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骼:骨骼是活的,骨骼是仓库

 木森moose 2022-02-17

卡片约931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我们骨骼大约有70%是矿物质,22%是有机成分,剩下的8%是水。

在骨骼的矿物质中,95%的成分是羟磷灰石(hydroxyapatite),Ca10(PO4)6(OH)2——这是由钙和磷组成的高度结构化的结晶体。剩下的矿物质则包括钠、镁、氟和锶。

至于有机成分,98%是胶原纤维,这是由胶原蛋白组成的兼具机械强度和弹性的结构。

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两种:

密质骨(cortical bone):可以理解为骨骼中较密的部分;

松质骨(cancellous bone or trabecular bone):可以理解为骨骼中较松的部分;

大多数骨骼外层的致密结构,以及长骨(长条状的骨头)的骨干,都属于密质骨;
长骨的末端,以及在扁平骨和脊柱之间存在的都是松质骨;

用高压锅炖骨头,那些炖烂后疏松能嚼烂的部分,基本属于松质骨。

密质骨主要起的是结构化的作用:其中80%~90%是钙化的;

松质骨则具有更多代谢方面的功能:其中只有15%~25%是钙化的。


尽管骨骼看起来很“呆”,好像是没有生命似的。

但其实,我们的骨骼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活动。

在我们的骨骼中,存在有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这两类主要的“修理工”。

破骨细胞负责拆墙,拆掉骨骼上不需要的旧砖瓦——也即是所谓的“骨吸收”;

与之相对的,成骨细胞负责修建,构建起新的羟磷灰石构成的砖墙——即“骨形成”;

这种“拆墙”与“建墙”的动态活动,被称为“骨重建”,它使得骨骼的组织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而不至于变得年老失修。

因为骨重建机制的存在,我们即使因为意外出现了骨折,也能够在这两类“修理工”的维护下重新恢复健康。

除了上述的两类修理工,骨骼中还存在着一些常驻民——骨细胞和骨内膜细胞。

骨细胞嵌入在骨骼的矿物质区域中,它能够感知骨骼受到的机械作用;骨细胞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交流。

至于骨内膜细胞,目前的作用尚不完全明确,但它似乎在骨吸收和骨形成中起着耦合的角色。

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对于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骨吸收和骨形成的不平衡,会造成一系列的骨骼疾病。

比如说,破骨细胞的过度活动,造成了过量的骨吸收,但却没有成骨细胞带来的相应的骨形成,这就会引起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反过来,如果成骨细胞疯狂砌墙,破骨细胞来不及拆墙,则会造成骨硬化(osteopetrosis)。

骨骼除了作为支撑人体的架构,它还是重要的矿物质仓库。

在骨骼中,钙是最为重要的矿物组成部分。

人体中99%的钙都储存在骨骼中,它是骨骼的基材,为骨骼提供了强度的支持。

虽然钙在血液、细胞外液和其他组织含量只占人体的1%,但它在肌肉收缩、血管的收缩和舒张、神经传导、以及细胞内和细胞外的信号传导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当其他部位得不到足够的钙供应时,身体就会“毫不犹豫地”从骨骼这一大仓库中调取钙质。

【卡片小结】

骨骼的70%是矿物质,22%是有机成分,剩下的8%是水。

骨骼可以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密质骨主要起结构作用,松质骨主要起代谢作用。

骨骼是“活”的,骨骼一直在进行着重建——破骨细胞负责骨吸收,成骨细胞负责骨形成。

骨骼健康依赖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平衡——破骨过度,骨质流失;成骨过度,骨骼硬化。

骨骼是人体中重要的钙仓库——在其他部位得不到足够的钙供应时,身体就会从骨骼中调取钙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