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吐血如神的大黄黄连泻心汤

 一得斋主人 2022-02-18
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康平本中,153条、154条、155条、156条,四条合为一条,讲误汗误下之后出现心下痞的治疗。本条承上条,没有烧针,就是误汗、误下之后,出现了心下痞。
“心下痞,按之濡”,参149条:“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寒热错杂的心下痞相较于结胸而言,会有胀满、发硬,只是没有按之痛。“濡”是与“鞭”作比较,如果按压心下部时感觉柔软,就是气痞,热痞。如果按压心下部感觉坚硬,就是寒热错杂痞。注家困于149条,不愿承认心下痞会按之濡,所以吴谦说:“濡字上当有'不’字。若按之濡,乃虚痞也,补之不暇,岂有用大黄泻之之理乎”?柯琴曰:“濡当作硬。按之濡下,当有'大便硬不恶寒反恶热’句,故立此汤”。注家忘了一点,如果按之不是柔软,而是硬满,那说明心下有水、痰、血、宿食等胃内容物,非得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而不是开水浸泡的大黄黄连泻心汤力所能及。
“其脉关上浮者”,康平本“关上”为小字旁注。伤寒脉法与后世脉法不同,虽然都是诊寸口脉,但伤寒脉法的寸关尺是判断阴阳,不分五脏六腑。以寸尺分阴阳,关脉只是阴阳分界的标志,关上为寸脉、阳脉。关下为尺脉、阴脉。关脉不做为诊断依据,就是阴阳之关而已。康平本中,关脉大多是小字旁注。去掉“关上”就是“其脉浮者”,就是单纯的脉浮,加上“关上”,就是强调阳脉浮。说明随误下进入体内的邪气郁而化热,成了热痞、气痞。因为没有与水、痰、血等实质性的东西互结,所以按之柔软。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移热于小肠,小肠的温度来源于心,如果心火不能下济小肠,则上热而下寒。泻心汤就是用大黄黄连之寒性将热痞中之热泻于小肠。大黄、黄连,性寒除热,味苦入心,“麻沸汤渍之”,汪琥曰:“汤将熟时,其面沸泡如麻,以故云麻”,“麻沸汤”就是滚开的水。“渍”是浸泡,将息法说:“须臾绞去滓”,用滚水浸泡几分钟就行,为什么不煎煮呢?“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大黄黄连皆非轻剂,“薄煎取其气,久煎取其味”,“水渍”就是为了“取其气”,取其性寒之气,以治“脉关上浮”之热痞。气走上,味走下,治下焦时才“久煎取其味”。有时为了增其味,还要用炙、蒸、酒洗等炮制法,古法中“九蒸九晒”就是为了厚其味。因为只取寒气,不取苦味,所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不会出现柯琴担心的苦寒泄泻,只会清除心下痞的热邪。
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热痞的机会不多,更多用于其他证候,《金匮要略》提到了吐血衄血:“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只是金匮的泻心汤多了一味黄芩。有些注家一看“心气不足”坐不住了,如果心气不足补还来不及,怎么能用苦寒之药泻心?肯定是抄错了!《医宗金鉴》直接改为有余,并将“按之濡”改为“按之不濡”。后来有人在《千金方》中发现,不是“心气不足”,而是“心气不定”。但心气不定会影响心神,出现精神散乱,心悸易惊等证,本方显然不治这些证候。那心气到底足不足呢?个人愚见,心气不足!心五行属火,脾五行属土,火生土,火为土之母,脾胃为心之子,脾胃郁火则子盗母气,心气自然不足。有人可能会说,不对!有心火也是用黄连泻之!对啊!你那个火说的是邪火,我这个火说的是正气,就是因为心的正气不足才让邪火坐大!泻的是邪火,不是正气。古人是顺应天道,顺其自然,阳明之火肃降,心气自然补足。
陈修园注《十药神书》也讲到了吐血:“余治吐血,诸药不止者,用《金匮》泻心汤百试百效,其效在生大黄之多,以行瘀也”。刘渡舟刘老肯定了陈修园的观点,并拓展了使用范围:“既然有火热之邪,这个人要心烦,所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一个主要的证候还有心烦,心的发烦。另外,小便发黄,大便通,大便不是秘结。因为它是气痞,大便虽通而不爽,总像是拉不完。这样的心下痞,伴有心烦,舌头红绛,大便虽通而不爽,小便发黄,才知道它是热痞。这是一个方面。也有的患者在心下痞的同时出现衄血和吐血……我喜欢用这个方子,在临床没少用。治鼻子衄血、牙疼、吐血、心下烦、睡不好觉,就是用点儿大黄、黄连,砌一碗茶,泡一会儿,喝一喝,效果非常好”。

 
第155条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课前思考:
柯琴曰:“心下痞而恶寒者,表未解也,当先解表。宜桂枝加附子,而反用大黄,谬矣”,现在有恶寒,为什么不用先桂枝汤以解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