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更”赛道已无想象空间,逐渐降低投入为上策

 我家住在瘦狗岭 2022-02-18

文|邓浩志

2021年8月底,住建部正式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提出要避免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政策主要对三个方面的内容作出了规定:


第一是“三严控”:严控大规模拆除,严控大规模增建,以及严控大规模搬迁。具体要求为,拆除不应大于现状总建面积的20%,拆建比不大于2,以及就地、就近安置率不宜低于50%。


第二是要求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保持老城格局尺度,严格控制建筑高度,最大限度保留老城区具有特色的格局和肌理。延续城市特色风貌,不破坏地形地貌,不伐移老树和有乡土特点的现有树木,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第三要求坚持量力而行,稳妥推进改造提升。加强统筹谋划,完善审批流程和标准规范,拓宽融资渠道,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不得以棚户区改造名义开展城市更新。推动由“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

上述政策的直接结果是开发面积明显减少,城市更新项目利润受到明显影响。有人进行核算,目前不少规划中的旧改项目,按新规定执行后,最终发展面积只剩下之前的1/6~1/7左右。而可用于商品房开发的面积只剩原计划体量的10%左右。


另外,城市更新受到开发周期延长,项目规模减少,政府企业参与更多等因素的影响,其利润也出现了大幅降低,而不确定性却大幅增加。

近期,有人对广州黄埔71条旧村改造近况作了一揽子统计。结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车”已经开走的,继续;已经“上车”的,多数顺利发车;还在“车站”等候的,可能就遥遥无期了。

这种情况,可不只是黄埔,其他各区,各市,情况都相当接近。目前广州一些新的“城更”项目已经停止审批,对之前已经立项的项目,也进行了方案调整当中。近期与多位从事“城更”的职业经理人交流,其项目多数处于遥遥无期的等待当中。尽管部分房企迅速绑定市属企业作为合作单位,以求加速推进,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意。

从行业宏观的角度看,“城更”赛道已无太大想象空间。以往,“城更”多数是房企规模增长,也是提升利润率的主要板块。当前这条赛道已经变得非常非常狭窄。计划围绕这条赛道发展的各路,可以考虑有序撤离或大幅降低资源投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