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耀杰:童年记忆

 晋南道 2022-02-16
童年记忆

                                      

每个人的童年都会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些有趣的事,在记忆的长河里会永不褪去;尽管有的事情想起来很苦涩,然而当独自静坐回想起或与发小、知己聊起天时,也会感觉甜滋滋的。

1
看电影
在上世纪70年代,农村的文化生活也不丰富,看一场电影就感觉很高兴。可一般都是一半个月才能看一场,均由万荣县电影队统一安排到各村放映,小孩子一听说要放电影,便会眉色飞舞地奔走相告,尤其是上演的《闪闪的红星》、《卖花姑娘》,还有《铁道游击队》等等,倍受鼓舞!大家一放学,来不及吃饭,一手拿着馍馍,一手搬着凳子急急忙忙朝露天剧场跑,抢占好位子,等不到电影银幕挂起,早已坐满观众,人头攒动,好不热闹的一片景象。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有个名词叫做“跑片电影”,就是同一部电影的拷贝(电影片子)同一晚上在2、3个村子放映。因为是热门电影 ,村里只有机子没有片子,这仅有的一份电影拷贝可得不辞劳苦地走村串巷,供大家欣赏,所以只能这样安排。一个村演完一片,立即被送到下个村,轮流观看。排在后面的村民只好静静等待,有时看完一场电影都凌晨2点多了。放电影过程有时也不太顺利,偶尔会出现有图像、无声音的“无声电影”,专业人员鼓捣半天依然那样,这时放映员就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观众是“头发丝断了”的原因,其实就是控制回路的细线断路所致,观众感到遗憾,只好硬着头皮将就看完,电影每个镜头内容也只好看猜着,充分发挥想象力了。
每次电影开演之前经常会加演“新闻简报”,实际上是早些时候的新闻,虽然延迟了,但也能了解了解国家的大事。有时会加演一段幻灯片,如快板《送猪》这部幻灯片,对我印象极深,讲述的是解放军叔叔捡到一头猪后想法找到农民失主,完璧归赵的事迹,传播了正能量;那简易而逼真、形象的浅彩色幻灯片图像,配上专业放映员、杜村的范师傅标准的普通话,让人记忆犹新,对解放军叔叔肃然起敬,在幼小的心灵里拓下了深深的烙印;它激励着我们热爱祖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看电影是小孩子们的挚爱,不论是本村还是十里八村的外乡,只要有电影,那是场场不落,三五成群结伴步行往返,劲头十足。由于小孩个头低看不见银幕,就上树、爬墙头,占据有利地形,站得高、瞧得远,看得很入味。小孩瞌睡多,有的看不了一会儿就昏昏欲睡,从高处掉下来的也是时有发生,好在小孩身轻如燕,没摔伤,爬起来再上去,尽管折腾了一晚上,电影也没看全,心里依然美滋滋,乐呵呵。
2
看大戏
村里老年人都爱看戏,不论哪个村每年都会演几场大戏,一演就是六、七天,春节这场戏大多都是本村人演的戏,也称为“家戏"。平时多是县级蒲剧团或地区蒲剧团,也有外省剧团;剧种有蒲剧、京剧、眉户、革命现代样板戏、秦腔和碗碗腔等等,大多是需要自购票观看;在经济不富足的年代 ,为了省钱,有人经常看“拉桌子戏”,就是在戏剧结束前半个小时,收票把门的人撤离,不再收票,大家随便进去观看,就称之为“拉桌子戏”。这样下来只能看几段戏,虽看不全,但不需要花钱,既减少了开支,又过了戏瘾。

说起小孩看戏,其实看也不懂戏,只是爱听那熟悉的旋律,主要是玩耍凑热闹。只见台上吹拉弹唱、舞枪耍剑,台下除观众外,周围摆满了各种小摊,有各种美食,琳琅满目:有煮油糕的、炒凉粉、卖甘蔗、吹糖人、卖山楂果的;更吸人眼球的是老字号“热锅子”,即是现在的“羊肉泡馍”,羊架子在大锅里咕嘟咕嘟地煮,让人看了直流哈喇子。尤其在刺骨寒风的大冬天,脚底下踩着厚厚的雪,来上一碗漂着鲜红油辣子的、热腾腾的羊肉泡,再泡入几根麻头,胜似现在大厨做得一道硬菜;有人吃完后,边走边把流在嘴边的油往嘴里一抹,别看一个小小的动作,不知有多少人早已盯着,看在眼里,同时羡慕嫉妒在心里呢!细细斟酌,其实这正是人们生活中节约意识和光荣传统的体现。


3
煤油灯
那个时代农村通了电,却时常停电,因此煤油灯(灯盏)作为每家或学生上晚自习的备用照明工具必不可少。灯盏也是自制的,各式各样,盛油的容器有用玻璃药瓶或墨水瓶做的,也有利用废弃的自行车补胎铁胶盒做的,富裕家庭用的是“罩子灯”,亮度大小可调节,照明效果好,但费油。每当夜幕降临,一家人围着一盏冒着黑烟、发着朦胧微光的煤油灯下,奶奶在摇着纺车,母亲在纳鞋底,父亲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仿佛还在思考着什么,好似一幅画家笔下的油画。漆黑的夜晚,学校钟声悠扬的响起,学生们也各自在煤油灯下开始了写作业,上自习......

贪玩毕竟是小孩子的天性,淘气的男孩子们还利用煤油灯搞起来发明创造,最常见的就是用灯火烤豆子吃。具体就是用针尖扎上黄豆直接在灯火上烤,或者用一个废旧雪花膏擦脸油铁盒子,给它安上手柄,豆子放在盒子里烤,这样不易烤焦,也相对卫生些,可认为是爆米花工艺的改良。“烧烤人”常常被熏得满脸墨色十指黑,像一个烧煤窑的,更像一个补锅匠,逗得大家仰面大笑。豆子烤的不一定酥烂,但吃起来格外香甜。是啊!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煤油灯陪着我们长大,为我们送来了光明,照亮了前程。

岁月的洪流,卷走了时间的青春,卷不走的是勇往直前的精神;回忆是柱檀香,漫不经心地点燃,满屋弥漫着浓郁的香味;回忆是一壶茶,是用情感的沸水冲沏的,茶香横溢,回味无穷。回忆过去,那是幼稚、天真的童年,那是放飞希望的年代,一路走来,那割舍不断的童真童趣,也让人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作者简介


牛耀杰,山西运城万荣贾村乡杜村人,本科文化,中共党员,在中铝山西新材料公司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