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

 小玉声 2022-02-17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李洪春《秉烛达旦》剧照,摄于1965年(时年69岁)

若按史籍记载,关羽所用的兵刃并非大刀,“策马刺颜良”是“刺”而非“斩”即是明证。然而经《三国演义》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关公的形象之后,青龙偃月刀即成了关公的标准配置——“绿袍金铠,提青龙刀,骑赤兔马”。更从刀上敷演出灞桥挑袍、单刀赴会等动人章节。京剧搬演三国故事时,关公所用之刀最初仅是普通大刀上勾绘青龙而已。现今通行的青龙刀式样,是由王鸿寿定下的。

刀头用木板锯成,中间是空的,两遍蒙上铜心用“立粉”(胶和白粉的混合物)挤出一条青龙与吞口的海水江涯,这样的龙不是画的,是挤出的,不但突出龙出水面的形象美,而且立体感非常强。龙头上方有一红色圆珠镶在刀面上,能转动,意思是青龙偃月。铜芯内藏有小铃,刀杆一颤动就会发出清脆的声响,以加强气氛,烘托人物。刀杆改黑色为金色,加大刀攥的尺寸,这样一口刀与新脸谱、新服装,在舞台上相映生辉。从那时起,凡是青龙刀多按此制造。

——李洪春《京剧长谈》

不过,青龙刀的形制虽然沿袭至今,但怎么拿、怎么舞却已然五花八门千差万别了。所以还是请李玉声先生演示一下青龙刀的拿法,以收拨乱反正之效。

青龙刀的刀法,戏中也有其根由。演关公出世的第一出是《斩熊虎》,述其赤面长髯来历。紧接着就是《走范阳》,一称《白猿教刀》。演关公夜宿麻姑庙,夜梦麻姑和白猿,授以刀法和《春秋左传》《兵书战策》和《春秋刀谱》,“青灯观青史”,即从此来。此后接《桃园结义》《造刀投军》,关公方能打造八十二斤冷艳锯。有前辈名家凭“白猿教刀”四字另起炉灶,关公初上场时即携带青龙刀,白猿则根据孙悟空扮相,仅颜色相异而已。白猿持棍教刀,虽然造型别致优美,但从剧情戏理来说,未免不大合榫。

看看李玉声先生录制的《走范阳》片段,可窥此剧原貌。

李玉声  李孟嘉  谭娜《走范阳》

2018年5月19日19:30,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办”纪念李洪春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专场演出“。

《小商河》

杨再兴……李孟嘉

兀  术……刘大可

司鼓:王曦

唢呐:尚天宇

《春草闯堂·抬轿》

春  草……张佳春

胡  进……徐孟珂

司鼓:谢光荣

操琴:王继辉

《古城会》

关  羽……李玉声、李润声、李孟嘉

张  飞……刘魁魁

刘  备……黄炳强

蔡  阳……张艳栋

马  童……靳智棋

甘夫人……訾  睿

糜夫人……肖  田

司  鼓:王  曦

操  琴:孟令申

笛  子:尚天宇

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

南风者,生长之音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