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 | 几番寒起一阳来

 泊舟烟濐 2022-02-19
中国传统节气
图片
庚子年 冬月(小) 初七 星期一
开始时刻:2020年12月21日 18:02
结束时刻:2021年01月05日 11:23
 朗诵丨敬一丹  讲解丨宋英杰
 配乐丨巫娜 - 落雪听禅
图片
图片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气。冬至时逢每年公历的12月21-23日,从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今年的冬至是在12月21日。

图片
图片
冬至三候
图片

一候蚯蚓结:古人认为,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进入冬至时节,阳气微升,蚯蚓头开始转而向上。此时,蚯蚓身体形状像打了结的绳子。


二候糜角解:糜,俗称四不像,即麋鹿。古人认为麋鹿属阴,冬至一阳生,麋鹿角脱落,这是阳气萌生,阴气衰退的征兆。

三候水泉动:古人认为水随阳升而动,冬至阳气萌生,泉水开始上涌流动。这或许是在提醒人们,天寒地冻之时,千万不要忽略阳气的渐渐萌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冬至民俗
冬至大如年

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代冬至日百官放假,皇家祭天,民间祭祖,相互拜访。


图片
图片
藏冬冰

古人一般都在冬至前后修窖藏冰。北方用于藏入各种鲜果;南方用于次年打鱼时为鱼保鲜。

数九九
图片

民间把冬至亦称为“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之后便进入春天。画九、数九,其实是冬日里情趣盎然的休闲生活。


至今仍在广泛流传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图片
图片
冬至饮食风俗
图片
红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吃饺子

冬至当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图片
图片
图片
冬至养生
图片

古语云:“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长”,冬至是二十四节气八大节之一,在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天阳起于冬至,地阳起于大寒,人阳起于立春,人们的生命活动均要顺应天地阴阳消长盈虚的变化规律,冬至之后天时以寒为特点,养生当以保暖防寒、潜藏阳气、收敛神气为要,顺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和小讲堂
图片

“冬至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周历是以冬至为过年的。实际上冬至这一天太重要了,冬至是真正的一年之间的转换。尤其是我们学中医的人,我们知道,冬至是一阳生啊,就进入新一年的阴阳的转换。


所以《周易》的复卦里有这样一句话:“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在至日,为什么要闭关,为什么要商旅不行呢?因为这是天地的大转换,我们一定要跟上,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不能错位,(否则)这一错就错得远了。

如果有条件,冬至前后一周最好身心就歇下来,不要去烦恼,不要去奔波。这个时候要形与神俱。

如果做不到前后一周(歇下来),那就从够得着的地方开始嘛,前后六天,前后五天,前后四天,前后三天……

因为我们歇下来,至少在外相上,能够帮助我们安静下来,静候这个转换,迎接这个转换,跟上这个转换,不至于错位。

——刘力红老师讲课节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冬至诗意
图片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望雪

唐·李世民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冬至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冬至”又称“小阳春”

白雪皑皑的天地间

正厚积着生命的力量

冬天就这样

悉心地孕育着春天

下一个节气到来时

我们已踏入新的一年

回首时光匆匆

每一幕灿烂光景

都如约而至,不曾缺席

串联起每一步足迹

便勾勒出前行路途

它再一次提醒我们

光阴似箭、莫负韶华

在这个岁末年初

让我们整理好心绪

盘点收获,再接再厉

让所有的心愿

都能在未来一一实现

春生冬至

白昼的时光将悄然变长

生灵万物正蓄势待发

繁花似锦的春天

就在不远的前方

图片

 图片:网络

编排:小郎中

审稿:赵江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