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诊室医话- 25.饭前忌动,饭后忌静(附音频)

 寻道布衣 2022-02-18

(本文由门诊对话录音整理而成)

声音来源:赵立生;侯仁旭

文稿整理:   侯仁旭

    《菜根谭》中有句话叫,食前忌动,饭后忌静,正好和现在很多人都相反。吃饭的时候匆匆忙忙赶去吃饭,到那吃饭了呢,就回家躺着,这样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

     脾主运化,人在运动的时候,人身体的气血也在运动,运动的时候就把食物消化掉了,不会产生积滞。

      整体来理解这句话,因为吃饭前剧烈活动的话,气血也是剧烈活动的,所以食物不容易消化。打个比方,动摇则谷气得消,一活动血液在大脑、在四肢、在心脏,他在剧烈循环就吃饭了,胃反而没有血,所以这个时候容易损伤胃的黏膜,就像冬天天冷了,不热车就起步,是发动机在转,但是机油没过来。所以说长久会损伤这个器官,因此说饭前忌动,饭前不能太活跃,饭前反而应该安静平稳一些。

      请人吃饭都应该坐一会儿在吃。要不你自己气血,人家大老远,舟车劳顿坐到这,太容易老百姓讲的,呛风了或者激着了,这叫饭前忌动。

      饭后忌静就像你说的那个意思,如果吃完饭以后就不活动,这个食物就只会在胃待着,他很难再往下走,尤其有的人吃完饭就躺在这儿了,吃完饭以后。这个时候,我们平时看的时候,胃是这个状态,像一个马桶一样,都是弯儿,但是当他躺下以后就变成那个样子了,所以饭都相当于积在回弯那个地方。时间久了,第一,把胃黏膜就沤烂了,腐蚀了,因为胃酸要不断的分泌,想把它排出去,但是他在这个弯儿里是出不去的。马桶的原理不就是这个吗?防止底下这个气往上通。

       第二,是胃在蠕动,他这个回弯儿以后胃蠕动,但是他仍然排不出去,时间久了胃蠕动就会下降,见过气球装水吗?气球装水就会往下坠,这个肠子现在就相当于受力不均匀,以前回弯儿的地方受力比上面多,肠道蠕动就会比上面累一些,而且肠壁变薄它就会损伤。所以说很多胃糜烂,胃肠蠕动过慢的人,都有这个习惯。这就是为啥有时候在门诊这一看,就会告诉这个患者,你是不是长时间吃完饭就躺着,有的人觉得很神奇,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分析,因为只有你天天躺着,胃的这个功能才会损伤。损伤完怎么看,所以要通过中医讲的舌脉,第一点舌头上的表现就是苔,在中医望诊中舌苔是反应胃气熏蒸,这是健康状态下,他的生理机能,也是邪气盛,如果这个舌苔特别厚就说明胃内的积滞非常多,所以说如果这个人长时间积滞,这个人就会满口都是这种厚腻苔、腐腻苔、垢腻苔。那就可以基本确定他发后长时间基本就不动了。

       所以说问题就相对于简单了,第一点,如果想改变这种状态,你就得问他,你想好多久,你是一直好还是只好一阵,要想一直好就得改变这种状态,所以说饭后,或者喝完药,要步行15分钟,就是要让你活动一下,你以前不活动,做不到的,现在都让你去改变,有的人说我还是做不到,但是做不到呢,这个药就只能好一阵。

      因此有时候吃中药、看中医,吃药不是一个目的,他是为了改变和纠正你这种不良习惯,所以说有的人配合的好,他恢复的就快。说到这还有一个就是,很多人吃完饭就困,这是啥原因?血都在胃上了,没有足够的血去供应大脑。这个在西医里是这么讲,中医也是这一个意思。当吃完饭以后,血液要全部集聚到胃肠,来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分解,中医的思维也是这样。但是正常人为啥不晕,因为他的气血够用,当你气血够用的时候饭后就不会困,饭后觉得浑身热乎。你看冬天不吃早饭出门,冷;还有吃完饭反而更精神,这是气血健康,相对正常,不正常吃完以后你会困。

       回头来讲还有中间环节,就是胃的功能在下降,胃自己代谢不了了怎么办?就搬救兵,就像现在这个情况一样,假如我们自己控制不住这个疫情,就得向其他城市去寻求支援,就会从身上去寻求支援。很多人在服药期间会说,家里的老人,啥也吃不到,让他吃点肉行吗,吃点大枣,吃点补品,什么也不让吃那人不饿坏了吗?不是的,因为这是中国人的思想,叫我吃了就是我的,但正常来讲我吸收的才是,吃一堆没吸收反而更麻烦,他会停滞在胃肠,胃蠕动不开以后会不停地借救兵,最后把全身脏腑的血都借到这来了,最典型的就是心肌缺血,所以说天天吃饱、吃好、活动少的人,他的心脏病就会出现,这就是为啥有的人服药期间,或者心脏病的患者必须要求你控制饭量,有人说我控制不了,我饿。但是如果你能做到,就能尽快的恢复,而且尽量花最少的钱,吃最少的药。

          所以说这是《菜根谭》里面讲的饭前忌动,饭后忌静这是有道理的,他不论是在中医养生中,还是吃药康复中,对人的身体都有好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