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能一局南蓄项目部生产副经理杨升璋:甘当“压仓石”

 中国基建 2022-02-16

在中国安能南蓄项目部的工地一线,有位看似普通的老大哥,他时常带着温暖的笑容,用夹着重庆口音的普通话和大家打招呼,被亲切地称作:老杨、杨老兵。他总是小步快跑、满手油污,他是安能一局南蓄项目部生产副经理杨升璋

如何当一名生产副经理

作为项目上的生产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开展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相关工作,心中始终要有一本项目的清晰账。对项目过程中的施工进度节点、现场施工质量及安全、人员设备等各方面的信息要全盘管控,积极协调好与业主、监理、外部单位的关系,管理好各施工协作队伍,为如期完成项目施工任务做到生产有序、计划合理、质量和安全可控。在南蓄项目开工前期,时任物质装备部部长期间市场询价这样繁琐又需要大量时间精力,放不下心设备的质量和价格保证,去建材市场进行现场考察,多家询价,网上寻找商家电话号码,了解市场行情,保障施工需要材料,确保及时采购。“如何合理调配人力、装备、材料,以达到提质量、促产能和增效益成为了我思考的重点。”

作为生产副经理,首先在施工管理上,要用详细的施工计划指导和严密的现场作业安排,控制施工管理节奏,确保施工进度,按照施工计划去落实。其次确保生产的顺利,要时刻针对现场的设备、劳动力、材料等生产要素,做好调配,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提前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做好相关工作;弄清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最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和了解,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管理,落实施工方法,更好地完善工作。同时随工程施工不同阶段从几方面进行管控。围绕项目的工期总计划安排,分解各个分部分项计划安排。合理组织流水施工是有效保证工程进度的前提,分析施工中的各个工序,各个环节的施工特点,施工作业条件,抓住关键线路,以尽最大努力保证工期要求,做为一名生产副经理,进度就是根本。

物资装备部的小罗作为2020年入职的大学生,他述说道:我从刚来南蓄项目部就跟一直随着杨副总学习,他总听杨副总说项目建设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团队作战,杨副总不仅深谙其道自己学,还带着项目部我们年轻同志一起钻研。我们近两年毕业的大学生,工作有活力有朝气但也存在施工经验少、管理水平低的不足,杨副总经常鼓励我们多思考多学习,要有大局观,争做复合型人才。

凡事亲力亲为和项目部一线人员打成一片,从后勤到一线,从管理到技术,从现场到协调,工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项目上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作为生产副经理在其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让项目各个部门联动起来。通过施工技术方案的学习,明确各个部门、施工班组责任及内容,了解计划实施存在问题,充分协调业主、监理或者协作队伍各方的工作。总而言之,确保施工计划如期按时落实完成。他每日不知疲倦的穿梭于各个业务、各个领域、各个人群。大家伙都真诚地觉得杨升璋同志不光日常工作中领导着南蓄项目的一线生产,也引领着每名员工奋进的方向。

在南蓄项目部,杨升璋同志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并兼顾着现场设备的保障,既要组织好现场生产,又要参与安全管理,一岗双责。没有安全、就没有进度,项目就无法正常运行,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作为现场管理第一人,杨升璋同志深谙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体系是整个项目安全运行的前提保障,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制度、体系要求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作为项目生产副经理,他时刻紧绷着安全管理弦,不仅自己有安全意识,也要带领现场技术员、作业工人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天还没亮,他就第一个打开营地大门六点之前便到达两公里外的洞口,检查夜班施工工序完成情况,紧密地部署工作开展。只要有抢修需要,杨升璋同志就二话不说赶向设备,11月5日晚上9点左右拌合楼水管出了事故突然断裂,为了保持水流通畅和生产通畅,需要及时抢修,要知道水管位置分散有16个节点,且遍布山里最深的沟渠,杨升璋同志为了排查拌合楼水路,披着夜色翻山越岭,直至次日凌晨5点还在抢修一线逐个排出水管空气并更换,拌合楼小陈都感叹;“杨副总比我一个二十多岁小伙子都有精神。”不管深夜正午还是寒冬酷暑,灰尘噪再音大、设备温度再高、情况再紧急的工期要赶,他也能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准确快速判断排除故障维修好设备,保证工程顺利继续。如今的他从“兵王”成了南蓄项目部的“压仓石”,说起这,他只是憨厚一笑说:“一个平凡的岗位罢了。”

“所有的施工设备老杨都精通得很!”南蓄的大家伙都这么说,机械设备有疑难杂症也总是第一个请教他。时间倒退到30年前,1990年3月份杨升璋入伍,从重庆南川来到了广西隆林天生桥,那个年代的工业建设刚刚起步条件艰苦,据回忆,当地老百姓没见过车,还闹出误给汽车喂草料的笑话,没有任何培训,所有设备学习研究都靠杨升璋一步步摸索,正是这样他练就了精湛的设备操作技术。并经验和技术携过二十八年军旅生涯,直至现在南蓄项目部的工作中。

杨升璋同志2012年在贵州带徒20多个,天生桥项目带徒10多个,培养带出40名技术骨干遍布各个省份岗位,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在贵州教导过的徒弟李力翔,现仍跟随着师长的步伐,在中国安能南蓄项目部工程经营部效力。杨升璋在军人生涯演绎了“兵王”的传奇:当兵二十八年、班长十余年、扎根一个天生桥连队十余年、他熟练掌握各种设备操作修理三十余年,时刻保持“操作手就位”的姿态、荣立三等功一次,及大大小小无数的荣誉无数。可杨升璋同志不拘泥于军旅生涯的成就,甘当在南蓄项目部工程一线的“压仓石”。

杨升璋说:当好一个生产副经理对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要,面对不同的人群,应对方式和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作为项目生产副经理,岗位职责是不变的,不同的是你的工作思路与管理方法。随着今后工作中自身业务水平与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管理思路和格局也会跟着不断提高。

“若有战,召必回”是这位退休老兵心中永不磨灭的誓言,虽褪下了军装,但杨老兵仍像风中的旗帜,从军营的上空转移到了南蓄项目部工地一线,依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崇拜的对象。(王小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