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乾隆制三清茶

 娄旭在玩儿 2022-02-16

三清茶

以雪水沃梅花松实佛手啜之名曰三清

梅花色不妖 佛手香且洁
松实味芳腴 三品殊清絶
烹以折脚铛 沃之承筐雪
火候辨鱼蟹 鼎烟迭生灭
越瓯泼仙乳 毡庐适禅悦
五蕴浄大半 可悟不可说
馥馥兜罗递 活活云浆澈
偓佺遗可餐 林逋赏时别
懒举赵州案 颇笑玉川谲
寒宵听行漏 古月看悬玦
软饱趁几余 敲吟兴无竭


前几日写过篇 重华文宴集群仙
介绍乾隆的重华文宴和三清茶
早就知道三清茶的历史与文化
也通过乾隆的诗文了解了配方
可说归说 三清茶到底什么味道
我是一直没有机会去亲自品尝

去年做节目 得到了全套茶配料
是苑洪琪老师亲自指导配制的
但拿回来后却没有急着去泡制
因为我要尽可能地复刻和还原
虽已万事俱备 但仍然欠缺东风 
这东风是什么呢 就是 时间和雪

重华文宴在每年春节期间举行
而烹茶所用的水 还必须是雪水
幸好 今年的春节下了一场好雪


虎年的第一场大雪下了两夜一天

室外的一切都被盖上厚厚的雪被

那雪是又松又白 看着实在太可爱

如此好雪还等什么 这正是我要的


虽然满世界都是雪 但不能乱采
首先是取雪的时间 刚下的不要
因为空气还没净化且落地会脏
雪停后也不好 浮面的雪不干净
所以我在雪渐小还未停时去采

<红楼梦>里妙玉最珍爱的雪水
取自梅花瓣上 但此时无梅
退而求其次 只采树叶上积的雪
三清茶沃之承筐雪 应不过如此

雪为最好烹茶之水是有根据的
古人以水的轻重来判定其好坏
据说这标准是茶圣陆羽定下的
他称量天下名泉后还排定座次
后来乾隆重新做了称量和排序
确定最轻的水在京西的玉泉山
而比玉泉之水更轻的只有雪水
和荷叶上的露水 也更适宜烹茶


将雪捧扫到盆里 还不断地压实
最后采取到满满高高一大盆雪
才高高兴兴地抱着雪盆回了家



雪盆放在阳台让它静静地去融化
没想到化后的水只有浅浅一盆底
但这雪水真是十分的清亮和干净
没经任何处理都看不到什么杂质
经过再三过滤后更是无比的清澈


记得很久以前也曾冬天收集过雪
结果化出的水下沉淀了一层杂质
水也是淡淡的黄颜色 根本不敢用
由此可见 现在空气质量好太多了


东风已到 万事俱备 开始烹茶喽
火候辨鱼蠏 煮水是有趣的过程



取出原料摆好 配上应景的文玩
要品茶 更要有仪式感和艺术感


梅花色不妖 佛手香且洁

松实味芳腴 三品殊清絶

三清茶中 除雪水和龙井茶外

还要加入梅花 佛手 松子三样

乾隆发明的这组合却也有趣

只这些文字都似有清香溢出



美食美饮自然要用美器来配
乾隆曾为重华文宴特制茶具
瓷玉雕漆的盖碗清雅又珍贵
现在还没能拥有这样的宝贝
就找出两只朋友送的汝窑杯
它们是汝窑非遗传人所打造
从釉色到造型都非常的美妙
越瓯泼仙乳 越瓯可泛指青瓷
汝窑则为青瓷之冠 正是绝配


雪水冲下 腾起一股特别的香气
看着茶叶和佛手片慢慢地舒展
一粒粒的松子沉浮于水面水中
小小的干梅 竟一朵朵地绽放开
从嗅觉到视觉都极为舒适愉悦


轻轻啜饮稍觉清苦但清香满口
茶香里带有很清晰的松子之香
这真是一种从未品尝过的味道

当年 乾隆帝和那些能诗的臣工
在清雅的三清茶香中诗兴大发
今日亦良辰 烹上元雪 用汝窑杯
希望能尽量还原出当年的味道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