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文初:放弃高薪辞职回乡,重振湖南坡茶业

 全媒资讯 2022-02-18

龙文初1976年生,安化县马路镇湖南坡人,现任安化县湖南坡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任世界500强企业富士施乐高层管理职务,在日本、韩国研修3年。放弃40万元的年薪回乡,于2013年创立安化县湖南坡茶业有限公司。

再次造访安化县湖南坡茶业有限公司时,正巧赶上马路镇政府组织该镇所有扶贫企业在龙文初的厂里召开产业扶贫现场工作交流会。

龙文初四十出头,微胖的身躯略显憨态,脸上挂着浅浅的微笑,从容而淡定。

现场工作交流会上,龙文初手执鼠标,快速播放着一页页的PPT,侃侃而谈,为大家一个个项目作介绍,将自己的扶贫实践经验倾囊相授,从方案到措施再到效果,层次分明,有理有据。我对邻座感慨,不知他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是何方神圣,资料如此详尽,真是强将身边无弱兵。

邻座说,才不呢,他厂里除了财务室,并没设置其他办公室,所有资料全都是他自己一手撰写、整理的,这是他在外资企业工作时养成的习惯。

我暗暗赞叹,一个企业家不仅要把握企业的经济命脉,巩固和发展产业,还要操作各种详细程序,撰写文字材料,这是一种多么让人尊敬的工作态度啊。

采访中得知,龙文初1992年初中毕业后,就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先后在村办企业、长沙砖厂工作。1995年下半年应聘进入深圳富士施乐,在日本、韩国研修3年,学会了日语和韩语,并能娴熟地将之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因勤奋务实、工作积极,他很受领导赏识,很快从普工晋级为高管、他在外企一做就是14年,年薪高达40万元,管理着1600多名员工,可谓踌躇满志,春风得意。

让人钦佩的是,龙文初不忘初心,于2009年毅然辞职,回到了老家安化湖南坡,又从城里人变回了乡下人。

早年间的湖南坡,因茶闻名,稍微年长的人都记得这里曾有一条依坡而建、热闹繁华的湖南坡茶叶街,上好的大叶茶吸引了方圆几百里的人们,许多外地茶商常年翻山越岭来此收购茶叶。

有史料记载,湖南坡自西汉时期就有了茶叶交易活动,是“四宝贡茶”云雾茶产地。近代,这里又是“湖红”的重要原产地,“红茶大师”冯绍裘在此创制的“红星208”,于1915年由茶商昆记梁微辑茶行选送世界博览会,获巴拿马国际金奖。(如今龙文初的展览厅里,摆放了湖南坡老街的三块老茶庄匾牌——集发泰茶庄、永记茶庄、天外香红茶庄。)

然而,近年来,湖南坡逐渐没落,不复当年荣光,在外打拼的龙文初看在眼里,忧在心里。2009年,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辞职回了老家。

重振湖南坡茶业,就是龙文初回归的初衷。

打虎亲兄弟。2010年,龙文初与一直在县城茶业界打拼的哥哥龙良初联手承包了一片老茶园,传承老祖宗的制作技艺,潜心研制无农害的原生态安化黑茶。

三年时间后,龙文初收获了客商的信赖。2013年,他正式创立了自己的企业——安化县湖南坡茶业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司现已有茶园1200多亩,其中荒山茶园500亩、新开茶园700多亩,年产量55吨。

公司还修建了自己的工厂,在县城设立了营销中心,在深圳建起了体验中心,销售市场向湖南、山东、广东、河南、北京、福建、上海等地辐射,成为县内私营企业的一匹黑马。

事实上,龙文初并不盲目追求企业如何快速“膨胀”,而是以自己的品质修为立足,一开始便以SGS认证的欧洲检测标准加工生产茶叶,赢得了高端顾客,以诚信占领了市场。

北京乡土乡亲公司三番五次来到他的基地察看后,专门撰写了题为《被淘汰的危机感催促》的相关报道。事实如此,龙文初在将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心中时刻揣着一份危机感与紧迫感,所以他宁肯放慢脚步,筑牢前行的道路,为未来做好铺垫。

正因为他对自己与茶的品质的精细追求,外地许多家公司才一次又一次签订了合作协议,成了他长期、固定的合作伙伴。

龙文初喜欢读书,亦喜爱书法。他别出心裁,将篾制包装的产品请民间高手逐件书写品名,看上去既富有浓郁的书卷墨香,又饱含醇厚的乡土气息。

我更敬佩的,是龙文初作为一位企业家常怀的一种社会责任心。

2015年,龙文初响应安化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的号召,肩负起4个村285户贫困户1000多人的产业扶贫。他每到一个地方,都因地制宜按自己的方式与当地村委签订合同,选择性实施茶叶、水果、中药材、养殖、劳务等多种产业扶贫。

2016年,龙文初投资88万元,为扶贫农户新建茶园265亩、改造老茶园119亩,改建三星级休闲农庄一座,惠及168户贫困户。

2017年,他为285户贫困户新建茶园235亩、改造老茶 园221亩、果园36亩,收益近200万元。

龙文初还花223万元发放了75万株茶苗,为农户新建了 218亩茶园。

回到本文开头,龙文初刚刚结束产业扶贫现场工作交流会的发言,便迎来了市质监局、县环保局和电视台三拨人马。

一行人看厂房,抽样质检,釆访拍片,忙得他团团转。

为了不至于傻等,我随马路镇文化站长朱共辉等人一起,直奔他设立于六步溪村的基地。

六步溪村地处安化与怀化沅陵、常德桃源的交界之处,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却经常遭受山洪与天旱的自然灾害。

2014年贫困建档立卡78户290人,至2016年已脱贫38户150人,尚未脱贫的有40户140人,成为安化县精准扶贫的重点村。

龙文初的湖南坡茶业有限公司成了进驻该村精准扶贫的企业,他一进村,就主动与村支委签订合同,不管是老茶园还是建设好的茶园,全部茶叶至少按保底价收购。

我们一行人,漫步在茂密森林里,沿一青石板小路盘旋而上,隐匿于松林里的茶树一垄垄一排排,参差不齐地展现在眼前,让人惊叹别有洞天。

渣洋村村民周松清是几十年的老贫困户,本人患肝腹水,母亲瘫痪多年,妻子双目失明。

周家以前住在半山腰上,房屋破旧几近垮塌,不久前因扶贫政策,正在盖新房,一家五口暂时寄居在外出打工的弟弟家里。

我们进村时,他们一家人都悠闲地坐在走廊上晒太阳。

周松清兴奋地带我们去看他正在修建的新房。他说,地基是龙文初雇人用挖机平整出来的,龙文初还帮他开了两亩多茶园,并发了幼苗,他自己也养了一群鸡。茶3块钱一斤, 鸡120元一只,都由龙文初包收,一家人的生活不用愁了。

说这话时,周松清脸上愉快的笑容在舒展。

洋溪张家组的陈岩丁一家四口独住在山林里,妻子罹患遗传性神经系统病,站立不稳;儿子陈辉脸部患先天性血管瘤,湖南师大毕业后一直在上海九人民医院就医,需花医药费60万元。

龙文初不仅在产业上帮扶陈岩丁一家,还定期上门走访,为他交付医药费。

龙文初和贫困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接触得越多,心里越发对他感到由衷敬佩。

此外,为消除乡亲们的顾虑,对于毛家岭等多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林中茶园,龙文初都在园子里立了牌,与他们公平合作。

现在的贫困户可在他那里得到三层利益:一是茶园仍然是农户的,农户可以获得每年每亩140元的租金;二是所釆摘的茶叶由龙文初按时价收购;三是每年的茶园抚育,龙文初按每人每天100元的工资给他们付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龙文初用实际行动表达着自己对乡亲们的热爱,这就是他的品质,也是他的一种境界。

(来源:安化电视台,记者:林小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