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明什么也没做,却感觉很累……如果时常感觉心累,也许你是“内耗体质”

 碧读好书 2022-02-16
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
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文/碧读·月月

01

曾看过一部3分钟的微电影,名为《星期六》。

影片的内容是这样的:

周六的早上,一个独居的男人正在精心规划一天的时间:洗碗、洗衣服、支付账单、清洁浴室……

列好清单之后,他没有立刻行动,而是把整个事情预想一遍,思考所有可能遇到的事情和不好的结果。

“去洗衣店的路上可以顺便扔垃圾,这样就节省了时间。可是衣服洗完还要去拿,这样可能就没时间打电话了,毕竟每次打电话,妈妈都要说很久……”

他反复思考,企图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直到夜幕降临,一天都过去了,男人一件事情也没有做。可他瘫坐在椅子上,觉得特别累。

其实,影片中的男人就是典型的内耗型人格。

生活中,内耗型人格的人特别多。来看看下列行为模式你是否觉得熟悉:

明明没做什么,却感到十分倦怠,身体疲惫不堪。

对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好像做什么都没有动力。

所有的计划都停留在脑海里,一边焦虑,一边拖延……

如果你也有以上的行为模式,说明你正在陷入“精神内耗”。

那么,什么是精神内耗呢?

心理学上对“内耗的解释是: 人在管理自我的时候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会处于一个内耗的状态,长期如此会让人觉得疲惫不堪。

简单来说,精神内耗就像在你脑子里住着的两个小人,不断在争吵打架,耗尽你的身心资源,让你感到特别“心累”。

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拖垮你的不一定是一地鸡毛的生活,而是严重的精神内耗。

02

人为什么会陷入精神内耗呢?很可能,是因为你拥有以下这三种思维模式。

反刍式思维

反刍这个词来源于动物,是说一些动物在进食一段时间后,会把食物从胃里返回到嘴里再次咀嚼。

而反刍式思维呢,就是说某件不愉快的经历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我们脑子里还在想着这件事,不断回忆整个受伤的过程。

可是,这样的思维方式除了让我们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伤害之外,没有别的用处。而且我们的记忆往往具有欺骗性,我们会把当时的场景想得特别糟糕,让自己的心情越来越差。

这种不断反刍的思维过程终究酿成一场巨大而持久的自我消耗。在消耗中,我们会筋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面对未来,重新出发。

灾难化思维

处于灾难化思维中的人会严重高估坏结果发生的概率,而且总是会想象那个坏结果的画面,在大脑中营造各种失败的场景,然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灾难化思维的人习惯用“万一……怎么办?”的句式思考。比如:

万一绩效考核不合格,我会不会被主管批评?

万一公司绩效不好,我又考核不佳,我会不会被裁员?

万一我被裁员了,那家里怎么办,谁来养家?

你看,灾难化思维的人凡事都会往坏处想,还没被生活打垮呢,先被自己打垮了。

完美主义思维

完美主义,也是精神内耗的元凶之一。

完美主义者对自己有超高的要求,这种严苛的标准,会让人时刻无法放松,每天抓肝挠心,不停内耗。

相对于男性来说,拥有完美主义思维的女性数量更多。

比如,作为一名女性,在职场上,我们会下意识地和男同事比工作效率,担心自己不够称职。但回到家里,我们又会拿自己对家庭的付出和全职妈妈做对比,只要发现自己陪孩子的时间不够多,就会觉得自责,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

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说: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很多人对自己的要求太过严苛,又没有能力达到这样的高标准,就会不停地自我批判。这种自我批判会带来严重的自我损耗,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中。

03

精神内耗会拖垮你整个人生,而真正厉害的人,都拥有“反内耗”体质。他们会把精力用在对的地方,不在无意义的过度思考中浪费时间。

其实,成为一个拥有“反内耗”体质的人并不难,只要你能分清什么是“关注圈”,什么是“影响圈”。

这两个圈子的概念,来自著名的管理学家史蒂夫.柯维。

在他看来,关注圈就是我们日常所关注的事情,大到时政、金融,小到家庭、事业、娱乐八卦。

影响圈则指的是你能通过自身努力影响的事情,比如你的工作业绩、考试成绩、身体状况等等。

生活中的我们总是喜欢把精力都用在“关注圈”上,我们总是会忍不住关注各种千奇百怪的八卦,各种骇人听闻的新闻,可是这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甚至与我们无关。

就比如,每次明星离婚都能引起“网络地震”。网友们不仅会为明星的婚姻唏嘘,还会把这种焦虑引导自己身上,开始琢磨自己婚姻中的不如意,接着陷入负面情绪之中。

而一个拥有“反内耗”体质的人,则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影响圈”上,而不是总盯着不能改变的“关注圈”。

就比如,如果你想升职加薪,你就应该想方设法提高工作业绩,进而去影响老板的决定。

如果你总把精力放在关注圈上,抱怨老板的不公平,制度的不合理,同事的不给力,那就会陷入深深的内耗之中。

另外,执行力也是解决精神内耗的关键。

常言道:喊破嗓子,想破脑子,不如甩开膀子,迈开步子。

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想得再多没有行动,也只是一场空。

也许行动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事情看上去比登天还难,但只要进入状态,也能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做完。

行动是减少损耗最有效的方法,在思考后立马行动,能避免精神内耗消耗掉我们宝贵的时间和意志力。

04

《反内耗》一书里提到,生活时刻都有挑战,但挑战本身不会带来痛苦,自我战争引发的内耗才是痛苦的根源。

是啊,人一旦陷入自我损耗的状态,就会把自己拖进生活的泥潭。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每个人都是精神内耗的制造者,但每个人也是精神内耗的终结者。

毕竟,我们想要活成什么样,多半得靠自己。

愿我们都能停止内耗,不要把时间用在纠结和焦虑上。只有修炼出“反内耗”人格,我们才能轻装上阵,创造更好的未来。

与君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