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换发后的苏-30SM2正在试飞,目标不仅是快

 春城春短春芳 2022-02-16

最近,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换装AL-41F-1S发动机(即117S发动机)的苏-30SM改型正在试飞中,预计将在2023年12月之前完成测试,“更大推力的新发动机将有效提升苏-30SM的载荷航程和飞行速度。”

文章图片1

目前换装新发动机的苏-30SM还没有公布正式的型号名称,暂时被称为苏-30SM2。

“偶然”上战场的苏-30SM

此次换发酝酿已久。早在2020年8月,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军队-2020”论坛上,俄罗斯国防部就与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UAC)签署了一项合同,将为俄航空航天部队和俄海军提供21架苏-30SM2。

换发后的苏-30SM2,主要装备目标有二:一个是继承、保有苏-27系列飞机的既有海外市场,包括印度、印尼、越南等国家;另一个是满足俄罗斯本国的自用需求,除了替换掉一些相当陈旧的早期苏-27系列型号外,俄军现有的苏-30SM也将在未来逐步升级为苏-30SM2。

文章图片2

AL-41F-1S发动机

虽然目前来看,苏30-SM和苏-35均为俄军空中力量现代化改进中最重要的两个苏-27家族型号,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依然是俄军战斗力的骨干力量。

但回顾历史,苏-30SM当初装备俄军实际上有一定的偶然性——毕竟,苏-30SM最开始仅仅是出口印度的苏-30MKI的衍生型号。

作为定制化的外贸产品,虽然苏-30MKI的整体设计工作由俄罗斯完成,但受限于不算高的电子工业水平,俄罗斯无法独自满足印度的诸多作战与性能需求。

因此苏-30MKI上大量采用了来自法国、以色列等国的西方产品,其中就涉及电子战吊舱、导航定位设备等关键设备。

文章图片3

格鲁吉亚战争极大地影响了俄罗斯航空装备的发展方向。战后,俄罗斯转而极为重视现代电子战技术、无人机、先进歼击机精确对地攻击能等当代空战必备的技术。

在2008年的格鲁吉亚战争中,俄军由于装备较为陈旧,对地监视、侦察和攻击能力严重不足,导致甚至有图-22M3这样的高价值目标被击落。

文章图片4

彼时,一些尚未交付印度的苏-30MKI被俄军紧急征召,在战场上的表现胜过了俄军自用型号……这样的对比,使得俄高层很快就决定在苏-30MKI的基础上提高国产化率,用俄式机载设备替换西方产品,作为新型号装备俄军。这就是苏-30SM机型的由来。

文章图片5

印度装备的苏-30MKI

在苏-30SM服役后,俄军对其表现评价很高。一方面是因为该机的性价比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初始设计中,为了满足印度高温高湿的使用环境,苏-30MKI在维护性和可靠性设计上都做了比较大的改进。这使得苏-30SM的表现胜过了俄军自用的苏-27早期型号。

文章图片6

新加坡航展上的UAC展位。时至今日,苏-30SM依然是UAC的王牌外贸产品之一。

因此,仅在2012年内,苏-30SM就获得了60架订单,用于取代俄军的苏-24战斗轰炸机。而截至目前,俄军已经总共装备了114架苏-30SM,数量甚至超过了苏-35S。而除了俄军之外,苏-30SM也装备到了与俄国关系较为密切的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两国军队。

换发目标:不只是快

不过,为苏-30SM换发并不仅仅是出于提升性能这一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此举能够极大地提升苏30-SM与苏-35之间的设备通用性,以提升后勤管理上的效率,降低军队采购维护成本。

文章图片7

N035 Irbis雷达

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换装AL-41F-1S发动机后的苏-30SM2,除了推力提升16%,达到14.5吨外,使用寿命也将达到4000小时。与换发同步进行的,还包括将航电系统升级到以N035 Irbis雷达为核心的航电设备,这样就可以使用包括Kh-59MK2隐身巡航导弹在内的一些新型武器。

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苏-30SM的性能,也使其在雷达、发动机等重要机载系统与苏-35达成了统一,令其在装备后的维护维修工作和成本方面更具有优势。

苏-30SM的研发与装备过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前俄式战斗机和航发型号发展的一个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

譬如,苏-27家族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发展改进,实际上是由苏霍伊和伊尔库特为首的两个集团在分别推进:

常规布局的苏-35S由苏霍伊公司主导设计,而三翼面布局的苏-30MKI/SM系列则是由伊尔库特公司设计的。类似的,AL-31F系列发动机的后续发展,也是土星和礼炮两个公司在分别推进。

文章图片8

这使得AL-31F系列发动机和苏-27家族的后续型号在后来的发展中存在不和谐、不匹配的情况,包括出口型号相互压价竞争,部分型号性能水平相近但因为设计、制造差异而拉高了装备成本等问题。

这种“内耗”不仅存在于飞行器研发领域,在俄罗斯其他防务领域,譬如防空系统,也普遍存在。因此,近年来俄罗斯强力推动军工行业改革,不断整合原本陷于恶性竞争、导致大量资源浪费的企业和经济主体。

文章图片9

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UAC)就是整合了俄罗斯各大主力航空研发制造主体的国有航空集团,俄罗斯联邦政府持有其多数股份。

2006年,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下令整合UAC。截至2022年1月,UAC已经完成对于苏霍伊和米高扬两大战斗机设计企业的合并,并接管了它们的日常管理工作。

因此,虽然苏-30SM的换发对于俄军的整体实力和武器外销并不会形成很大影响,但是对于俄罗斯正在推进的军工行业整合而言,这是一个相当有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原本从属不同集团、不同技术路线的关键设备产品正在进入统一的路径,俄罗斯各航空制造企业的整合工作已经从管理层深入到了具体的产品与技术研发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