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热互结成结胸,水热下陷成协热利

 一得斋主人 2022-02-18
第139条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太阳病,二三日,出现“不能卧,但欲起”,参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中间很可能隐藏了一次误下,不然即使不治,二三日间,也不会发展到这种程度。那么,到底是不是误下引起的呢?
“心下必结”,心下所结为“气结”,也就是说,“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是因为气结与心下,导致痞塞不通,躺下之后会喘不上来气,所以才总想坐起来。
“脉微弱者”,太阳病,二三日,本来应该出现发热恶寒,脉浮紧或脉浮缓,亦或是“伤寒三日,阳明脉大”,反而出现微弱的里虚寒脉,说明患者素有寒饮。
“此本有寒分”,康平本作“此本有寒饮也”,为旁注小字。患者素有寒饮,外寒引动内饮,结于心下,出现了“不能卧,但欲起”。有寒就要温散,可以用治疗外寒内饮的小青龙汤治之。不能当成“卧起不安,烦躁不得眠”的阳明病而用攻下之法。 
“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怕啥来啥,结果医生就是误认阳明病而用了下法。太阳病用下法,就会“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攻下的药物可能会造成下利,虽然药劲过去之后也就不泻了,但太阳表邪随之内陷,与心下水饮互结,成了结胸病。
“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这句话争议很大,因为有的注家认为“四日复下之”就是到了第四天发现还在腹泻,所以通因通用,“复下之”。这种观点稍作思考就知道是不对的,联系上下文来看,应该是如果用了攻下的方法,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若利止”,很快不腹泻了,形成了结胸。一种是到了第四天,还腹泻不止。说明太阳表邪没有与心下的水饮互结,水饮与热邪下陷肠道以成协热利。参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第140条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课前思考:

“其脉促,不结胸者”说明什么问题,可以得出“此为欲解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