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用爱控制我!

 心理师小鱼儿 2022-02-18

阿诚约我见面的时候,我是有些犹豫的。这个时间段,我几乎谢绝了一切可以面询的机会。

但,当他告诉我因为朋友的推荐,有事求教。从他急促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是真的有事找我。

于是合上书,匆匆赴约。

阿诚和她的老婆一起来的。像这样一起咨询的两口子,还真是不多。只有夫妻双方感情出了问题,才会遇到这样的咨客。

阿诚需要咨询的是孩子的叛逆。他的苦恼在于已经无法驾驭自己的小孩。

孩子已经17岁,读高二。除了不爱学习,阿诚还真是挑不出小孩有哪些令他不满的地方。

阿诚的老婆是个漂亮女人,一直坐在一边,不肯多一言,只有阿诚絮絮叨叨个不停。

 

我理解一个男人若在家里遇不到可以敞开心扉聊天的另一个,常常是遇到合适的机会会说个不休。

女人静静地坐在一边,偶尔起身为我添点茶水。听到我说的一些话,有时会心地莞尔。

她的不善言辞与阿诚的滔滔不绝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若从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女人的沉默,多是一种无声的反抗。孩子教育上,若不能达成一致,家庭内外自然是硝烟四起。

强势一方,会以爱的名义来控制弱势群体。小孩因此会遭到不断地压制,任何一个有思想的小孩,自然不甘被压制。

学习成绩的好坏,常常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忧乐。我很理解阿诚唠叨背后的辛苦,自然更能理解女人沉默背后的无奈。

当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来管教小孩时,很少有人会以为自己是错的。我那么辛苦地付出,却总是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结果。

阿诚的苦恼在于他走进了一个误区。我们对孩子的爱,绝不能因为他的成绩高低来决定他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

请不要以爱的名义来控制我!这是孩子的心声!但,有多少父母不是一边说着:我这是为你好!然后锲而不舍地彼此相爱相杀!

没有一个父母不巴望自己的小孩天生学霸。但,人与人之间有些差别真的是与生俱来的。比如,我的达维,对足球的热爱,远远超过对文化成绩的钟爱。

读高中的那段时间,真的是我们母子互相较量的生死阶段。最后,达维以他的年轻与执着赢得了他想要拥有的现在。彼时,我除了担忧抱怨和焦虑,真的是一筹莫展。

在他人的眼里,达维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只有做父母的不甘心,一直固执地坚持以为只要假以时日,他也可以出类拔萃成为我们的骄傲。

 

事实上,普通人,不能以天才的方式生存。

记得当初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感触很深。安德烈是中德混血儿,双语背景,父母都是博士学位,母亲龙应台更是人中龙凤。

但他21岁才读大学,而且是在他母亲任教的学校。龙应台对安德烈的期望不可能不高。

安德烈面对焦虑的母亲,抽着烟,轻描淡写地告诉龙应台,这辈子他永远不可能超越父母,所以只能做一个平庸的人。

龙应台对安德烈的耐心与爱护一直陪伴着安德烈读过青春的叛逆期。现在算来,安德烈也有30岁了。不管平庸还是骄傲,他最终拥有了作为普通人的快乐。

 

多年之后,当我们再回顾往事的时候,你会发现现在的挣扎与互相为难,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

真正的天才会脱颖而出,有足够随心所欲的权利。也许,在我们都不能确定孩子是天才之前,不如先用普通孩子的方式养育他吧。

阿诚紧缩的双眉,终于舒展。我知道今天他的心结会打开。但,能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只能依靠他自己的努力。

只是,关于成功的定义,身为父母,我们有时都显得偏执。仿佛不是就读名牌大学,这辈子就是失败。

想起日前读过的一篇微文:年仅41岁的北大博士,不幸患绝症离世。他对人生的总结:40岁的时候,博士和文盲一样。

虽然,这句话有些偏颇,但作为一个高智商的高材生,在临终前他其实更羡慕作为普通人健康知足的生活。

人生几十年,只要不蹉跎,总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知足和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