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是发陈的季节,也是清理我们身体中“淤毒”的好时机!

 追梦文库 2022-02-17

这春季一到,体内体外都似乎有着一股“劲”在萌发着,其实这种“劲”正是古人口中的“发陈”之力,其中这个“发陈”即是“散发陈旧”之意。说得通俗点,就是人体进入“排毒期”了。

之前我们说冬季养生要“藏敛”,这“藏敛”不到位,以后就容易“昏沉无力”,但现如今春回大地,此时我们则主要强调“发陈”即排毒的重要。

而一旦我们“发陈”不到位,这身体便很容易出现“倦怠”和“昏沉”的问题,但除了“倦怠”与“昏沉”外,春季发陈不到位,另还会使人的老化加重,使人的体态变得更为肥胖油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名词,叫“富集效应”, 富集效应表明自然界中的毒素是会慢慢往食物链顶层汇集的,而人作为自然界中的最顶级掠食者,我们每天吃进去的各种食物在带给我们营养的同时,也会遗留相当部分的“淤毒”到身体之中。

尤其是历经了一冬冬补的我们,现在到了春季,这个身体更是有一种“不堪重负”的感觉,为此这个“春季发陈”才会显得如此的重要,如此的必不可少。

3类让你身体出现淤毒的情况

首先:不忌吃喝,随性饮食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其实更准确来说应该是“人以食为天。”,因为只要是人,就绝对少不了进食的环节。食物是决定我们生存下来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维持下去的基础要素。而一旦吃不好或者没有吃,那么人体内部负责排毒或者起免疫抵抗外界邪气的脏腑就会虚弱下来。

但是时至今日,大家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以前那样的“吃不好”或者“没得吃”,而是主要围绕在“如何吃”上。在这点上,很多乏于工作的上班族想必最有发言权,因为工作和作息的关系,上班族的食物选择往往以快速和简便为主,所以像快餐一类的食物便成了他们的日常首选。

可不知大家有没有观察过,那些疲于工作的上班族们他们的“外气”就远没有乡下务农的老伯们强,甚至其内在的精神状态和面部表情也相对更加单调和僵硬。其实这正是体内淤毒,所形于外表的基本表现。

另外被单调的工作和单一的饮食所影响,现代上班族们对于口味的选择上,也更加地偏激,例如“冬天冷饮不离手,夏季麻辣不停嘴”这种情况更是多如牛毛。可古人讲:“食好寒凉其经络难畅,饮食辛辣气血多颓。”因此忌吃喝,随性饮食正是导致我们体内出现淤毒的首要“罪犯”

其次:精神压抑,情绪反复

说完了饮食,我们再来谈谈精神,其实很多的精神问题早先都来源于先天上的不足,比方说资源的匮乏和幼儿时期的感情缺失这两种情况,一旦产生就会很大程度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况。

其次是生活环境,这人一旦长年累月生活在压抑、单一的环境中,其精神力和创造力及主观能动性都会受到打击,如生活在城市中的办公族,其身体质量对比一个草原牧民,前者不仅腰背更为僵硬,精神也很难开朗和活泼起来。

据一份来自英美实验团队的数据报告显示,决定人体健康的因素除了占比为47%的饮食条件外,其余22%和14%分别由精神(包括了睡眠质量)和运动量决定。其中精神一旦出了问题,那么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就会率先崩溃,进而就会很大概率出现因性激素紊乱而出现的如停止发育、经期紊乱、体质下降等问题。

而我们人体之中的很大一部分“淤毒”,正是那些过量被生产出来的激素,所谓:“过犹不及”,即便这些生理激素对人体必不可少,可一旦供大于求,就会转瞬之间变成消磨人体健康的罪魁祸首。

再者:不知睡眠,作息无律

从小因为我们受先贤求学文化的影响较深,如苏秦“头悬梁,锥刺股。”故事的影响,所以现在的国人都会自觉地压缩睡眠,以增加白天学习或者工作的效率,但这其实完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说起睡眠,我们人三分之一的时间其实都会在睡眠中度过,真正的健康长久之道古人其实早已说明:“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上面的苏秦刻苦,其实深究下来主要是受气委屈所致,并不值得效仿。

而关于睡眠这点,现在的冬奥明星谷爱凌其实更具榜样效应,如谷爱凌所言,她之所以能取得在学业和运动赛事上的各种成就,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她长期以来所坚持的十个小时以上的睡眠习惯。

另外在睡眠的重要性上,记得有句口诀是这样说的:“睡不过子时,起不迟寅卯。子时不睡,肝脾受罪。寅卯不起,心脑遭累。”口诀中的肝脏,正是人体的排毒之官,而脾则为人体的运化之器,所以一旦睡眠过迟,那么必然会导致身中的“淤毒”一积再积,直到问题彻底爆发开来。

解决身体“积毒”的2大有效方法

第一种:酸枣入汤,睡眠便安

睡眠不好不仅会给你的身体带来淤毒,其实睡眠质量不佳本身就是淤毒积毒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之一。

说起睡眠这个话题,据中国睡眠研究会所披露一份睡眠数据来看,在2000个调查者中,平均2个人里就有1人的睡眠质量处在一般和差劲的状态之中。

且这种睡眠质量较差的问题,即便通过白天补觉的方式来弥补,效果也不是太好,因为现在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神经科学家西格丽德·维塞的研究结果表明:睡眠剥夺后补觉的方式并不能完全扭转因慢性睡眠丧失而导致的神经行为障碍。也就是说缺乏睡眠造成的伤害是不能通过补觉来挽回的。

为此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尤为重要,而果你经常做梦、容易惊醒,那么即使你睡够所需时间,这起床之时也,还是会觉得疲惫不堪,因此只有一夜无梦,进入深度睡眠,大脑内的“垃圾”才能被清干净。

所以,如果你春季常有失眠不寐、内伤不眠、心虚胆怯、思虑过度,饮食不节等问题,都可以尝试在睡前喝杯酸枣仁膏来缓解一二。

关于酸枣仁的历史,最早可见于《神农本草经》,据传古代每逢春季,因为春季的抒发之性常同人体内残留的冬气冲突,故而在这三春之中,人便多有“困倦、疲乏、失神”等问题。为此医圣张仲景便多用酸枣仁煮汤来解决此类困症。

就这样一直到了宋代,据传宋太宗登基前,常因心烦而失眠,为此好友王怀隐便多敬奉酸枣仁粥予太宗调养,至于效果如何,史书未说,但是等太宗登基后,王怀隐便平步青云至翰林医官之列,想必也是托了这酸枣仁的福气。

时至今日,我们服用酸枣仁的方式自然不限于煮粥或者熬汤,更多的是用酸枣仁熬膏冲水服用,而做成膏方之后的酸枣仁膏,其味酸甜,可应春季“酸甘中和”之要,且无论携带还是储存都相较原先更加方便。

是故据《食宪鸿秘》记载:“酸枣、桑葚同熬成膏,妙绝,久贮不坏。”聪明的古人会在桑葚丰收的季节将桑葚收集起来熬膏而食,利用加热的方式,祛除桑葚中的寒性,同时保持住桑葚之中健美的功效,以助脾胃进行更好地吸收。

吃膏方最好的方法是餐前含服,尤其是早晨吃的时候,舀一勺膏方含在嘴里,随着唾液的分泌徐徐咽下,能充分地消化和吸收;还可以用温开水冲服,一勺膏方备上3~5倍的温开水,调匀后服下即可。至于晚上服用,则可在饭后1小时或睡前1小时左右泡温水服用。

如果您脾胃虚寒但又需要滋养肝肾和熬夜补救的话,最好再拌进一些姜汁,这样不仅能平和掉桑葚的寒凉,味道口感也会更丰富呢。

第二种:肠胃积满?以食畅宽

通常来讲,胃理消化不良或者排泄困难及便质问题,除了人体体质干燥的问题外,剩下的便是因为人体积湿所致,所以古人在解决脾胃问题时会在辩证情况之后,主要用到三样材料,即鸡内金、茯苓与山药。

先说鸡内金,很多不知道鸡内金的小伙伴可能会联想到金鸡纳霜,但金鸡纳霜取自金鸡纳树,是植物草本中提取出来的,而这个鸡内金可是实打实从鸡身上获取的,位置呢就在鸡胗之上,因为其色金黄而位置较深,所以便被称作“鸡内金”

古人认为,鸡之所以能吃百毒邪虫、飞沙走石而不落下遗症,是依仗了鸡内金的运化之功。加上后世千年的实践,这鸡内金确实对脾胃的运化有着相当极佳的效果,时至今日科学也证明了鸡内金中确实存在着一种可以帮助人体消化的蛋白酶,至此鸡内金“助利化,运脾胃”的食效也算真正获得了正名。

但鸡内金食效虽好,但却因为味道较腥,入口较糙而不是那么受人欢迎,至今名声也不是那么响亮,甚至还没有健胃消食片来得有名头;但是口味善在调和,世人嫌鸡内金腥,讨厌鸡内金粗糙,只是没给鸡内金找到适合的“佐伴”而已。

而其中为鸡内金找到“佐伴”的,正是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大家张锡纯先生,张老在世行医时,曾仔细研究过鸡内金的食性,他认为鸡内金属动物荤腥之列,故而应该采用本草以正清其腥,并调和其味。

于是多年研究下来,张老发现能解鸡内金之腥并改善其口味者,非山药莫属,故而每逢胃部积食、脾气难化者,张老就会将鸡内金烘焙成干粉,然后混入山药做粥,通常只半碗下去,来人之症便能好上二三,坚持多饮,则脾胃之疾病“荡然全消矣”,如果小伙伴好奇这个鸡内金山药要怎么做,下面就给大家带来做法方面的分享:

第一道:鸡内金山药粥

材料准备:鸡内金10g 山药60g 粳米200g 红糖20g。

第一步:先将鸡内金放置火上或者锅内微微烘焙五六秒左右,稍微焙一下即可,切莫不要把焦黑色给烤出来,然后将烤好的鸡内金碾压成粉,加入红糖混匀放在一边备用。

第二步:往砂锅内添入粳米,然后加水没过,接着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放入山药,等半小时后山药炖软,即可放入鸡内金,再炖一小时,期间别忘翻动锅底和适量加水。时间一到便可取出饮用。

第二道:鸡内金山药饼

材料准备:鸡内金粉15g 山药粉30g面粉200g 适当的黑白芝麻、酵母粉、白糖。

第一步:先将面粉和面,和面时记得要用温水来和,这样口感会更好一些,待面饼稍有弹性,即可放入鸡内金、山药粉及适当的白糖及酵母粉混合均匀,和好后就醒上2个小时。

第二步:准备一个电饼铛,没有电饼铛的也可以用平底锅热油,先刷一层猪油(没有猪油植物油也可以),然后从醒好的面中扯下一块压扁放入电饼铛中,两面烘烤至金黄即可撒上黑芝麻出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