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化是古中医的灵魂

 一得斋主人 2022-02-18
汉唐之前的方子与汉唐之后的方子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不好懂。明清时方的特点就是好懂,哪怕你是中医黑,只要看到方中有人参、鹿茸就是补益的方子。只要看到方中有牛黄、犀牛角,就是清热解毒的方子。医生与患者可以产生共鸣,你看,人参鹿茸、藏红花都给你用上了,坚持,再吃两个月,病就好了!患者也理解医生,这么好的药都用上了,病还好不了,不能怪医生,只怪自己的病太重了!
郑钦安先生在《医法圆通·伤寒溯源解》中说:“气化二字乃《伤寒》书一部真机”。经方组方的独特之处,就在气化上!“辛甘化阳,酸甘(苦甘)化阴”。以甘草干姜汤这个小方为例,甘草味甘,干姜味辛,辛甘化阳,所以29条:“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他不是用性热的干姜复阳,而是用辛味的干姜与甘味的甘草,化生出第三方——阳气,用化生出的阳气“以复其阳”。
但是,甘草干姜汤又有个别名,“复阴汤”,在《金匮要略》中,“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肺痿是肺中缺了津液,这里的甘草干姜汤与上面的甘草干姜汤不同,干姜改为炮姜,用火炮过的干姜色黑味苦,与味甘的甘草苦甘化阴,可以补肺中津液,所以称为“复阴汤”。
所以,汉唐之前的方子很少有用到后世时方那种补药的。有人认为是后来才发现的什么什么药,其实是组方规则不同。后世时方注重以形补形,汉唐经方注重气化,所有的阴阳气血不是用药物直接补,而是用方子的“化学反应”,用化生出来的阴阳来补。一加一不等于二,等于三,辛甘化生出“阳”这个小宝宝,酸甘(苦甘)化生出“阴”这个小宝宝。所以,桂枝汤作为群方之祖,并非浪得虚名,而是因为辛味的桂枝与甘味的甘草化生出阳,酸味(苦味)的芍药与甘味的甘草化生出阴,从本质上说,它是阴阳双补的方子。而小建中汤也不是后世中医所说的温补脾胃的方子,因为它倍芍药,加饴糖,酸甘化阴的力量远甚于辛甘化阳的力量,它是侧重于补阴的方子。阳化气,阴成形,所以它可以补形体,使人强壮。
汉唐以前的方子大多很小,大多三五味,六七味。少有超过十三味的,南阳故里至今相传一句话:“药过十三,嘛味不沾”。因为“阳进为补其数七,阴退为泻其数六”,七之半数为三点五,四舍五入为四,四为补之半数,小补益,四味药足亦。七为补之全数,大补益,七味药足亦。三为泻之半数,小攻泻,三味药足亦。大攻泻,六味药足亦。所以,泻心汤不用争议,就是黄连黄芩大黄,方中用大黄,如同四逆汤中用甘草,不可或缺,是治未病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