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残疾儿童康教自主融合发展路径-以N儿童福利院为例

 特教梦 2022-02-19

摘要:N儿童福利院是一所集儿童、养老、医疗于一体的综合院,现有孤儿103名,所有儿童都不同程度存在身心缺陷,其在教育、康复等方面较普通儿童而言有更多的需求。福利院配备专业康复师和康复器材,院内设教学班,康教融合优势突出。于2020年提出康教自主融合发展理念,欲整合康复教育资源,使儿童受益更加充分。经过一年实践探索,儿童康教融合初见成效,儿童美好生活需要得到进一步满足。

关键词:儿童福利院;康教融合;特殊儿童

儿童福利院孤儿大多数是由于先天残疾被家庭抛弃,对康复教育有长期的需求,但通过走访儿童福利院以及分析已有儿童福利院康教融合文献发现,现有儿童福利院康教融合大多都是借助外力即购买服务或者公益基金会的支持进行。较少有儿福院能充分利用自有资源自主开展康教融合。第三方康教技术水平毋庸置疑,但缺乏对院舍儿童基本情况的了解。为此,N儿童福利院开拓适合本院院情的康教融合路径,为特殊儿童康教融合提供参考。

1 引进专业仪器设备,形成康教融合同心圆

专业设备的配备能有效保证康复质量。N儿童福利院院内设医院,配备专业康复师和医师。配备PT、OT、ST、针灸、多感官五个康复室、1个临时康复点(方便儿童就近康复)、1个多功能康复大厅。康复器材的选择方面,通过定期外派人员参观交流,借鉴他院的康复设施配备经验及邀请专业人士来院指导进行。目前已配备磁震治疗仪、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熏蒸治疗床、肌兴奋治疗仪等近百种康复器材。此外,N儿童福利院还创新将康复和教学进行融合。康复室内设教学桌、配教具,教室内设感统康复区域,配前庭觉、触觉、本体觉等训练器材,使康复师和教师将康复目标、教育目标有效整合起来,改变了康复、教育过程功能单一的现象,形成了康教融合同心圆。

2 与儿童建立信任关系,夯实融合基础

与儿童建立良好信任关系,是儿童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传统的康复训练强调机械训练,忽略了儿童的内心感受,必定导致儿童主动参与难、儿童体验感差的局面,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中心,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师生之间难免有疏离感N儿童福利院在提出康教融合理念后,通过创设安全的环境、清晰的情感表达、界定清晰的规范等方式与儿童建立信任感。首先每日对康复室、教室进行安全排查和消毒,保证康教环境的安全。在儿童出现问题时及时介入,给予儿童支持,提升儿童的心理安全感。在情感表达方面,通过妇女节、父亲节、儿童节、感恩节等主题活动引导工作人员和儿童互相表达情感,还通过“结对子”的形式,一名工作人员与一名或多名儿童结为父母子女,加深他们的感情。无规矩不成方圆,儿童年龄小纪律意识差,约束界定不清晰会导致儿童秩序混乱,不能形成坚持的良好品德。在康教融合儿童管理方面,一是制定康复教育时间表,培养儿童时间观念。二是通过制定家规,班规等界定清晰的规范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3 吸纳培养人才,为融合提供技术支撑

人才是机构发展的核心动力,N儿童福利院主要通过三种渠道吸纳培养人才。一是通过自主培养、外派学习双轨制职工培训方式提升队伍质量。外派学习员工在学成之后开展汇报课,让学习收获惠及更多职工。单位内部定期举行学习交流会,对教师开展儿童康复知识的培训,对康复师开展儿童沟通教育方面的培训,并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考试考核,检验职工学习效果。二是通过公招、招聘、人才引进等多种招聘途径引进康复、教育人才。三是通过外聘专家定期指导工作,南福中心与三甲医院、当地特殊教育学校取得合作,定期邀请行业专家来院指导工作,获得了业务、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4 融合贯穿全程,合力共促学生发展

N儿童福利院将康教融合贯穿于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每学期初,使用由康复师与教师共同编制的评估量表,评估儿童在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吞咽功能、构音器官、语言与沟通能力、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几方面的能力水平,根据评估结果召开评估会议,讨论儿童的教学与康复安置,制定教学计划和康复计划。并成立康教融合试验班,由康复师、教师共同参与康教过程。从教康教融合至今,共评估儿童68 名,融合安置学生 14名。从学期前评估工作到个别化康教计划的制定、实施再到学期结束的总结与反思,都是康复师和教师共同参与的,他们共同决策、共担责任,合力共促学生发展。

5 康教自主融合效果案例

5.1 舒舒,8岁。来院时诊断为先天性无肛后接受开肛手术,术后其肛周肌力功能仍然非常弱,需接受持续康复训练。舒舒从2岁开始接受训练,3岁安置在院内蒙氏班接受蒙氏教育。6岁时舒舒本应该进入普校学习,但由于其肛门功能性缺陷导致大便失禁,每日需要使用卫生棉及时清洗去除排泄物及异味,在普校多有不便。且舒舒由于缺席课程导致他学习方面很吃力,跟不上校外教育节奏。因此,舒舒暂时被安置在院内特教A班。在看到蒙氏班同学相继进入普校后,他的内心在渴望与艰苦的冲突下,逐渐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麻木。当问及未来,他也迷茫没有目标,小小的他没有一点儿童的天真活力。康教整合后,康复师和教师讨论了舒舒的情况,决定一是将舒舒的康复时间进行调整,将原本时间分为两段进行,安排在儿童上午下午课后,既可以使康复教育无缝衔接,为舒舒外出学习打好基础,又避免了一次训练时间过长的枯燥,儿童更易接受。二是找准原因,对症下药。舒舒每次的训练内容包括臀桥训练、侧卧举腿、俯卧后举腿、仰卧位夹球、开合跳等多个项目,训练任务重,训练方式机械化导致他容易疲惫、配合度差,训练效果不理想。康复师通过观摩特教课堂发现结构式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也可引入康复训练中,形成结构式、游戏式康复法。结构式康复法注重将有难度的训练项目分解成几个板块,逐一训练,打牢基础。游戏式康复法强调将机械的康复训练融入儿童游戏中,强调儿童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训练的趣味性。三是在整个融合过程中康复师和教师都对彼此的进度有所了解,康复师在康复时中会对舒舒的课堂知识进行复习,教师将部分康复训练方法融入课堂中,帮助巩固彼此的训练效果。在康复师、教师的不懈努力,舒舒逐渐改变了懈怠思想,其大便控制能力得到加强,漏便次数明显减少。于2021年9月走出福利院,进入普校幼儿园大班进行学习。

5.2 海海,6岁,严重唇腭裂患儿,唇力度非常差,经3次手术后,仍存在构音障碍、发音不清晰、不能发翘舌音和爆破音、不能鼓腮、咂唇,龇牙时口部肌肉活动不充分等问题。康复师主要对他进行口肌训练和构音训练,通过手法按摩和口肌训练器加冰棉签刺激口部肌肉感知觉,使用压舌板提高他的唇力度。康复过程的枯燥和不适使海海配合度较差。海海同时在接受院内蒙氏教育,蒙氏教师与康复师讨论了海海的情况后,决定以儿童为中心重新考虑他的康复训练。首先是将口部操纳入教学早操活动,以韵律操的形式进行,包括打老虎,小蛇出洞等环节,符合儿童兴趣。海海非常喜欢做口部操,每次都认真完成。其次,将口肌训练融入教学活动中,通过吹泡泡、让风车转起来等游戏活动,引导儿童调节呼吸、进行唇力度的训练。海海胆小,在不断鼓励和肯定下,他的康复训练配合力度大大提升,目前发音清晰度有所改善,口部肌肉活动范围也得到增大。于2021年9月走出福利院,进入普校幼儿园大班进行学习。

6 康教自主融合总结与反思

6.1 康教自主融合的优点

2020年未保法的修订,进一步强调了学校和家庭的责任,儿童福利院拥有监护人和教育者双重身份,应充当保护儿童的先行军,把儿童发展放在首位。N儿童福利院康教自主融合考虑了儿童身心特点,符合儿童发展需要。康教融合过程中,福利院掌握融合主权,可以根据融合进度随时调整策略,具有灵活性。工作人员与儿童的互动,获得儿童的认可,保证了融合的有效性。融合人员相互学习,借鉴彼此的优秀经验,既有利于自身专业成长,也促进了融合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

6.2 康教自主融合的短板

首先康教自主融合对院内员工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给员工带来挑战。康教融合不单是康复师和教师的沟通交流,更涉及到两个专业的融会贯通,彼此围绕儿童问题贡献所学精华,既是干预的过程,又是学习的过程。其次,康教自主融合需要大量资源投入。无论是员工学习、设备配备,还是实施过程,都需要大量人、财、物的支持。最后康教自主融合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康教融合强调在打好前期的基础上再融合,融合效果的呈现需要时间的等待。

参考文献:

[1]李丰.江西赣州市儿童福利院:实施康教融合项目  积蓄示范经验[J].社会福利,2021(03):40-41.

[2]江艳.学龄前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的现状与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0):160-161.

[3]武洪涛.特殊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新智慧,2019(03):72.

作者陈洁,南充市社会福利中心特教教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特殊儿童干预方法、特殊教育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