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文帝决心废除肉刑,只因一位十几岁的民间小姑娘?

 汉寿停猴 2022-02-18

在古代,刑法非常多且苛刻。有不少残废肢体、肌肤和身体机能的刑罚,被统称为“肉刑”。笔者曾经看过一档文化类节目,说是肉刑不仅残害人的身体,更是为了残害人的心理,让受刑人没有尊严。

公元前167年,汉文帝突然颁布了废除肉刑的诏书。令人惊讶的是,让汉文帝决心废除肉刑这一重大决策的,竟然是以为年龄只有十几岁的民间小姑娘……

她是谁?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各位看官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她的名字叫缇萦,是淳于意的小女儿。淳于意曾任齐太仓令,为官清廉,后辞职研究医术,给人治病。有一次给一位贵妇人治病时,因其病入膏肓,病重去世,他遭到了诬陷。

官吏昏庸,判他有罪,须受肉刑。由于淳于意当过官,按规定需要押往长安受刑。在与家人临别之时,淳于意看着自己的五个女儿,长叹一声:“可惜我没有儿子,遇到事情,一个有用的都没有!”

听到父亲这一句话,淳于意最小的女儿缇萦走上来:“父亲,我要和你一起去长安,替你洗刷冤屈。”淳于意不同意,缇萦以死相逼,押解犯人的小吏怕闹出人命来,只好带缇萦一同前往长安。

到达长安之后,缇萦请人代拟奏章,上书汉文帝陈述冤情:“我父亲曾是齐地的官吏,百姓都说他是一位清廉的好官,现在却蒙受冤屈需要受肉刑。我不仅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难过。一个人被砍去手脚,就成了残废,不能再安上,连改过自新的机会都没有了!我愿意做奴婢,请求给我父亲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一向仁厚爱民的汉文帝,被缇萦的胆识和孝心所感动。同时,汉文帝也认识到沿用秦代肉刑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更不利于政权的稳固,于是决心下令废除黥(刺面涂墨)、劓(割鼻)、刖(砍断脚趾)三种肉刑

同年,新的刑律修成并颁行天下。新刑律规定:黥刑改为剪去长发,以铁钳束颈服刑四年;刑改为打三百竹板子;斩左趾改成打五百竹板子;其他重罪和连续犯有多项罪名的,一律弃市处死。史书记载,新律颁布后,社会犯罪明显减少,百姓称颂汉文帝的美德。

少女缇萦为解救父亲,敢于冒如此之大的风险,除了自身莫大的勇气之外,更体现了她对父亲的孝道。同时,缇萦救父对于古代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