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沂蒙晚报刊登“沂水乡村美食记忆”主题之“豆豉咸菜”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2-02-17

图片

豆子在汉代之前称为“菽”,诗经中就有“中原有菽,小民采之”的诗句。因其富含植物性蛋白质,很早就被国人利用。然而豆子不利于消化,往往“囫囵进囫囵出”,并且容易造成肠腹涨气。对豆子的利用也就一直伴随着对手法繁复“奇技淫巧”般地改造,而沂水人的豆豉咸菜正是此中一例。

每到深秋初冬,闲来没事的乡下主妇们就寻思丝豆豉咸菜了。选用籽粒饱圆的本地黄豆,剔除杂质,淘洗干净,煮熟后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沂水人称之为“丝”,发酵的豆子逐渐变为淡红色,挖起一勺都拉着菌丝粘液即可。

图片

经过深秋初冬相交料峭寒意的洗礼,自家菜园子里出产的青萝卜皮紧瓤脆。选筋少肉多的大胖萝卜娃娃洗净切成色子块;上好小姜切丝、石薄岜地里的花椒皮子择干净葛针、蒂把。将这些原料和丝好的豆子混合一起搅拌均匀,再撒上粗海盐粒子,这种盐不至于像细盐一样将萝卜丁里的水分疾风暴雨般地“杀出”,能假以时日,给益生菌繁殖的机会。经过时间的充分酝酿,让汁水中的萝卜完成质的嬗变,平淡无奇的食材,脱胎换骨成日做三餐的滋味。

一年冬天在诸葛镇郝仙院游玩,一阵豆豉咸菜特有的酸咸糟味悠然飘过。拐弯抹角仔细寻访,在一扇木板柴扉的后面,是院子里用箔晒了一小片豆豉咸菜。主家大哥和善的笑抵消了眼盲的缺憾,他摩挲着盖顶上晾晒的干韧豆粒和萎缩的萝卜丁,爽快地说一时吃不了怕坏了,晒干囤起来慢慢地当一冬天的就菜呗。

图片

豆豉咸菜刚腌的,味道辛辣清新,适合佐餐几碗新玉米糊,或者柴火灶细吹细打慢熬出来的小米粥。存放的时间长了连萝卜丁都溏饧了,那就是七倒八歪牙口的老妪老汉们吃刚蒸出来玉米饼子的绝配。上学需要捎饭的年代,豆豉咸菜虽非一品,但也足以占据盛菜罐头瓶子的半壁江山。这种咸菜用油特别是细瘦肉丝炒了吃口感的确不赖,但如果吃时间长了肚子里难免清汤寡水。

至于现在偶尔吃吃豆豉咸菜,或许仅仅是为了个念想,为了改变一下口感,刺激一下被厚味围困麻木的味蕾。倘若改进一下吃法,比如用鸡蛋煎豆豉咸菜饼,用和发面糊子煎饼、白面馒头搭配,估计就十分熨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