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2年是副兵团级,55年评中将最后授大校,嫌丢人拒绝参加授衔仪式

 梦想童年594 2022-02-18

想当年我党刚刚成立之时,纵观全国也仅有几十个人。成员虽少但蕴含的能量却是无尽的。在此后二十多年的革命历程中,每一次危急关头,总有一些党员挺身而出,探寻出一条新的前进道路,在他们的指引下,我党、我军在困境中逆流而上,不但壮大,充实自己的革命队伍,最终历经三年解放战争,战败所有敌对势力,解放南京城,将全国人民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文章图片1

在开国功臣数年努力下,新中国一切经济建设,发展方向步入正轨,该到了表彰开国功臣的时刻了。每位功勋赫赫的开国将领,都荣获相应的军衔和勋章。但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也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就曾有一位副兵团级将领,原则上至少授予中将军衔,但最后他只被授予开国大校,这个人就是杨宗胜。

踏上革命路途

和大多数开国功臣一样,1906年杨宗胜出生于湖南湘阴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虽然一般,但父母却非常有远见,在他八岁那年,拿出多年的积蓄将儿子送进私塾读书。虽说不到两年,就因为没钱交学费杨宗胜辍学了,但读过书的他对待一些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确实与同龄人不一样,这也是他以后踏上革命之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辍学回家之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给地主家放过牛,还跟随泥瓦匠当过学徒工,后来还去县城找了一个司炉工的活。虽然此时他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却尝尽人间疾苦,早早明白为人的不易,却不知道这种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难道自己的一生就是这样了吗?

后来农运在新市街的兴起,令当地的贫困农民对未来有了希望,听闻家乡的变化,杨宗胜也回到新市街,加入乡里的农民协会。他读过书,在外谋生多年有见地,很快成为农协骨干,这份责任感也令他最终踏上革命路途。

文章图片2

数年之后,红三军团在彭老总的领导下辗转湖南各地,路过湘阴的时候,得到当地革命组织的一些援助。杨宗胜听说红军这次是要去打长沙,他就主动要求给红军当向导。后来战斗打响,他还跟随大家冲锋陷阵,经历了战火的锤炼。

经过这次经历,后来湘阴县组建革命武装,组建赤卫队时,就选任他为队长。不久之后红军开展扩红运动,他的赤卫队也被吸收到革命队伍。杨宗胜从湘北独立团的一名班长干起,三年后就升任红17师的团供给主任。

优秀的后勤干部

此时,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苦苦挣扎的中央红军,决定派出红六、七军团率先踏上长征路,杨宗胜也作为红六军团的一员开始了战略转移,血与火的历练令他迅速成长,数月之后就升为红18师供给部部长。

1935年底红二、六军团踏上长征路不久,杨宗胜就身患重病,行征中的红军无法照顾伤病员,就把他安置在老乡家休养。心里记挂大部队的杨宗胜,在老乡家住了十几天就待不住了,感觉病情稍好一些,说什么也要离开。

虽说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但红军行踪不定,要想追上他们谈何容易。杨宗胜就一路追赶,老乡给的粮食吃完了,就采摘野果,乞讨,甚至吃草根树皮,硬是一路追到延安才与大部队汇合,真是太不容易了。这足以说明他是一位对党忠诚,革命意志顽强的同志。

文章图片3

抗战爆发以后,杨宗胜也大都负责后勤供给。可不要小看这个职务,当初红军改编八路军,本来给的编制都不够,前期发的军费根本就不够用,何况后来都停发了,这才有了后来的大生产运动。而作为供给干部,杨宗胜就要想方设法搞物资、保证必要的供应。

其实作为一位历练多年的老红军,杨宗胜的军事才能也是非常优秀的,只是没有施展的机会。直到1944年9月,杨宗胜调到湘北军分区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终于可以领兵打仗,展现自己的优秀军政才能。

除了联合当地抗日实力,筹建湘阴抗日民主政府,他还成功说服湘阴伪县长左钦彝率领两个团起义,后来又策反了毕昉清部5000多人的倒戈抗日,这些人都加入抗日革命队伍,有不少充实到杨宗胜领导的湘北军分区。

削弱当地日伪军势力后,杨宗胜开始率部与日寇作战,至抗战胜利,他先后与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三十多次,给以当地日伪军沉重打击,不但缴获不少物资,还将根据地的范围扩大到湘阴、长沙、岳阳、浏阳等地的广大农村地区。

获授大校军衔

后来日军投降后,他奉命率军北上,与中原军区会合,担任三五九旅供给部政委,干起了老本行,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儿子杨应九也参加了革命队伍,虽然父亲地位很高,但他也只是一个普通战士。

后来中原突围中,因一路奔波过度劳累,杨宗胜患上重病,此时他又听到噩耗,儿子杨应九突围时,在一次战斗中中弹牺牲。虽然每天都要面对流血牺牲,但这次可是自己的亲儿子,他心中的沉痛可想而知。但此时形势紧急,他只能将所有悲痛隐藏在心里,亲自埋葬儿子遗体后,继续带病指挥大家突围。

文章图片4

返回延安后,他终于坚持不住病倒了,休养了好长一段时间才缓和过来。后来他当过晋绥吕梁军区后勤部政委、一野第一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西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部长兼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解放军总财务部副部长,总后马政局局长,可以看出基本上也都负责后勤供给工作,为解放事业做出极大贡献,1952年他被评为副兵团级。

不过后来一个意外事件影响了他的军衔评定,有一次他听闻家乡湘阴一个地主被镇压,他对这个老乡可熟悉,当年他在湘阴领导抗日武装时,没少得到对方的资助,从另一角度来看,他也算是一位抗日功臣。于是杨宗胜设法保护了这个地主,没想到惹上大祸,被一些有用心的人抓住不放,说他“包庇”坏人,最后犯“错误”的杨宗胜受到处分,直接从副兵团级降为准军级。

后来军衔评定时,最初杨宗胜是评为中将的,上报时变成少将,最后军衔定下了竟然是大校。当时纵观全军,军级干部没评上将衔的都不多,而且基本都是1937年以后参军的,他这位征战多年的老红军仅授大校,也实属罕见。

文章图片5

他觉得面子挂不上去,连授衔仪式都不参加了,军衔和勋章还是组织派人送他家的。一直有心结的老将军,不久后找到老上级王震,把自己调到新疆工作,历任副司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他在边疆扎根几十年,为辽阔边疆地区的荒原开垦,经济建设以及边疆地区的保卫做出极大的贡献。

1981年1月24日,杨老病逝于西安,享年75岁。

其实在我们看来,无论杨老获授什么军衔,以他的功绩和在革命发展史中的贡献,他都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将军,无论如何,他的革命功绩是不会改变的,他的革命人生也成为革命史中光辉灿烂的一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