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牺牲30万人首先攻克柏林,英美在背后玩套路,令苏联很恼火

 卜锦 2022-02-17

苏联牺牲30万人首先攻克柏林,英美在背后玩套路,令苏联很恼火

二战时,苏、英、美三国作为同盟国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1945年,苏联红军牺牲三十万人首先攻克柏林,这场战役也代表德国战败。但令后人不解的是,英美两国的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时间是每年5月8日,而俄罗斯却是每年的5月9日。作为同盟国纪念时间应该相同为何不相同?苏联第一个攻克柏林,俄罗斯的纪念时间应该比英美时间早,为什么还要晚一天呢?

关于“晚一日”的事,是有历史依据的。

二战时,苏、英、美结成同盟共同抗击希特勒时,当时战线分为东西两个战线,苏联负责东部战线,英美负责西部战线,以期东西夹击,彻底打垮德国。但德国“战车”即使到后期依然很顽强,其战斗力很强,让同盟国吃了不少亏。

但随着德军实力不断减少,反法西斯战争已经回到德国本土。虽然接近尾声,但英美两国知道,希特勒只要不投降,战争局势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因为希特勒军队太强大。1945年初的时期,同盟军打到了柏林城下,实现了东西夹击之势。此时,按正常的思维,谁都想提前打下柏林,然后并占领德国首都。但此时令人诡异的一面出现了。

时任盟军最高指挥官的艾森豪威尔却指英美军队停止攻打柏林。不要以为艾森豪威尔放弃进攻柏林的机会,他在等待一个机会,什么机会呢?那就是等待苏联军队攻下柏林后,他再进城扫清德国残余。

当时苏联并不知道东线的情况,就集中兵力攻克柏林。艾森豪威尔却在“坐山观虎斗”,因为之前德国人已经和他联系了,答应向艾森豪威尔一方投降。德军入侵苏联时,苏联人付出数以万计的生命,才总算把德军赶出苏联。德军怕投降苏联后,苏联人痛下杀手。

因此,艾森豪威尔一点都不担心苏联抢了“头功”。而德国人正是带着这种“后怕”心理与苏军全力作战,更表现出“最后一搏”的姿态。因为柏林城失守,预示着希特勒完蛋,会遭到可怕下场,与其完蛋不如负隅顽抗,或许能找到一线生机。

苏联却不知道德军这种心态,所以柏林一战,苏联打得很艰苦,他们以为柏林会很快攻下,但没想到最后苏联付出三十万人的代价才把柏林城攻下。

苏联攻下柏林后,却又出现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

苏联与英美为了做好东西两线战场,都有各自的联络官,苏联东线联官是一个叫苏巴洛夫的少将。但双方的联络官要在对方的司令部内负责联系,所以苏巴洛夫一直在英美盟军司令部。

此时艾森豪威尔也率军进入柏林城,在接受德国人投降一事上,艾森豪威尔又耍了一个阴谋,他知道柏林是苏联打下来,他作为英美盟军司令,不能接受德国人的投降,否则苏联领导人肯定不高兴。

于是艾森豪威尔就让人找到苏联联络官苏巴洛夫少将,希望他作为苏联代表接受德国人投降。苏巴洛夫虽然身为少将,这样将官当时在苏军太多了。所以苏治洛夫没有与资格与苏联领导层单线联系,他也不敢私自作主张,于是就逐级上报。以那时通信手段,请示汇报时间太长。

但此时艾森豪威尔就不断催促苏巴洛夫抓紧代表苏联参加受降仪式。在得不到上级回复的情况下,苏巴洛夫天真的认为,这样受降仪式上级一定会同意,于是就同意艾森豪威尔的请求,私自代表苏联参加了受降仪式。这个受降仪式,苏联的最高指挥官不在场,苏联最高领导人也不知道。

别小看受降仪式,谁主导的就是主角。当时在受降仪式上,英美一方的代表全都清一色上将、元帅等高级将领,而苏联只是一个小小少将联络官,整个受降仪式,立下头功大功的苏联反而成了配角,而真正出风头并成为受降主角的是艾森豪威尔等英美将领,这一画面已经被英美记者的镁光灯记录下来。

苏巴洛夫代表苏联签了字,但他并不知道这个受降式却是艾森豪威尔精心设计的,故意打压苏联的计谋。所以英美两国“反法西斯纪念日”就是5月8日。

再次举行投降仪式

苏联最高领导人听说此事后,大怒:“这个少将是干什么的?谁给他的权力?!”并亲自打电话质问苏巴洛夫,而且还免了他的军职。

为了挽回面子,苏联向德国施压,德国只好专门与苏联再次举行了一次投降仪式,只比英美两国晚一天。但苏联巨大付出,还是让西方国家占了先机。

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西方国家与苏联的同盟只是暂时的,他们时刻都想打压苏联,从苏联建立之初西方就有共同对付苏联的计谋。所以连投降仪式也不让苏联占进先机,苏联付出巨大代价,却在纪念日比英美晚一天。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