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泥足巨人:一战中的奥斯曼帝国

 licht3jh8evr0j 2022-02-17
一 衰弱的帝国
土耳其,当今位于中东地区的一个强国。历史上的土耳其曾经雄霸一方,他们曾击败过欧洲十字军,打败了东罗马帝国,并在1453年入驻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曾多次兵锋直指维也纳,使大部分欧洲国家为之胆寒。但是,随着进入近代,尤其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土耳其曾经的权威开始不断下滑。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旗


 
1821年,帝国统治下的希腊人开始起义,时任苏丹马哈茂德忙于对希腊人的镇压,1827年,眼看就可以将希腊起义镇压之时,欧洲的列强开始了对土耳其内政的干涉,在这一年,欧洲国家(英法俄)签署了伦敦协议,提议土耳其和希腊进行调和,但是,这一提议被马哈茂德苏丹拒绝了。在内有叛军之时,外部的俄国人也在计划入侵土耳其,由于俄国人的计划已经为人所知,苏丹便抢先同俄国开战。
 
同俄国的战争无疑是一场惨败,1829年的《阿德里安堡和约》使土耳其无法再用多瑙河作为帝国的第一防线,并且也使土耳其控制下的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获得极高的自治权,高加索一带也被俄国人控制。在俄土战争之后,1830年,苏丹不得不承认了希腊的独立,对于这个古老的帝国而言无疑是又一个极大的打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832年,原先附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向帝国宣战,马哈茂德苏丹几乎难以抵挡阿里及其儿子的攻势,加沙、耶路撒冷、阿卡一个接一个的丢失,马哈茂德改革的成果,也就是他训练的新军,难以抵挡阿里手中久经沙场的老兵,无奈之下,苏丹承认阿里对其占领的帕夏辖区的管辖权。由于本身就是无奈之举,再加上阿里的勃勃野心,1838年,阿里拒绝向苏丹朝贡,1839年,马哈茂德苏丹再一次向阿里宣战,但是,战果同样是惨败,最终在西方列强的干涉下,阿里同意继续向苏丹朝贡,而奥斯曼帝国也承认了阿里及其子嗣对埃及的世袭管辖,实际上埃及已经算是独立于奥斯曼帝国之外了。
 
在这之后,奥斯曼帝国就像一个小娃娃,不时地受到来自其他强国的影响,诸如俄国、法国、英国等,1853104日,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土耳其获得了来自英法以及撒丁王国的支持,这一次,土耳其难得的获胜了,1856年,《巴黎和约》签署,俄国放弃他在战争中占领的土耳其领土,并且将多瑙河的两个大公国(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制于各大国的保护中。此后,帝国大体上维持着它的疆土直到1877年,俄国人又一次同土耳其进行了战争。这一次俄土战争同克里米亚战争不同,过去的盟友并没有帮助土耳其,土军尽管表现英勇,但是仍然不敌俄国的进攻,同时,奥斯曼帝国内部也面临民族大起义,来自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地的威胁,1878年《圣斯特凡诺和约》签署,帝国再一次损失了塞尔维亚和黑山地区,原先的两个大公国也被统一的罗马尼亚取代,并且彻底恢复独立,保加利亚的领土也大为扩张,尽管名义上还处于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国,可以说,此时的帝国只剩下了波黑等少数地区还是在帝国自己手中掌控的,其他地区实际上都处于半独立的状态了。等进入20世纪,帝国的版图开始大规模缩水,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黑地区,1911-1912的意土战争是帝国失去了利比亚地区,而1912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使帝国陷入了彻底的深渊,等到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结束后,帝国在欧洲的版图已经同今日的土耳其无异。
 
                        

                        (1913年后帝国的版图)   
 

二、战前帝国的自救
帝国在19世纪面临如此多的内忧外患之际,也并不是以不变应万变,而是积极的想办法自救,从马哈茂德二世苏丹开始,土耳其进行了时断时续的改革,不过由于传统势力的极有力的阻挠以及外国的干涉,有一些改革往往尚未开始就被保守派扼杀于襁褓之中。19世纪末,致力于推动宪政的,主要以知识分子、小官吏和军官组成的所谓“青年土耳其党”(也称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统与一进步委员会开始发展并崛起,在全国各地形成组织,开始左右政权,1908年,在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下,驻扎在马其顿的第三军团发动兵变要求苏丹进行立宪改革,苏丹本人派去的军队,其长官多被枪杀,最终在1908721日,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决定恢复立宪。因为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仅仅过去一年不到,1909年4月13日凌晨效忠于苏丹的首都第一军团的部分士兵发动叛乱,要求驱逐议长,取缔统一进步协会。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立即满足叛乱者的要求,撤换首相,并责令各省总督保护教法。萨洛尼卡的统一进步协会立即组成由马赫穆德·塞夫凯特帕夏(1856~1913)统率的“行动军”,于4月23日抵达伊斯坦布尔,26日控制了全城,叛乱失败。4月27日,青年土耳其党人通过议会废黜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另立其弟穆罕默德·赖希德为君主,是为穆罕默德五世(1909~1918在位)。此后,苏丹完全沦为青年土耳其党的傀儡。

青年土耳其党人(青年土耳其党成立于19世纪末 主要成员是知识分子、小官吏和军官,初期致力于发动民主宪政革命,后期掌握政权后蜕变为极端“大奥斯曼主义”与民族主义集团

 
在平定叛乱后,青年土耳其党人着手开始了改革,他们效仿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削弱了苏丹在政治上的作用,为了维持帝国的统一,青年土耳其党人选择传播土耳其民族主义来取代已过时的奥斯曼主义(这一点上可以将奥地利帝国与之进行对比)。而在意土战争和巴尔干战争后,面对纷至沓来的威胁,进行军事上的改革和发挥外交的作用也不得不尽早提上议程,军事上,恩维尔对其尽心尽力的负责,受早年在德国的影响,19141月恩维尔在上任战争大臣,他一方面清除帝国军队中的老人和没有能力者,另一方面邀请德国少将桑德斯组成的军事代表团来指导训练土耳其军队。在外交上,青年土耳其党人曾试图提升与英国的传统友谊以促成英土联盟,但由于英国人醉心于其均势战略和德国人对土耳其的影响不断加深,19148月初,在恩维尔主导下,德国同土耳其达成了秘密同盟,随后的事情想必都可以预见,土耳其开始不断向德国靠拢,而在此时,英国人却扣押了原本建造给土耳其的两艘军舰,这一举动无疑是将土耳其帝国往同盟国的怀抱里推,青年土耳其党夺权后,陆军大臣恩维尔帕夏,内务大臣塔拉特帕夏,海军大臣杰马勒帕夏组成三帕夏独裁统治。将苏丹架空,实际掌握政权,1914年,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的遇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傀儡苏丹穆罕默德五世在三帕夏的胁迫下向英、法、俄宣战终于,在10月29日,土耳其帝国参加一战。然而,距离恩维尔开始着手的军事改革才刚刚开始了数个月而已,对于土耳其军队无疑是赶鸭子上架。

青年土耳其党宣传画


土耳其军队由陆军和海军组成,海军的力量非常薄弱,无力遂行进攻任务,因而陆军是土耳其最重要的军种。战前土耳其陆军拥有13个军、2个独立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这样总计41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一个步兵军辖有3个步兵师、1个步兵团、2个骑兵团、1个军属山地炮兵营(12门火炮)和1个军属重炮兵营(12门火炮),还有工兵营、辎重营等单位。和平时期的土耳其军队总人数在21万人左右,此外还有一些库尔德—阿拉伯骑兵部队,约24个骑兵团,再加上21个边防连、150个要塞炮兵连以及宪兵部队。由于土耳其实行的是义务兵制,年满20岁男子必须服兵役,其中步兵的服役年限3年,其他兵种4年,因此土耳其拥有一支庞大的预备役部队,人数在100-110万人之间。一战爆发后,土耳其军队开始迅速的进行战争动员,动员完成后,土耳其军队编成了40个步兵师、57个预备队步兵师、40个骑兵团和24个预备队骑兵团,总兵力增加到80万人。一个标准的土耳其步兵师编为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外加1个独立的步兵营。每个步兵团辖有3个步兵营和1个机枪连,每个营三个连。炮兵团辖2个炮兵营,每个炮兵营拥有2个炮兵连,每连4门火炮。这样,一个土耳其步兵师拥有10个步兵营(每营750人)、12挺机枪和16门火炮。一个土耳其军则辖有33个步兵营、10个骑兵连、18个炮兵连,拥有火炮72门,机枪42挺。土耳其步兵基本装备的是7.65毫米毛瑟步枪,炮兵以75毫米克虏伯野战炮为主,另有36门奥地利产105榴弹炮和60门120毫米克虏伯榴弹炮。然而,和其他主要国家的步兵师相比,土耳其步兵师的机枪数量太少,缺乏重型火炮,许多军队仓促上阵,训练不足,这极大的限制了土耳其步兵师的战斗力。
 

  (一队正在行军的土耳其士兵)


                   

(奥斯曼帝国战争大臣恩维尔帕夏)

三 帝国的首战
发动战争的原因,一个与上文所说的土耳其民族主义息息相关,青年土耳其党人十分渴望重新恢复帝国对北非的控制,同时也受泛突厥主义的影响,青年土耳其党人渴望打消俄国人对中亚地区的影响与控制。因此,帝国军队在多个地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一处是恩维尔率领的第三集团军向高加索地区发动的进攻,该部队装备简陋,拥有土耳其第9和第10军以及一些阿拉伯部队,共计人数15万,阿拉伯人之所以会参加土耳其部队,原因在于苏丹1111日所发布的圣战。12月中旬,土军开始行动,土军从埃尔祖鲁姆一带发动进攻,并且顺利的将俄国人后撤防线,但是好景不长,这种优势很快被高加索山脉恶劣的天气所影响。

                      

  (高加索战役形势图)


 
很快,冬天的严寒使土军行动困难,在1227日的萨雷卡梅什(又译作萨利卡米什)战役中,土军同俄军展开激烈交锋,但是由于土耳其面临种种困难(例如交通不便和此前所说的装备问题)以及俄军调来了大量重火力武器以及高加索地区的全部士兵,1228日至11日,土耳其军队开始撤退。这之后,余下的土军陆续撤回本土,他们在对高加索的进攻中,损失了近5万人,原本会有较好的战果,但是因为恶劣天气和己方的装备问题,最终告吹。此役过后,第三军团受到重创,不得不重新整顿。此战,土军最终损失约9万人,其中冻死3万人。俄军伤亡、冻伤约2.6万人。这次战役为俄军高加索集团军向土耳其腹地发展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萨雷卡梅什战役


 
同时,在大马士革一带,土军也在跃跃欲试。这一地区有杰马勒帕夏(又译作杰马尔)指挥的14万人军队,彼时杰马勒帕夏正在为这场对苏伊士运河的进攻进行筹划,因此在这期间,土军仅在1120日派遣当地的贝都因人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突袭。杰马勒计划从六个地方发动进攻,北部佯攻康特拉,南部佯攻库布里前哨,主力放在杜苏姆和伊斯梅利亚,土军本计划主力部队长途穿行沙漠,通过沙漠的恶劣环境达到迷惑对手的效果,土军的进攻由德国少校克雷德指挥,一共有4个营的土军士兵,可是他们的行动还是在21日被英国人所发现,随后在23日,发生在苏伊士运河的这场战役打响,但是这场战役持续时间极短,仅打了一天,土军就撤退了。到27日,英军前线的土军已经完全撤离了现场。这场短促的交火令英国人吃惊,土军仅仅奋斗了两三天就全线撤退了。对于土耳其的失败,美国作家霍兰·汤普森作如下分析:一、土耳其军队发现对苏伊士运河的进攻并不如杰马勒帕夏所宣称的那么容易;二、穿过沙漠发动进攻使部队士气大打折扣;三、土耳其的一些骑兵部队很难去服从纪律,如果战斗对其不利,则往往会失去持续战斗的信心。

杰马勒帕夏


 尽管在高加索和苏伊士运河土军遭受了失败,但是土耳其人还是在其他的战线上找回了自信。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1915年春,土军对驻扎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英军发动进攻,但是很快进攻就被打退。随后,当地的英印军队朝库特-埃尔-阿马拉一带发动攻势,执行此命令的是汤曾德少将,他的部队在5月出发,初期的进攻颇为顺利,但是随着进入夏季,当地气温骤增,加之土军的大量增援正在接近,1122日,双方在泰西封进行交战,汤曾德将军并未完全取胜,随后他不得不率部后撤至库特伊马拉镇,从127日开始,英印军在此地受到一个长时间的围城,突围无望且无法等到支援后,1916429日,库特地区的汤曾德部开城投降。这一仗,也算是奥斯曼帝国在一战中为数不多的成功行动之一。

一战中奥斯曼军队战役方向


 
四、加里波利战役
伴随者土耳其的参战,达达尼尔海峡(即土耳其海峡)也随即封锁,土耳其海军更是分秒必争,在海峡部署大量水雷。协约国来的比想象的要快,1915219日,英法海军来到达达尼尔海峡外围,开始对外围的土耳其要塞进行炮击,受限于天气原因以及土耳其海军分秒必争所布置的水雷,炮击并不顺利。这之后英法海军一直等到318日又发动了一次进攻,但是因为英法海军自身的疏忽大意,给了土耳其海军可乘之机,土军又布置了一批新的水雷区,造成协约国海军损失了3艘战列舰沉没,3艘战列舰重伤的局面。
                              

 (达达尼尔海峡)


鉴于海军前景并不明朗,协约国方面最终决定抽调英军第29师,法军一个师以及澳新军团对达达尼尔海峡发动一次登陆进攻,但是,这些部队尤其是英国方面,调动的速度十分缓慢,英国的一些将领执着于西战场,认为调兵攻击土耳其来帮助俄国人的意义远不及在西线继续发动攻势,因此,英国部队的调动花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216日战争会议决定抽调部队到420日登陆工作才算基本完成)。

                             

(德国人冯·桑德斯)   


而在这段时间里,土耳其军队的指挥官,德国将领利曼·冯·桑德斯却在加紧准备当地土耳其军队的防御,在这天赐的时间里,桑德斯成功聚集了6个师的军力。他把两个师部署在波西卡湾,两个师部署在格巴土丘,一个师部署在半岛的最南端(半岛即上图达达尼尔海峡左端地区),剩下一个师交付给未来的土耳其共和国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手中。桑德斯在前线拥有84000人的部队,如果再算上土耳其在君士坦丁堡附近屯的后备军,则土军超过了60万人,可以说此役必然会十分痛苦。

(加里波利战役,左上角是澳新军团,右下角是法军部队)


 425日,协约国军队发起了进攻,澳新军团的登陆一开始并未遭到土军的反击,但是登陆的场景却极为混乱。而英军登陆的地点则情况大不相同了,英军登陆有五个滩头,从左往右的代号分别是YXWVS。这其中,V滩和W滩是英国29师的主力登陆地点,英军在此处遭受了土军两个连的顽强阻击,迫使25日的进攻告吹,而相反的是,其他三个滩头的登陆则异常顺利,但是英国军队选择严格遵守军令而不向内陆进攻,甚至这其中还出现了英军登船撤离的荒诞一幕(发生在Y滩,土军几乎未发生如VW的情况,十分顺利的拿下此地),这之后,英军的行动几乎变得十分吃力。法军在库姆卡莱地区的进攻也开始,法国军队在此地击溃了土军的部队,但是因为库姆卡莱的要塞上的大炮优势,法军最后还是撤退了,临走前摧毁了当地的一座桥。

                                 

(英国将领汉密尔顿)

另一方面,在澳新军团登陆后不多时即遭受土耳其军队的攻击,率领这些土耳其军队的就是日后著名的穆斯塔法·凯末尔,他一开始以500人牵制了8000人的澳军,随后等部队达到5000多人时,即刻率部发动反攻,迫使澳军撤退,并且也成功促使澳军陷入堑壕战的僵局。到此时,登陆的协约国联军,士气上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428日,在半岛南端的英法军队(法军在佯攻库姆卡莱后被调至英29师区域)发动了一次反攻,结果因为士气低下和不熟悉地形等因素而草草结束,另外澳新军团的日子也不好受,土军将澳新军团困在一个仅1英里半长,半英里宽的地方,而且土军还可以居高临下的俯瞰澳新军团的行动。土军在51日和3日的夜晚曾作刺刀冲锋,但是损失惨重且无功而返,这样的情况双方一直保持到19161月,所有加里波利地区的协约国军队撤出加里波利而告终。加里波利战役,双方损失惨重,协约国联军的损失在25.2万人左右,而奥斯曼帝国的损失也在21.8-30万之间徘徊。这一仗,是土耳其帝国的回光返照,但可惜的是在这之后,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一战中的奥斯曼军队


五 帝国的下坡路
1916年开始,首先要说明的是几场战役的结束,在库特地区的汤曾德部终于在4月份向奥斯曼帝国投降,而在加里波利一带的协约国联军也开始陆陆续续的撤出前线。
 
在高加索战线上,俄军在1月开始了对埃尔祖鲁姆要塞的进攻,土军竭力防御,但是仍然无法阻挡俄军进攻的步伐,他们最终拿下了埃尔祖鲁姆。而俄军指挥官尤登尼契并不给他的对手桑德斯帕夏(土耳其亚美尼亚部队司令)喘息之机,他再次指挥俄军进攻特拉比松港,并在4月初占领了特拉比松港,此后俄军不断进攻,到726日,俄军已在亚美尼亚地区控制了20003000英里的土地。7月底至8月初土军发动进攻,夺回了比特里斯。这估计就是俄国人在近东地区的最后进攻了,因为第二年俄国便因为革命不得不退出战争。
 
而在原先的苏伊士运河方向,15年的进攻在短短数天就化为乌有,因此,这段时间土军一直用几千人和塞努西族人进行骚扰,然而后院失火,英国人成功劝说“麦加守护者”侯赛因·伊本·阿里反抗土耳其人统治,19166月,侯赛因在汉志宣布起义反抗奥斯曼帝国,这鼓舞英国人打破目前无所事事的僵局。不过,英国人还是同奥斯曼帝国保持了长时间的进攻僵局,在圣诞节,英军取得进展,他们攻占了埃尔阿里什,此后他们猛攻土军于马格达巴和拉法的据点。等到17326日,英军已经开始进攻加沙,不过由于情报错误和英军指挥官的求胜心切,英军的进攻功败垂成,他们又在417日又发动了进攻,但是因为土耳其部队已经加强了防御,随后进攻失败。

  (侯赛因·伊本·阿里)


1916年的阿拉伯半岛

 
而此时便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上文所提到的侯赛因·阿里,另一个则是托马斯·霍华德·劳伦斯,也就是阿拉伯的劳伦斯,阿拉伯人在起义初后便遭到土耳其人镇压,费萨尔(阿里之子)率义军进攻维吉,随后在劳伦斯的建议下,阿拉伯起义军开始不断袭击汉志铁路这一条奥斯曼帝国控制阿拉伯地区的关键工具,并迫使奥斯曼帝国调集远多于同英国人对峙的军队来围剿阿拉伯人。不仅如此,劳伦斯还在19175月率领一群阿拉伯人单枪匹马从叙利亚南下到亚喀巴,使阿拉伯军队成为撬动土军侧翼的杠杆。
               

(阿拉伯的劳伦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是一个历史学家)


 
而在英国人同土耳其人对峙的战场上也似乎出现了新的突破,1031日,英军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荡攻占了比尔谢巴(又译作贝尔谢巴),112日英军发动了对加沙的攻势,118日,土军在加沙的防线业已崩溃,等到1114日雅法港被英军攻陷,土军已经算是被英国人一分为二了。耶路撒冷的土耳其指挥官伊泽贝伊(贝伊指奥斯曼帝国较小地区州长的称呼)开始着手加强对耶路撒冷的防御,这让已经开始撤出的德国指挥官颜面无光,英军于1119日拿下萨里斯峡谷,而土军的防守也越来越顽强。等到了128日发动总攻时,英军又得到了大雨的帮助,山洪帮助摧毁土军在耶路撒冷西面的防线,于是,英军得以在9日进驻耶路撒冷,这座诸多宗教共同发源的历史古城。

一战中的奥斯曼军队


 在另一侧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汤曾德投降后,英军在随后的岁月里同土军进行了一些零星的交火。8月,英国方面指挥官易主,换为中将史丹利·莫德爵士,他花了3个半月的时间训练英军,使他们士气饱满且装备精良。19161212日,英军巧妙的发动了攻势,19172月,他们肃清了底格里斯河的西岸并于2月底夺回了库特,英军的攻势造成了土军的撤退,在311日,莫德爵士率部进入巴格达,这座梦幻的一千零一夜之城,莫德爵士也代表英国成为继罗马、塞尔柱、蒙古等无数个历史王朝后又一个新的巴格达征服者。在这之后,莫德爵士继续向美索不达米亚进攻,11月他因霍乱去世,接替他的是中将威廉·马歇尔。

一战时的奥斯曼军队


 
六、美吉多战役与帝国的毁灭
在莫德爵士去世后,英军继续对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军发动进攻,英军在191810月进行了一次大进攻,一直到29日土军失去斗志而告终。

而在巴勒斯坦战线上,英军也在酝酿一次大进攻。英军本计划在17年年末打垮奥斯曼帝国,但是因为德国在西战场的春季攻势,英军不得不抽调部队去欧洲而接受印军作为补充。916-17日,阿拉伯军队炸断了德拉以北、以南、以西的铁路,而此时土军指挥官桑德斯却在犹豫不绝,英国人以疑兵计将前线部队增加至五比一的优势,桑德斯无法确定英国人会从哪里进攻,他担心英国人从海岸发起进攻,但更担心英国人从约旦河一带发起进攻,此时,他手中的兵力可谓是少之又少,仅有三个比师稍强一些的军团。
                         

  (美吉多战役地图)

 
919日,英军发动了他们的攻势,进攻过程中他们还得到空军的帮助,英军于430分火炮齐鸣,部队快速清剿敌军,几乎未受多少抵抗。土军在一片惊愕中撤退,在撤退过程中还不断遭受英国空军的侵扰。而约旦河一侧的土军第四军团也在遭受进攻后于922日开始后撤,但是残破的铁路和阿拉伯军队阻止了他们的顺利后撤,926日英军的第四骑兵师从贝伊桑向东移动,截击土军,这支残破的奥斯曼帝国部队在疯狂中逃往大马士革,最终在大马士革附近束手就擒,101日,英军攻陷大马士革。这之后,英军与阿拉伯盟友一路高歌猛进,102日攻占贝鲁特,1023日抵达阿勒颇。1025日,穆斯塔法·凯末尔的部队赶来并且阻挡了英军的继续进攻,5天后,奥斯曼帝国同意停战。西亚战场落下帷幕。1918年10月30日签订的《穆德洛斯停战协定》,标志著奥斯曼帝国停战,也标志着青年土耳其党人政权的终结。同年11月4日土耳其青年党举行非常大会,决定自行解散,党魁恩维尔帕夏等人逃亡国外。

                    

(穆斯塔法·凯末尔)

总结
西亚战场最终在1918年10月31日结束了,战争对土耳其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影响。战前土耳其帝国有人口21000000人,有3000000人从军作战,共计损失1500000人。战争还使奥斯曼帝国花费了总计1802百万美元(来自霍兰·汤普森《高清一战全史》)如此高的损失,结果却是令人不满的,1920年奥斯曼政府签署了《色弗尔条约》,条约对土耳其的领土瓜分远比《凡尔赛条约》对德国领土的瓜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急剧缩水。1919年5月15日希腊军队占领伊兹密尔,使民族灾难空前严重。1919年5月19日凯末尔来到安纳托利亚 ,着手组织全民族的抵抗运动。1919年9月4~12日在锡瓦斯召开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参加的大会,正式成立了全国性的民族主义组织安纳托利亚和卢梅利亚保护权利协会,并选出以凯末尔为主席的16人代表委员会。同年底代表委员会驻地由锡瓦斯迁往安卡拉。从此安卡拉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1920年初 ,奥斯曼帝国最后一届议会开幕。由于凯末尔及其支持者取得了议会中的多数,议会于1月28日通过了《国民公约》,重申埃尔祖鲁姆大会和锡瓦斯大会提出的领土完整、民族自由等精神,声明土耳其领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求废除特权条约。1920年3月16日英国军队占领伊斯坦布尔,驱散议会,接着又指使希腊侵占布尔萨色雷斯等地。苏丹政府于同年4月宣布民族抵抗运动为非法,继而于8月10日签署了亡国的《色佛尔条约》。
 

(《色弗尔条约》签署后奥斯曼帝国政府领土)

 
1920年4月23日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组成了以他为首的政府。同时确认“主权在民”的原则,宣布苏丹政府3月16日以后与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法令无效。在1921年1月10日和3月31日~4月1日两次伊诺努战役中,新建的土耳其军队击退希腊军队进攻。同年8~9月,在萨卡里亚河战役中土军粉碎了希军占领安卡拉的企图。1922年8月26日,土军对希军发动全面反攻,9月9日收复伊兹密尔,9月18日在安纳托利亚的希腊军队完全被肃清。1923年7月24日协约国被迫与土耳其签订《洛桑条约》,承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土耳其民族革命


1922年11月1日大国民议会决定废除苏丹制,从此结束了奥斯曼皇室长达600年的封建统治 。1923年2月伊兹密尔经济大会通过《经济公约》,制定了发展民族经济的基本原则。同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这之后,凯末尔对共和国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土耳其彻底远离了一个落后的宗教国家,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民主国家。而被驱逐的青年土耳其党人,他们的领袖最后也死于非命,不过,随着青年土耳其党人的出逃,这也使泛突厥主义不断的扩散,以至到了今天这种成为恐怖主义的地步。
 
最后,我借用我之前在一战意大利篇的说法,尽管奥斯曼帝国与英法德相比十分落后,但这不妨碍土军在战争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英勇。而我也想说,所有的后来人在面对这场人类首次世界大战时,应该对每一位战争老兵保持理性与尊敬,尽管他们已经不在人世。

关联文章

以罗马之名:一战中的意大利王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