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病为什么会出现咳与咽痛?

 一得斋主人 2022-02-18
第198条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参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能食说明是阳明中风,所以“不恶寒,但头眩”,眩是风象,风邪上攻头部则眩。头眩与目眩都有视物旋转,鉴别要点在于目眩闭目则眩止,头眩闭目眩不止。
“故能食而咳”的“咳”是一个重点,197条“呕而咳”,其实就是不能食而咳,本条“能食而咳”,既然能食不能食都会引起咳,为什么还要强调呢?《素问·咳论》涉及本条的有两点:第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胃、小肠、大肠都会引起咳。第二、“此皆聚于胃,关于肺”。197条是寒聚于胃,上逆于肺,本条是热聚于胃,上逆于肺。为什么寒热都能上逆于肺?参《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肺经起于中焦,如果中焦阳明中寒,寒饮聚于胃脘,循肺经上干于肺,就会“呕而咳”。如果中焦阳明中风,热饮聚于胃脘,也会循肺经上干于肺,出现“能食而咳”。
“其人咽必痛”,程郊倩曰:“夫咽痛惟少阴有之”,其实阳明咽痛有生理基础,参《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人体咽喉处有两个门,咽为胃之门,喉为肺之门。风热上攻胃门则咽必痛,风热上攻肺门则喉必痒,痒必咳。
“若不咳者,咽不痛”,如果不咳,说明热邪不甚,没有上干于肺门、胃门,所以咽不痛。头眩、咳、咽痛,都是因中风化热,而非胃家实所致,不能用攻下之法,而是用清法、和法。经方大师曹颖甫认为可以用大黄黄连黄芩汤治之,窃思其治咽痛头眩可能有效,能治咳吗?存疑!个人以为可以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没有呕,去半夏之燥热,有咳,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本条与197条在性质上有寒热之异。阳明以肃降为顺,病则上逆,寒逆则头痛,热逆则头眩。
197条:中寒  不能食 呕  咳  头痛  手足厥
阳明中寒,挟饮上干于肺胃所致。
198条:中风 能食 咽痛  咳 头眩 不恶寒
阳明中风,挟热上干于肺胃所致。
 
第199条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课前思考:
本条发黄以何方治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