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书家系列之——袁桷

 王志安的原创馆 2022-02-17

      袁桷(1266-1327年),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又号见一居士,鄞县人,卒谥文清。南湖望族袁氏,在甬上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南宋中后期很多朝廷重臣皆出自袁家。自袁桷的高叔祖袁爕进士及第开始数辈都是显赫高官,又与四明相门世家史氏家族数代通婚互为表里,家族实力令甬上他族望尘莫及,袁桷即是出生于如此殷实的家境之中。

袁桷《跋定武兰亭》

      得益于如此厚实的家底,青少年时期的袁桷先后拜王应麟、舒岳祥、胡三省、戴表元、黄震等当时硕儒为师。袁家藏书丰厚,元代浙东第一藏书楼“奇观楼”就属他家祖业,因此袁桷年纪不大但学业之精深已是罕见。在元仁宗、英宗两朝,袁桷得以重用,从提升翰林待制起,可谓青云直上,先后升任集贤院直学士,集贤学士、集贤侍读学士、集贤侍讲学士,最后累官至翰林侍讲学士,位居二品,并三次随驾赴元上都。在诸多江南士人中他的宦途可谓十分幸运、坦荡。

袁桷《跋黄庭坚松风阁诗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时元朝的文学界,袁桷是很有地位和声望的,著有《易说》、《春秋说》、《清容居士集》、《延祐四明志》等10余种。清四库馆臣称袁桷:“著作宏富,蔚为承平雅颂之声,文采风流,遂为虞、杨、范、揭等先路之导。” 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被称为“元诗四大家”,与袁桷关系甚好、酬唱甚多,并尊袁桷为前辈。袁桷的诗文创作主张宗唐宗古,以李白、杜甫为正宗,而又特别欣赏陶渊明、王维、韦应物、柳宗元等人,提倡“舒迟而淡泊”的审美观。

袁桷《跋王庭筠幽竹枯槎图》

    袁桷有收藏唐宋名人真迹和文房古物的爱好,见过《兰亭序》诸多名帖版本。由于古物过眼甚多,袁桷对字画收藏鉴赏堪称大家。据史料记载,他曾为鲁国大长公主收藏的古书画鉴赏题跋有四十一件。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件就是黄庭坚名作《松风阁诗卷》。袁桷又深爱抚琴,十九岁时学琴于浙派徐门宗师徐天民,深得抚琴之理,整理“浙谱”,并为浙谱的传播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他所撰写的《琴述》是中国古琴史研究最为标志性的文献。

袁桷《一庵首座诗帖》

      元朝存在的时间虽然较短但书法人才辈出,与作为元朝书法旗帜性人物赵孟頫的关系极为密切,袁桷也是元代“复古”书风的中坚人物。陶宗仪《书史会要》云:“袁桷书从晋、唐中来,而自成一家。”虽然赵孟頫的书学思想和审美旨趣会对他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作为一个具有超卓学识大儒,必有自己个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理念,同样是由晋唐出,但袁桷的作品中就明显地感受到一股不同于同时代书家的气息。

唐代徐浩《朱巨川告身》局部

二者对比。袁桷=唐人+米芾

      其楷书更具唐人风貌,李日华说:“袁清容书,快利沉着,亦是诚悬儿孙”,他觉得袁桷的书法受柳公权的影响很大,但在我看来却不尽然,比如我们这次选临的《一庵首座诗帖》就非常接近徐浩《朱巨川告身》的风格,此件作品为纸本,纵31.5cm,横89.7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书写线条圆浑朴茂,结体端庄宽博,虽为行楷书,然一点一画承接自然顺畅,从容不迫中更见雍容之态,颇有君子之风。

      除了以晋、唐为根基之外,宋人尚意书风也是他取法的对象,特别是对米芾行书的偏爱,让其书法又多了一些别样的风姿。如袁桷《跋米元章书》中云:“元章壮年学萧诚书,后学段季展,最后悉意师褚河南,其体三变,晚复规模大令,往往行书为长”,又云:“草书之变始张旭,行书之变由米老”,对米芾书法的评价甚高,并心悦诚服而心摹手追。他有一件行书《雅谭帖》的风格就和《一庵首座诗帖》不同,字形恣肆错落、遒媚劲健,笔画八面出锋、提按有致,更具米芾行书风樯阵马的飘逸神采。

      袁桷以一代大儒的自身学养为根基,出入晋唐,兼备宋元,虽不以书名于世,却也能在元朝书法高手林立的境况中自成一家实为难得。

袁桷行书《雅谭帖》及局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