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刺血疗法治疗颈椎病经验解析qi转载

 bscy306175 2022-02-19

点击关注 民间截根挑羊毛疔 2021-08-18 11:57

颈椎病是刺血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于颈椎肥大性骨关节病变、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韧带及骨膜增生肥厚所引起的一系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常常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该病症归属于中医的痹证眩晕等范畴中。

图片

图片

【病因病机】

颈椎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年龄较轻的患者,往往是颈椎受到外伤,颈椎间盘急性突出所至。

图片

【临床表现】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病较急,多在外伤和剧烈运动不当时发生。而一般颈椎病,多病起病缓慢,开始时为颈部不适,有的表现为经常落枕,以后逐渐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上颈椎的病变可以引起枕后部痛、颈强直、头昏、耳鸣、恶心、听力障碍、视力障碍以及发作性昏倒。临床上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将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及交感退化 型,但是各型症状和体征常常又是互相交叠牵拉而无绝对界限可划分。

图片

(1)神经根型

最多见颈枕部及颈肩部阵发性或持续性隐痛或剧痛。沿受累颈神经的行走方向有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或有触电样或针刺样麻痛感,当颈部活动或胸压增颈加时,症状加重。颈部有不同程度的僵硬或出痛性斜颈畸形,肌肉紧张活动受限,同时伴有轻上肢无力沉重感,严重时上肢麻木。常于夜椎间疼痛、麻木而影响睡眠。

图片

(2)脊髓型

本型症状比较复杂,主要为肢体麻木、酸胀、烧灼感,以及肢体僵硬无力等症状。由于脊髓受压引起缺血改变,而使脊髓传导束出现不同病变,有的发生于一侧的上肢或下肢,有的先发生于下肢,然后再发展至上肢,有的只有双上肢症状。重症者可出现行走困难、二便失禁或尿潴留,甚至四肢瘫痪卧床不起。此外尚可有头痛、头昏,行走不稳、步态异常。

图片

(3)椎动脉型

传统研究认为是突出物压迫了椎动脉所致。临床观察患者单纯的动脉受压可能并不引起症状,往往是增龄后出现动脉粥样硬化,颈交感神经受刺激而发生反射性的动脉痉挛后所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有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等,一部分病人当头部转到某一方位时,可突然感到肢体无力而摔倒,摔倒时神志多半清醒。另外也包括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持物落地、对侧肢体轻瘫等。患者还可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视物不清等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图片

(4)交感型

是颈脊神经根,以及脊膜、血管上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所致,症状有头昏、游走性头痛、视物模糊、听力改变,甚至出现心律失常、胸闷等感觉。

应用刺血疗法治疗此4种类型的颈椎病,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而且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都很显著。

图片

【取穴】

图片

委中、尺泽、大椎、太阳穴等经验穴

图片

【操作方法】

患者部位消毒后,施针者手持三棱针以直刺或点刺(根据不同穴位选取不同进针手法)手法刺入穴位,淤堵严重者淤血会以喷射形式流出,部分穴位可采用拔罐拔出淤血。血量的多少由病情和患者身体情况决定,不可贪多。一般一个疗程即可看到效果,严重者一般三到五个疗程左右即可痊愈。

图片

【真实案例】

图片

XX,女,51岁

病历摘要:颈肩部疼痛酸胀,伴右上肢麻木肿胀感五年余,每于夜间疼痛加重,影响睡眠,天气变化时亦加剧。颈部活动时有弹响,劳累后头晕,颈痛,心情烦躁,平时易出汗。

初诊取穴双委中,尺泽,大椎、肩井等经验穴,经此一次刺血,多年的颈肩部疼痛酸胀及右上肢麻木不适均治愈,精神好转,无急躁易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