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胆主骨所生病的问题

 一得斋主人 2022-02-18
读过内经的朋友,尤其是读过《灵枢·经脉篇》的大多会生出一个疑问,关于是动病、所生病,为什么是胆主骨所生病,难道不是肾主骨吗?应该肾主骨所生病吗?怎么又归胆管理了?
首先,古人将所有的营养物质称为气,古人认为人有六气,《灵枢·决气》:“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辩为六名……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胃为水谷之海,将食物消化、吸收、转化为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并转输至有需要的五脏六腑。
精作为最有中医特色的概念,必须先做个铺垫,《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这个“精”好像不是营养物质,应该是最初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质,似乎有点像现代医学的精子。但是,这种先天之精,对父母来说,又是生殖之精,先天之精是其表现为能动的、阳的一面,生殖之精是其表现为静止的、阴的一面,一体两面,其实是一回事。先天之精可以促进人体的发育成长,一直处在消耗之中,所以不断的需要后天水谷之精的补充。
《素问·五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生产水谷之精的胃,作为六腑成员,严格遵守泻而不藏的规矩,生成的气血随时送出去,供人体使用,而生成的精便成了问题,自己不能贮存啊!这个时候,胆作为奇恒之腑,需要重点介绍一下。《素问·五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日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共同的特点是:它们虽然是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似腑非腑;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似脏非脏。
由于胆具有可以贮藏精气的这个特点,他就承担了藏精的重任。《灵枢·本输》:“胆者,中精之府”,说明胆是贮藏“精”的处所。《难经·四十二难》:“胆盛精汁三合”,具体指出了胆中所藏精汁的数量。于是,饮食中最膏泽最纯粹的精华物质——精汁,就在胆中安了家。当人体需要时,由胆传送至所需脏器,比如需要繁衍后代时就传输至性器官,需要长个子时就传送至骨髓,需要动脑筋时,就传输至与脑髓。《六节藏象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这从另一个角度指出五脏六腑之精皆由胆来提供。《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既中正,其气也刚,胆病则失其刚,凡是人们说吓破胆的,骨便失去了刚性,腰酸腿软站不住,这也算个小证据吧。
在古人眼中,精、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质,所以精髓是连起来使用的词语。髓是消耗性很强的物质,需要精源源不断的补充,所以,骨骼的生长发育与大脑的生长发育都依赖于胆中的“精汁”,于是产生了“胆主骨所生病”的理论。
《灵枢·经脉》:“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以上所述胆经的所生病,涉及的大多是骨病,我们再看胆经的经脉循行,“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䪼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冲,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从循行部位来看,人体侧面骨骼分布较多,基本上除上胜的关节外,都有所涉及。头角、胸胁、髀枢、股骨、外辅骨、绝骨、乃至脚的骨骼,都在胆经循行范围之内。所以,用“骨”来概括所生病还是非常恰当的。
《灵枢·根结》:“少阳为枢……枢折则骨繇者,取之少阳”。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经常用绝骨穴、风市穴治疗骨关节疾病,也经常用柴胡桂枝汤来治疗骨关节疾病、腰间盘突出症等,疗效满意。
这里重点说一下绝骨痛,这是中医独有的病名,故名思义,就是绝骨穴附近疼痛。这种情况常见于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他们从最初的腰痛、环跳穴痛、发展到小腿外侧的绝骨酸痛,很多人认为是好多了,原来疼的不能行走,现在只是酸痛,反而不当回事。很多针灸医生会误诊为筋病,所以反复针灸,一直是有效,始终无法治愈。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的做出骨病的诊断呢?骨会大杼,只要是骨病,大杼穴下针即效。即使是膝关节、踝关节等远端关节疼痛,只要在大杼穴下针,然后就可以让患者活动,疼痛马上就缓解了。所以,对于绝骨痛,我们可以用骨会大杼,髓会绝骨来治疗,也可以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当然,针药配合最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