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痕文学就是最矫情的孩子的哭声

 与春天同行 2022-02-17

随着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伤痕文学又变成了热门话题。

一些现在功成名就的人士,用煽情的笔触,记录下在前三十年,在乡下耕了多少田,搬了多少砖,挨了多少饿。因为受到“迫害”,到现在还耿耿于怀。

因为在农村呆了几天,这些成功人士真的觉得他们当年吃了不少苦。然而,他们无视当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生活得比他们苦得多。

他们干几天农活就觉得这样完全没天理,但是占总人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一辈子都在农村过苦日子,他们却觉得理所当然。

不要说一般的知青,即使那些大知识分子大学问家,格局也高不到那里去,说不上有什么家国情怀。

农民想读干校都读不了,大知识分子眼里的牛棚

大学问家们会写什么《牛棚杂忆》、《干校六记》,告诉大家他们吃了很多很多的苦,但是他们却不会告诉他家,即使他们在吃苦的时候,还每个月工资两三百,是当时普通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他们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拿钱拿多了,而是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下岗比下乡惨多了,下乡敲锣打鼓,农民兄弟欢迎知识分子上下下乡,下岗则垂头丧气,上有老下有少,人数也多多了,有下岗文学吗?

所谓的伤害文学,就像一个特别会苦的小孩,只是被蚂蚁咬了一口,就在那里大哭大嚷大喊,泪流不停,开始大家都动容,知道真相之后,不禁莞尔。

文人就是矫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