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83战:女王的棋局(4)平城之巅的统战天才

 十五志于学者少 2022-02-17

图片

466年二月初二,在乙浑政变的七个月后,文明太后冯氏密定大策反杀了乙浑,随后开始临朝听政。(显祖即位,尊为皇太后。丞相乙浑谋逆,显祖年十二,居于谅暗,太后密定大策,诛浑,遂临朝听政)

冯后的杀手锏,是侍中拓跋丕。

拓跋丕在拓跋焘时代就是羽林中郎将,当年跟着南下到过瓜步,拓跋弘继位后累迁侍中,拓跋丕在此次政变中挑头上奏乙浑谋反,随后冯后诏令拓跋丕率拓跋贺与牛益得去诛杀了乙浑。(元丕,世祖擢拜羽林中郎,从驾临江,赐爵兴平子。显祖即位,累迁侍中,丞相乙浑谋反,丕以奏闻,诏丕帅元贺、牛益得收浑,诛之,迁尚书令,改封东阳公)

乙浑究竟是咋死的,跟他是咋蹦出来时一样,除了这句话之外啥线索没有。

其实也没必要太深究了,无非是被冯后抽冷子阴了他,跟他当年在拓跋浚死后突然袭击杀了好多禁军武官一样。

只不过乙浑没有后手的拓跋郁神兵天降闯进宫里来救他。

这也显示出了冯后的底蕴,她前面盖了好多张牌。

图片

冯太后随后主政了一年半,又一次政治地震来了。

467年八月二十九,小皇帝拓跋弘生下了皇子拓跋宏,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孝文帝,冯后随后亲自抚养小皇孙归政了14岁的拓跋弘,小皇帝一经亲政就展现出了相当棒的政治能力。(戊申,魏主李夫人生子宏。夫人,惠之女也。冯太后自抚养宏;顷之,还政于魏主。魏主始亲国事,勤于为治,赏罚严明,拔清节,黜贪污,于是魏之牧守始有以廉洁著闻者)

继拓跋嗣、拓跋焘、拓跋晃、拓跋浚之后,北魏开出了第五张皇长子威武彩票。

26岁的冯太后发现这个14岁的小孩居然是个政治手腕相当高明的孩子。

就在诛杀乙浑的五天后,侍中拓跋孔雀和陆丽之子侍中陆定国分别封王。(二月庚申,丞相、太原王乙浑谋反伏诛。乙亥,以侍中元孔雀为濮阳王,侍中陆定国为东郡王)

从侍中的位置以及封王的时间,应该是冯太后的得力干将。

但是,这个拓跋孔雀和陆定国在10年后,也就是献文帝拓跋弘被冯后彻底搞死的时候分别是如下下场:

拓跋孔雀在拓跋弘死后一个月被赐死。(辛未,太上皇帝崩···秋七月···濮阳王孔雀有罪赐死)

陆定国早在拓跋弘被弄死的一年前就已经被免爵当大头兵去了。(延兴五年,坐事免官爵为兵)

这都是拓跋弘的铁杆。

拓跋弘生了皇子后迅速拿回了政权,随后改元“皇兴”。

啥意思?

从后面他和他“妈”的关系来看,这个“皇兴”不是指后继有人大业将兴的意思,而是我拓跋家的老爷们要摆脱你们东北女人的控制了!我作为皇帝要伸伸胳膊了!

具体冯后亲自抚养皇孙还政于拓跋弘的内部博弈不详,总之大体上应该是拓跋弘不想受这个没有血缘关系还间接弄死他亲娘的冯妈的控制,皇权派与冯后派在权力斗争后,冯太后将眼光看向了未来。

小皇帝拓跋弘的“保母”史书无载被掩盖了,不过根据冯太后养皇孙的操作,拓跋弘之前的保母很可能是常太后。

冯后致敬前辈的脚步约定俗成的提出了抚养皇孙,也因此没啥异议的顺利接手孝文帝拓跋宏。

冯后没有在当时硬扛,而是曲线甩出了勾拳。

我把小皇子先控制到手,亲自当这个“保母”,这就控制了未来。

我把政权先给你,把拳头收回来,瞅准机会再抽你。

冯后最大的隐患,在于刚刚出生的小拓跋宏的寿命。

那个年代,男孩的夭折率很高,尤其拓跋弘这种14岁就早早生子的质量其实都不会太高,因为爹还没发育全。

14岁生儿子和24岁生儿子的质量绝对不一样,先天就不足。

但是,历史之神可能为了配合这帮北魏“保母”打脸拓跋珪,给予了北魏王朝世所罕见的皇长子存活率。

别看一个个二三十岁就都成了甩完子就死的大马哈鱼,但人家这群皇长子在幼年童年青少年的时候一个个都是铁罗汉活金刚,多摧残多艰苦都能活的如野草般顽强!

题外话:有一种说法孝文帝拓跋宏是冯后的私生子,冯后生产后回家带孩子去了。

这不可能,仨理由:

1、从后面冯后跟拓跋弘的权力搏斗中可以看出来,双方最后剑拔弩张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冯后当了寡妇后生出来的孩子,北魏就算再开放也不能允许皇太后寡居生子的这种情况出现,这属于一票否决权的,早就被拓跋弘攻击死了。

2、孝文帝亲妈李氏是在一年多后死于469年,如果这孩子真的是冯后的私生子,那早早就该杀李氏灭口,不可能留着这个能张嘴的隐患当证据。

3、冯太后唯我独尊后多次想废了孝文帝并实实在在走了程序,真是自己的孩子不会下此狠手的。

冯后退位后并没有就此隐居二线真的抱孩子去了,双方继续展开了权力博弈。

468年秋九月辛亥,拓跋弘封了自己的亲叔叔拓跋桢为南安王,拓跋长寿为城阳王,拓跋太洛为章武王,拓跋休为安定王。

算上乙浑擅权时代被召回平城的五位皇叔(冬十月,征阳平王新成、京兆王子推、济阴王小新成(死于467年)、汝阴王天赐、任城王云入朝召五王进京大概率是乙浑为了减轻外部压力),至此拓跋弘身边已经有拓跋新成、拓跋子推、拓跋天赐、拓跋云、拓跋桢、拓跋长寿六位封王级别的皇叔分别处于内都大官、外都大官等重要岗位拱卫皇权了。

拓跋弘通过扩大皇族势力来进一步巩固皇权。

469年六月辛未,立皇子拓跋宏为皇太子,其生母李氏依旧制被杀。

冯太后把皇孙的继承合同办下来了。

470年五月,拓跋弘封皇弟拓跋长乐为建昌王继续拱卫自己。

九月,柔然南侵,拓跋弘亲征后大捷。(蠕蠕犯塞。九月丙寅,舆驾北伐,诸将俱会于女水,大破虏众)

此次军功大胜后,拓跋弘携大胜之威开始向冯太后输出火力,攻击冯后私生活不检点,杀了冯后的男朋友李弈。(大后行不正,内宠李弈,显祖因事诛之,大后不得意)

李弈的哥哥李敷是拓跋焘、拓跋浚两代重臣,和李弈以及另一个兄弟李式还有从弟李显德、妹夫宋叔珍等同时被杀。(敷既见待二世,兄弟亲戚在朝者十有余人。弟弈又有宠于文明太后。李䜣列其隐罪二十余条,显祖大怒,皇兴四年冬,诛敷兄弟,削顺位号为庶人。敷从弟显德、妹夫广平宋叔珍等,皆坐关乱公私,同时伏法)

下手的李䜣,是拓跋弘的心腹小弟。(䜣既宠于献文,参决军国大议,兼典选举,权倾内外,百寮莫不曲节以事之)

和冯后一派的李敷同时被杀的,还有平定山东的功臣慕容白曜。(冬十月,诛济南王慕容白曜、高平王李敷)

理由是慕容白曜当年是乙浑的小弟。(四年冬见诛。初乙浑专权,白曜颇所侠附,缘此追以为责。及将诛也,云谋反叛,时论冤之)

客观而言,刚刚17岁的拓跋弘还是太年轻太气盛了。

大胜后威风抖得有点大,打击面有点广。

慕容白曜跟乙浑牵扯其实杀了就杀了,但冯太后的男朋友能随便动吗?

你要么就动冯太后本人,要么就势大力沉的给她的势力进行毁灭一击,你得学人家冯后干掉乙浑时的那种一击毙命,找茬弄死男宠除了激化矛盾外没有啥根本意义。

图片

不到一年后,冯后的反击来了。

瞅瞅人家操盘这质量。

471年六月,18岁的拓跋弘出巡河西。(六月丁未,行幸河西)

七月,转道阴山。(秋七月丙寅,遂至阴山)

八月初一回宫,惊天大事发生,拓跋弘以人间不值得耽误他境界为由要紧急传位给叔父拓跋子推,后来同志们不同意,二十天后,八月二十日,拓跋弘传位太子拓跋宏。(八月丁亥,车驾还宫。帝雅薄时务,常有遗世之心,欲禅位于叔父京兆王子推,语在《任城王云传》。群臣固请,帝乃止。丙午,册命太子)

八月二十三,太上皇迁到崇光宫居住,此宫极其简陋,朝廷大事仍向他请示。(己酉,太上皇帝徙御崇光宫,采椽不斫,土阶而已。国之大事咸以闻)

虚岁18,理论上还没成年的拓跋弘就此成为了史上最小的太上皇,而且住的地方类似于冷宫。

这意味着,471年自六月拓跋弘出巡后的两个月中,平城发动了政变。

很明显,他没能弄过他那潜伏了四年多的“妈妈”。

《魏书.天象志》中是这么记载拓跋弘亲政这几年的:皇兴元年467年十一月,冯后退居二线后仅仅两个月,天象就表示后宫有卷土重来之相了,而且当时占卜后就给出天象认定书了:你这皇位坐不住。(先是元年六月,荧惑犯氐;是岁十一月,太白又犯之,是为内宫有忧逼之象。占曰:天子失其宫)

471年,《天象志》明明白白说了,拓跋弘迫于冯后压力传位了太子。(四年十月,诛济南王慕容白曜。明年,上迫於太后,传位太子,是为孝文帝)

来看看自八月初一到八月二十一这二十一天发生了什么。

拓跋弘六月七月例行公事的去巡边,八月初一回到平城后就出事了。

仓促间拓跋弘打算禅位。

先是命题作文的开头,拓跋弘从小喜欢黄老,总恨不得出家,叔父拓跋子推厚道有名望,打算禅位于他叔叔。(魏显祖聪睿夙成,刚毅有断;而好黄、老、浮屠之学,每引朝士及沙门共谈玄理,雅薄富贵,常有遗世之心。以叔父中都大官京兆王子推沈雅仁厚,素有时誉,欲禅以帝位)

随后第一个关键人物被喊来,时任太尉源贺正督诸军屯于漠南,驰传召之,源贺到了之后才召开了代人代表大会。(蠕蠕寇边,贺从驾追讨,破之。显祖将传位于京兆王子推,时贺都督诸军屯漠南,乃驰传徵贺。贺既至,乃命公卿议之)

上来都不敢说话。(王公卿士,莫敢先言)

第一个张嘴的是拓跋弘的叔叔,任城王拓跋云说了好多大词,主旨一句话:父子相传已经成惯例,不要开历史的倒车,开了倒车会出大事!你到时候对不起祖宗!(陛下方隆太平,临覆四海,岂得上违宗庙,下弃兆民。父子相传,其来久矣。皇魏之兴,未之有革。皇储正统,圣德夙章。陛下必欲割捐尘务,颐神清旷者,冢副之寄,宜绍宝历。若欲舍储,轻移宸极,恐非先圣之意,骇动人情。又,天下是祖宗之天下,而陛下辄改神器,上乖七庙之灵,下长奸乱之道,此是祸福所由,愿深思慎之)

这位拓跋云此时都督中外诸军事,中都坐大官,听理民讼,甚收时誉。(拓跋云,显祖时,拜都督中外诸军事、中都坐大官,听理民讼,甚收时誉)

拓跋弘让叔叔们拱卫自己保护皇权,但拓跋弘明显看错了这个叔叔。

紧接着太尉源贺作为异姓王公中最大咖位跟上又表态:你叔叔说的对!(太尉源贺又进曰:陛下今欲外选诸王而禅位于皇叔者,臣恐春秋蒸尝,昭穆有乱,脱万世之后,必有逆飨之讥,深愿思任城之言)

随后明显冯后一党的打手集团,剿灭乙浑的拓跋丕等带头表态:皇太子虽然好,但岁数确实小,您三思啊!(东阳公元丕等进曰:皇太子虽圣德夙彰,然实冲幼。陛下富于春秋,始览机政,普天景仰,率土系心,欲隆独善,不以万物为意,其若宗庙何!其若亿兆何)

拓跋丕表示我们负责假惺惺的挽留您,千万别提你叔叔继位那茬。

陆丽的哥哥,尚书陆馛随后血腥表态:你那五岁的儿子继位是“圣德承基,四海属望”!你要是舍弃太子传位你叔叔,我现在就死你面前!(显祖将禅位于京兆王子推,任城王云、陇西王源贺等并皆固谏。馛抗言曰:皇太子圣德承基,四海属望,不可横议,干国之纪。臣请刎颈殿庭,有死无贰)

这位陆馛也是重权人物,时任选部尚书(后改名吏部尚书,人事部门领导),在去年柔然犯边的时候负责录尚书台并总督后勤事务。(蠕蠕犯塞,车驾亲讨,诏馛为选部尚书,录留台事,督兵运粮,一委处分)

拓跋弘大怒变色,又问另一个选部尚书宦官赵黑,赵黑道:我就认识皇太子!剩下人都扯淡!拓跋弘被闷那了。(帝怒,变色;以问宦者选部尚书酒泉赵黑,黑曰:“臣以死奉戴皇太子,不知其他!”帝默然)

紧接着德高望重的中书令高允也表态:我不敢多说,毕竟汉人,毕竟崔浩时代过来的,我就一句话:当年周成王虽然小,但人家也是毋庸置疑的皇帝,皇位是太子的。(中书令高允曰:臣不敢多言,愿陛下上思宗庙托付之重,追念周公抱成王之事)

拓跋弘传位给叔叔拓跋子推只是被突然政变后的殊死一搏,因为皇太子之母已经被杀,从小就是冯后养着,太子继位就是冯后夺回政权,京兆王拓跋子推在宗室中为至亲,历任侍中、征南大将军、长安镇大将以及中都大官等要职,论辈分则与冯太后相同,能继续跟冯后掰掰手腕。

但是冯后那边势力明显在四年多的统一战线后变得超级庞大,拓跋皇族中出了拓跋云带头拥护定调子,异姓王中源贺和陆馛这两个大分量喊打喊杀,宦官头子赵黑也是冯后的人,拓跋丕那帮弄死乙浑的打手更是人家那边的铁杆心腹。

最关键的是,除了拓跋丕这帮小辈分的象征性挽留了一下,拓跋云、源贺、陆袚、高允这一大堆元老都是反对你传位给你叔叔,而不反对你退位给你儿子。

这也就意味着代人集团集体表态:你把皇位让给你儿子!我们想太后姑娘了!

再加上《天象志》说的那么明显,实锤就是冯后在这次政变中,一棒子打懵了刚旅游回来的拓跋弘。(明年,上迫於太后,传位太子,是为孝文帝

拓跋弘最终无奈认栽道:有你们这帮人辅佐我儿子有何不可,闹喊自杀也得传位给我儿子的陆馛是直臣,定能保护我儿子。随后封陆馛为太保,与源贺持节奉皇帝玺传位于太子拓跋宏。(久之,帝意乃解,诏曰;馛,直臣也,其能保吾子乎!'遂以馛为太保,与太尉源贺持节奉皇帝玺绂,传位于高祖)

统战天才的冯后在蛰伏了四年多后平地惊雷的翻开了自己的底牌!

在代人代表大会上完成了惊天大逆转!

图片

拓跋弘虽然成为了太上皇,但并没有完全失去权力。

冯太后的势力虽然占了明显上风,但他还在做自己的努力和争取。

472年二月,柔然犯塞,太上皇同志率诸将讨伐,柔然吓跑之后太上皇还带同志们追了一猛子,三月回军后以散骑常侍、驸马都尉万安国为大司马、大将军,封安城王。(二月蠕蠕犯塞。太上皇帝次于北郊,诏诸将讨之。虏遁走。其别帅阿大干率千余落来降。东部敕勒叛奔蠕蠕,太上皇帝追之,至石碛,不及而还。壬子,高丽国遣使朝贡。三月,太上皇帝至自北讨。戊辰,以散骑常侍、驸马都尉万安国为大司马、大将军,封安城王)

这个万安国,是跟拓跋弘一块睡觉的男宠。(安国少明敏,有姿貌。以国甥,复尚河南公主,拜驸马都尉。迁散骑常侍。显祖特亲宠之,与同卧起,为立第宅,赏赐至巨万。超拜大司马,大将军,封安城王)

这个封王,是太上皇上岗了七个月之后。

拓跋弘依旧在利用过去拓跋嗣时代太上皇出征的“旧制”,尽最大可能去掌握兵权并拓宽自己的影响力。

十月,柔然再次犯塞,十一月,太上皇一杆子又杀出去了。(冬十月,蠕蠕犯塞,及于五原。十有一月,太上皇帝亲讨之,将度漠袭击。蠕蠕闻军至,大惧,北走数千里。以穷寇远遁,不可追,乃止)

473年,太上皇依旧很活跃。

八月,孝文帝跟着太上皇一块去巡幸了河西,九月,一块回了平城。

十月,太上皇声称要亲自南讨,诏州郡之民十丁取一,每户收租五十石以备军粮。

十一月,太上皇南巡至怀州。

474年是个分水岭,就只看见了二月甲辰,太上皇同志南巡归来。

这年八月的大阅兵,没再看见太上皇的身影。(八月庚子,吐谷浑国遣使朝献。戊申,大阅于北郊)

太上皇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南巡的二十个月后,475年十月,柔然遣使朝贡,太上皇同志最后一次阅兵北郊。(冬十月,蠕蠕国遣使朝献。太上皇帝大阅于北郊)

476年六月甲子,平城诏中外戒严,分京师现有士兵为三等紧急大调动。(六月甲子,诏中外戒严,分京师见兵为三等,第一军出,遣第一兵,二等兵亦如之)

七天后,太上皇同志驾崩,男宠万安国赐死,冯后尊为太皇太后,正式临朝称制。(辛未,太上皇帝崩。壬申,大赦,改年。大司马、大将军、安城王万安国坐矫诏杀神部长奚买奴于苑中,赐死。戊寅,征西大将军、安乐王长乐为太尉;尚书左仆射、南平公目辰为司徒,进封宜都王;南部尚书李欣为司空。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临朝称制)

太上皇被干掉的幕后主使比较明确,连《魏书》里冯太后的本传中都摊牌了:大后行不正,内宠李弈,显祖因事诛之,太后不得意。显祖暴崩,时言太后为之也。

《北史.文成文明皇后传》写的更直接:太后不得意,遂害帝。

《后魏国典》中写的比较详细,冯后在禁宫中埋伏了刀斧手调拓跋弘入宫,随后干掉。(太后伏壮士于禁中,太上入谒,遂崩)

拓跋弘死后,那个封王的男友万安国第一个被弄死,拓跋子推、李诉、韩颓等明确的太上皇一党也相继被拿下。

冯后吃透了“子立母死”的制度,致敬了当年的老乡领路人常太后。

常太后因为是拓跋浚的保母从而拿下了北魏大权,冯后在政局并不明朗之时以太后之尊去当保母,退下来在背后不断蓄力,在拓跋家长子就是不夭折的“神力”加持下一步步的取得了政治主动,统一战线了几乎所有主要政治势力,曲线政治打法最终彻底算计死了23岁刚大学毕业的拓跋弘。

35岁的太皇太后冯氏,这个东北人生陕西的政治天才就此站在了平城之巅开始俯瞰这个幅员万里的帝国。

图片

亲们,觉得不错帮点“在看”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