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希望没有问题

 木子239 2022-02-19

即使活得很痛苦,很痛苦,很痛苦,也只会委屈、抱怨、愤怒、怨恨……只是停留在发泄情绪,但是不会作出任何改变,这就是被恐惧封印的人。

当我们突破了恐惧的封印,我们的生命才开始进化升华。如果无法突破恐惧的封印,我们就一辈子动弹不得,兜兜转转,还在原地转圈圈。

被恐惧封印的人,要么整天活在担心害怕里,要么整天活在空虚无聊里。有事就担心害怕,逃避退缩,委屈、抱怨、愤怒,没事就空虚无聊,消遣打发时间。

只有突破了恐惧的封印,才会开始主动提升自己,主动学习,主动成长,主动出击。被恐惧封印的人,大部分都是混吃等死。

图片

怨恨、消极、愤怒、打骂、悲观、抱怨、指责……都是爱的表现, 只是这是一种迷执的爱,一种错误的爱。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打败、反抗、仇恨这些我们过去认为不好的情绪。

我们的目的是要转化他们,把这些过去我们认为是垃圾情绪把它转化成营养,让这些负面的情绪来提升我们,帮助我们。

如果你学会了【爱的疗愈】懂得自我转化,自我疗愈的方法,你就会明白,原来你过去越痛苦,你今后的人生就会反弹得越高,而且你的成就也会越高。

比如,马云,以前多受打击,连一份临时工,都被肯德基拒绝了好多次,那副长相,曾被多少人嘲笑,创业失败了很多次。

可是他厉害的一点就是,把这些大部分认为的挫折,失败、痛苦……通通转化成营养,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强大。

他才更能理解别人,讲的话才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与追随。因为,他有足够的垃圾,他把这些垃圾情绪转化成营养。

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凡是世上所有的大成就者,过去都过得不好……不然他们没有那么多营养,他们也不理解别人的痛苦,也无法有伟大的使命。

图片

内心所有的担心、害怕,来自于四个内在小孩没长大,还是等、靠、要的心智模式,担心活不下去,担心得不到,担心没面子,担心不被爱。

内心所以的敏感、脆弱、委屈、愤怒,来自于四个内在小孩都受伤了,受气了。所以被戳到的时候,内心痛到窒息,痛到情绪失控。

内心所有的疲惫、无助、绝望,来自于四个内在小孩背负了不属于自己的期望包袱。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太高了,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让别人满意。

怎么破?

把心打开,看到自己。看到四个内在小孩的缺失、创伤、包袱,补缺失、疗创伤、卸包袱,把四个内在小孩养大,建立安全富足自由强大的内心世界。

才能摆脱担心害怕、敏感脆弱、无助绝望的困扰。没有这些困扰,我们才能幸福快乐的生活,活出自己,活出力量人生。

图片

很多人身体的能量,内心的能量,只能勉强维持自己活着,多干一点都干不动了,甚至活着都费劲了,剩口气吊着了。

身体总是感觉疲惫,情绪总是提不起来,什么不做,都觉得很难受。如果要学习,看书,听课,根本就学不进去,身体是抗拒的。

内心总是感觉担心、害怕、多疑、敏感脆弱、自卑,晚上想想千条路,第二天起来走老路。

因为想是头脑想的,要落地干出来,是需要身心去做的,身心能量太弱了,你头脑的想法是没人帮你去干的。

怎么破?

先把身体的精气神养好,身体有精力了,愿意动了,才能行动起来,然后把内心的恐惧、不自信、玻璃心、自卑疗愈好,内心不担心,不害怕了,自然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往无前。

身心不养好,只能活在想象里,活在头脑里,活在期望里,活在梦里,不是活在事实里。

图片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希望没有问题。如果你总是害怕问题,期望不要发生问题,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担心害怕,都是安全感缺失,四个内在小孩没长大的人。

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陪伴,缺少帮助,缺少支持,缺少理解,总是独自面对问题,体会了太多的无助和绝望,导致心冻住了。

也就是说遇到问题,只能等别人帮我们解决,我们自己没有能力解决。

如果0-18岁遇到问题,总是等不到人来帮你解决,遇到问题只能担心害怕,没人帮助,没人陪伴,孤独无助绝望的被问题暴击,确无能为力。

长大后,我们就会没有解决问题的意识,面对问题只会担心、害怕、难受,然后逃避,退缩,就是不会去面对,去解决。

怎么破?

身心脑同修,身体通过站桩解冻身体,解冻心,内心通过【爱的疗愈】补缺失、疗创伤、卸包袱,把四个内在小孩养大,建立安全富足自由强大的内心世界。

这个时候内心才觉醒过来,摆脱恐惧的困扰,积极的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图片

把心打开,看到自己

让心成长,接受自己

让心出来,活出自己

如果您走过很多路,阅过很多人,看过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还是活得焦虑、恐惧、迷茫、玻璃心、自卑,还是活得很疲惫,活得很无助,内心没有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