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十一到了,来看场昆曲吧!

 小玉声 2022-02-17

2017年11月11日下午14:00
南薰京昆社将在今晚大舞台演出昆曲专场

(特别感谢程滨老师为演出泼墨挥毫)

演出剧目及演职人员介绍

《牡丹亭·惊梦》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讲述的是杜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相爱,为情而死,又还魂复生的故事。

杜丽娘——王    汐    柳梦梅——程    滨

春    香——李欣雨    大花神——孙志宏

杜    母——王圆通    睡魔神——邱广勇

《临川梦·了梦》

《临川梦》是清代戏剧家蒋士铨的剧作。《了梦》一折描写娄江女子俞二姑读到汤显祖的《牡丹亭》剧本后,思慕感动,郁郁而终。她对《牡丹亭》的批注,被送到汤显祖手里,汤读后深以为知己。在《了梦》这一折中,睡神引汤翁入梦,在玉茗堂与俞氏魂魄相会。二人互诉倾慕,了结夙愿。诚如汤显祖《牡丹亭题词》所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

汤显祖——孙志宏    俞二姑——侯    乐

睡魔神——邱广勇

《牡丹亭·寻梦》

杜丽娘游园惊梦之后,留恋梦境,久久不能释怀,因而重回花园,按照梦中景致,寻觅梦郎。

杜丽娘——侯    乐

《铁冠图·别母》

《铁冠图》作于清朝初期,作者不详。讲述闯王李自成造反,崇祯皇帝覆国的故事。《别母》一折讲的是明末李自成军队攻打岱州,总兵周遇吉退守宁武关。周母于寿诞之日看破战势,为绝儿子后顾之忧,逐令媳妇孙儿自尽,命家将放火自焚,逼子出战。见全家命丧,周遇吉遂决意死战。

周遇吉——李庆昊    周    母——程    滨

白    氏——王    汐    周    子——李欣雨

马    童——邱广勇    家    将——孙志宏

乐    队

司    笛——朱晓鹏

司    鼓——王延庆、穆文义

司    笙——刘立昇

主    持

张    鹏

南薰京昆社简介

天津南薰京昆社成立于2013年,主要成员皆为中青年京昆爱好者,曾演出《连升店》《镇潭州》《荷珠配》《定军山》《失·空·斩》《群·借·华》等京剧剧目。2014年,曾在天津中华曲苑举办昆曲专场,演出了《水浒记·借茶》《牡丹亭·惊梦》《千忠戮·惨睹》等剧目。

演员有话要说

程滨——《牡丹亭·惊梦》柳梦梅饰演者

《牡丹亭·惊梦》流行演法有两处明显与汤显祖原本不同,而《审音鉴古录》则相对接近原著。

一是现在柳梦梅白:“姐姐,咱一片闲情,爱煞你哩。”我原来就觉得“闲情”二字奇怪,什么叫闲情啊?汤显祖写的这是一份“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一往深情,怎么能用"闲情"这么轻挑的字眼?后来一看原著和清本,径作:

“姐姐,咱爱煞你哩!”——简单,直接!

二是现在第二段〔山桃红〕唱到“我欲去还流连”时,旦角就转回桌子后面自己入睡了。下面的“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都是柳梦梅一个人唱,“姐姐你身子乏了,将息片时,小生去也”也是柳梦梅对着睡着了的杜丽娘说。

再看原著与老本,此处还是生旦合唱“是哪处曾相见(《审音》注:“俗作'欲去还流连’,亦可”),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而作者原要前后生旦这两段重复。然二人之神情心态,前后则相去霄壤。前则羞涩而偷窥也,今则二目相注,无限缠绵。

至于俗本的“欲去还流连”则完全是生旦两人对白表现出来的。

生:姐姐,你身子乏了,将息将息。(轻拍小旦。行科。旦起,恋白)

旦:秀才,你去了也?

(生回顾,走近,旦含笑,坐介)

生:姐姐,你好十分将息,我再来看你。行来春色三分雨……

这正是深于情者所写,而为俗伶擅改,以至湮没。

此番演出,当尽力恢复。


侯乐——《临川梦·了梦》俞二姑饰演者

《临川梦》这个剧目,是在汤显祖诞辰400周年之际,北大京昆社王汐、朱晓鹏两位曲友将清代蒋士铨所著《临川梦》传奇改编打谱,由北京昆研社搬上昆曲舞台。(想了解更多?戳这里!)

他们排演这出戏的方法论,是我最最推崇的。用王汐的话说,是在“博物馆式保存”与“面目全非的革新”之间寻找“依古法炮制”的第三条路。我一直认为,排演昆剧新剧目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已有的古代剧本上捏身段。

王奉梅老师的《浇墓》就是这样。王老师年轻时阅读《六也曲谱》看到《浇墓》这个戏,觉得曲词意境很优美,正好剧情也跟她新学的《题曲》能连起来。所以她自己照谱唱会了曲子,然后请姚传芗老师“捏”出身段调度。姚老师自己也没有演过这个戏,但以他的艺术经验,提供了大量精彩的设计,比如披衣上场,把椅子转过来当墓碑等。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戏。如果不说的话,观众是看不出来《浇墓》这个戏是曾经失传、由姚老师王老师重新“捏”出来的。

gongchepu.net统计的古代曲谱有一千多个,如像王汐和朱晓鹏他们自己制谱,则排演范围扩大到所有文学本,这个数量我没有统计过,也许还要乘以十倍。重点是不要改文本,可以删,不要改,不要增改唱词念白,不要改变原作的立意。昆剧走“从古籍上捏身段”的路子,是一条又正又宽阔的大路。

李庆昊——《铁冠图·别母》周遇吉扮演者

这次排演《铁冠图·别母》,是听从了先生的建议。平心而论,当时答应上演这出戏其实是个非常不自量力的事情。从唱念上说,我昆曲的口法尚不过关,身段做派那就更是一种挑战。虽然《别母》并没有什么跌扑的动作,但作为一出身份戏,劲头都在里面含着,不能不具锋芒,不能太露锋芒。身段要有准谱,跟曲子要合拍,话白和做戏都得到位……所以直到今天我写下如上文字的时候,心里仍是惴惴不安。

先生说“票友明场演出,能看着舒服顺溜就行,不在乎走多少东西,走得全不全,因为你没那幼功。当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是要踮脚尖够一够,不然乐趣就没有了。”我打趣说,这点乐趣,大家都是踮脚尖就能够着,我这必须得踩砖头了。有劳先生逐字逐句给我纠正唱曲的口法,华爷百忙之中抽时间给我规范身形,鼓师王延庆老师更是多次和我商议磨合,怎样打能出来最好的效果……只是学生驽钝,不知最终能表现出来多少,尽力而为吧。

丁秉鐩写杨小楼《宁武关》“此剧一直罕见,因为“不但主角难求,配角也都难找”,大约这场演出的全体演员,除了侯乐姐姐之外,都在这出《别母》里集合了吧。有劳各位的提携帮助,这出戏的配演比主角可硬整多了~~

此次演出,动作和舞台调度的主要依据是朱家溍先生的静场录像,但朱先生录静场时,年事已高,不得已而对身段做了大幅度简化,加之镜头切换不甚合理,还有相当一部分身段没有录上。所以又结合了他的学生陈超分别教给凌珂和蓝天的演出路数。至于这种结合是否合适,表现得是否到位,还是留请诸位方家批评指正。

本次演出,既有昆剧经典剧目,又有根据已有剧本新编的剧目《临川梦》,更有来自北京、杭州等地的曲友一同合作演出,精彩不容错过。此外,本次演出不采用任何扩音设备,这对演员要求更高,算得上是一场“原生态”昆曲演出,欢迎大家届时前来观赏!

演出时间:2017年11月11日    下午14:00

演出地点:天津市南开区南京路358号今晚报大厦2楼今晚大舞台

(地铁一号线海光寺站A出口)

剧场座位有限,免费赠票,凭票入场

订票方式:发送短信至18622084093 李小姐

获取短信入场凭证

这个双十一,来看场昆曲吧!

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

南风者,生长之音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