三阴经皮部经脉线的生物物理学全息测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 志,1998,4(12):44 [9]刘里远,彭安,等.交感神经敏感线与经络实质[J].中国针灸,2001,21(5):285 [10]刘毅,孙颖浩,等.α 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对前列腺癌 DU-145 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 山 东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2007,45(10):1005

本文已发表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 年第 13 卷第 23 期,总第 223 期,第 145-149 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