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思考:基层医院放射科如何开展质控?六个问题答疑解惑!

 天地之间一杆称 2022-02-19


引言

放射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承担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依据、确定手术范围、评估疾病、治疗预后等任务[1]。要得到一份精准的诊断报告,需要放射科内多个部门的共同合作,包括患者信息的登记、患者体位的摆放、图像拍摄获取以及诊断报告的书写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质量控制。
基层医院放射科与大型医院相比,其设备相对简陋,放射技术人员操作能力及诊断能力相对不足,该如何做好放射科的质控呢?


NO.01


思考一:影像科质控制度该如何制定?


放射科质量管理负责人应熟悉国家关于医疗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办事。可参照《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首先可以起草、编制符合本科室的质量管理制度,并督导制度的执行。然后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


NO.02


思考二:环境、人员、设备该如何管理?


1. 环境管理:
放射科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合格后获得辐射安全许可证[2]
2. 人员资质,技师和医师资质应符合要求
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需要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法律法规培训和考核,获取放射工作人员许可证。同时从事放射医疗的医疗机构应具有放射诊疗许可证[2]
3. 设备检验、日常操作和维护:
放射科设备应该进行定期检测、维修和保养,定期评估设备的性能、照片的质量等。需要有维护记录,建立好放射设备档案,详情可参照下列图1。

图1:设备检验、日常操作和维护记录及放射设备档案示例图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NO.03


思考三:拍摄、扫描技术的质量该如何控制?


1. 核对患者信息及拍摄体位:
需要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影像号、拍摄日期、临床诊断、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扫描技术。
熟悉X线拍摄体位能够显示的内容,核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拍摄体位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需要跟临床医生核实拍摄体位,或建议拍摄哪种体位。比如:要看腰椎是否有峡部裂,需要拍摄腰椎双斜位。
2. 图像质量如何保证:
制定X线摄影或CT扫描的技术操作规范,并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1)胸部CT扫描规范及胸部后前位片影像质量标准见下列图2、3示例。

图2: 胸部后前位片影像质量标准示例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图3: 胸部后前位片影像质量标准示例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2)在X线拍摄过程中要注意体位是否正确,有没有体外异物伪影,拍摄范围是否过大(辐射剂量过大),曝光条件是否合适(胖瘦的患者),呼吸是否配合得当等。下面图4~6可说拍摄、扫描技术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图4:胸片显示患者体外异物未摘除,双侧肩胛骨与肺野重叠,部分肺野被遮挡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图5:胸部CT扫描时患者未吸气,左肺下叶磨玻璃密度结节,显示模糊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图6:同一患者吸气相CT扫描,左肺下叶磨玻璃密度结节显示更加清晰,边缘分叶、毛刺等恶性征象清晰可见,病理为中分化腺癌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3. 医疗照射对受检者或患者防护要求:
1)需力求在能够获得满意的诊断信息的同时,使其接受的照射保持在可以达到的最低水平。
2)建立X线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制度,尽量避免重复的X线检查。
3)注意对育龄妇女和孕妇的照射防护。
4)注意对非检查部位的防护,包括性腺、活性骨髓、眼晶状体、女性乳腺、胎儿及儿童骨骺等敏感部位的防护。
5)候诊者和陪检者不得在无屏蔽防护的情况下在X线机房内停留[2]


NO.04


思考四:诊断报告书写的质量该如何控制?


1. 核对患者一般资料
与检查前一样,诊断报告书写时也需要再次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影像号、拍摄日期、诊断日期、临床诊断、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扫描技术。
2. 诊断报告的描述要全面

1)阅片要全面观察,重点描述,按照器官的分级以及疾病的轻重分别描述。

2)对于病变要详细描述,包括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密度、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有无特征性的改变以及继发的改变。重点描述病变的特征性改变。

3)对病变的描述应与结论保持对应一致。

4)对于复查的病例,一定要与前片进行对比。使得临床医生看到报告后,能够在脑海中呈现出一个相对比较具体、形象的病变。如下图7b 为左肺上叶肺门旁可见磨玻璃密度结节,一般单纯一次检查性质难以确定,但跟图7a (一年前)比较,结节稍增大,密度增高,提示占位。因此,对于既往有过相关检查的病例,一定要与前片对比。

图7a:(一年前)左肺上叶肺门旁磨玻璃密度结节图7b:(目前)左肺上叶肺门旁磨玻璃密度结节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3. 为防止遗漏病变,建议建立合理的报告模板
比如正常腹部CT报告模板示例:
腹部CT平扫:
肝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包膜光滑,肝裂不宽,肝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
胆囊未见明显增大,胆囊壁未见明显增厚,胆囊腔内未见明显充盈缺损影。
脾脏未见明显增大,其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
胰腺走形自然,周围脂肪间隙清楚,胰管未见明显扩张。
双肾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其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
腹部肠管分布如常,未见明显扩张。
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腹腔未见明显积液。
扫描范围骨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腹部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
4. 诊断结论要客观、准确
诊断结论应该与以上诊断报告中对病变的描述相互对应。影像诊断一般为一个或几个疾病的名称,结论要求基本准确,定性不强求,但要有层次。诊断意见一般包括以下3个方面。
1)肯定性意见:
一般该疾病具有明显的特征性,诊断把握比较大。下图中颅脑MRI提示前颅窝占位,病变特征比较明确,可以直接下诊断:前颅窝占位性病变,考虑脑膜瘤

图8:颅脑MRI图像示例(前颅窝占位性病变,考虑脑膜瘤)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2)参考性诊断意见:
病变的影像表现同时符合几种疾病的特征时,不太容易确定为哪种疾病,可考虑有几种诊断可能,应依据可能性的大小顺序排列,一般不超过三个。比如下图颅脑MRI图像,结论可以写为:胼胝体压部占位性病变,合并周围水肿,考虑(1)转移瘤(2)淋巴瘤(3)胶质瘤

图9:颅脑MRI图像示例(考虑多种诊断可能)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3)建议性意见:
该意见一般为提出进一步检查或者经过某种治疗后复查,需要进一步确定病变性质的情况。如下图胸部CT扫描时包括了部分肝脏,肝左叶低密度病变性质不能确定,结论可写为:肝左叶类圆形低密度影,建议增强CT进一步检查

图10:胸部CT扫描图像示例(病变性质不能确定)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最后需注意,诊断报告必须签名,还需包括书写医师和高年资审核医师的签名。



NO.05


思考五:如何组织学习,提高诊断能力?


1)疑难病例定期讨论、随访,完善患者随访记录。基层医院面临患者流失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随访,比如电话随访。
2)定期组织科室医生业务学习。
3)派医生外出进修学习,增加见识,同时请高级别医院专家定期来医院辅导、交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
4)应用医联体、远程诊断系统。应用PACS系统,进行数字化管理,便于数据的管理和查阅。对于基层医院而言,通过医联体或远程会诊系统可以极大的方便基层医生与高级医生之间的业务交流和患者的管理。


NO.06


思考六:出现了一些应急状况该如何处理?


影像科质控中,不良反应的防控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建议在特殊患者识别、对比剂的选择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上建立比较完善的处理流程和应急措施,例如以下常见的两种情况可以这样处理。
1. 过敏的患者的急救处理:
应熟悉常见造影剂过敏的处理办法,定期全员培训心肺复苏,同时做好记录建立培训档案。
2. 胃肠造影低血糖患者:
操作时有意识避免低血糖出现的可能,如常规在检查前准备糖块以备应急。



总结


放射科质量控制应该贯穿工作的整个流程,内容也不仅局限于以上这些方面。制度的制定相对容易,重要的是将制度贯彻执行,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改正,并做到持续改进,这样才能将放射科的质控越做越好。

撰稿专家:郑作锋 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 陈澍倩. 基层医院放射科质量控制的研究 [J]. 大家健康,2013(7):186.
[2] 强永刚 主编. 医学辐射防护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版.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交流使用
PP-ULT-CN-183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