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析北魏《石门铭》摩崖对清代碑学发展及创作的影响

 一言之美 2022-02-19

文丨陈金杜

摘要:魏碑代表了中国书法独特的发展风格, 是古代书风融合与发展的典型代表, 是中原古老的文化艺术与北方少数民族独特文化艺术的有机融合和发展的代表, 有力地推动了以后中国书法的多风格、多元化发展。本文通过《石门铭》摩崖分析其书法技法和艺术风格。论述清代碑学的崛起所需的理论与创作实践支撑,以及清代名家对它们的发掘与塑造。

关键词

石门铭、碑学、发展、创作

一、《石门铭》摩崖概述

《石门铭》摩崖刻立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文章由善文工书的梁秦典签王远撰写,并且亲自写在摩崖壁上,然后由石师武阿仁凿刻,地点在陕西古褒斜栈道石门东壁,原石刻现藏于陕西省汉中市博物馆。

在《石门铭》摩崖的右下方,可以看到末尾有“贾哲字三德”题名的《石门铭小记》。与铭文同时镌刻, 内容上与铭文同为一体, 因此这段文字也是不可或缺的。

书法研究丨探析北魏《石门铭》摩崖对清代碑学发展及创作的影响

《石门铭》记录着北魏永平年间被誉为栈道之始的褒斜道改道的起因、经过、结果和褒谷石门的通堵、复开的盛举, 并表彰请求改道的梁秦二州刺史羊祉和具体参与改道的贾三德两人的功勋。此后牲畜、盐铁、纨绸、绒毯等得以流通畅销, 四方百姓富实, 行旅之人免去了许多艰难。

这一段历史不仅对于石门、褒斜道的沿革极有价值, 而且对于历史地理也很重要。它是中国隧道历史上的一篇珍贵的史料。由此可知,当时镌此摩崖的目的在于记事颂德, 而非彰显书法。然而, 在书法艺术上, 《石门铭》却是垂之千古的出色创造, 有严格的魏书法度, 又具独特的风采,它的文笔精简,实事求是,是一篇难得的文学佳作,在金石界、书法界、文史界广为推崇。

二、《石门铭》的书风特点

《石门铭》虽然经历了无数风雨的洗礼,但仍然能让人体会到王远当时用笔的精妙所在。笔毫提按、绞转,落笔处方笔或圆笔的各种形态,体现了笔画的运动感,也体现了刻工是懂书法、且雕刻技术精湛的刻工。

《石门铭》笔力雄强,线条凝练。首先是曲线行笔,笔画中段大多数都是曲线,有各种方向和弯度的弧线和S线,行笔中要用手臂带动手腕自然控制,这样能够表现出线条的丰富变化;其次笔带隶意,笔画末尾、横线、捺画、转折处经常会有隶书的笔意,而且,运笔多加些隶书笔法,更符合那个时代的气息,无形中就会增添古雅之气;最后是笔力雄厚,石刻的硬度,风化的沧桑,六朝北方的质朴,都要求笔画的朴厚雄强,这些要靠水墨的调和、纸笔的摩擦、中锋的用笔来保证,更重要的是长期功力的积累。

《石门铭》起笔多用圆笔中锋,在兼侧锋方切,形态多变,以篆书入楷书,圆润有力,直追篆书风貌。《石门铭》体势多变,字形大小任意变化,欹侧错落,其结字、布白随山就势, 有的平扁开宕,有的高耸裹束,轶出了严整的常态。康有为对其评曰:“《石门铭》飞逸奇浑,分行疏宕,翩翩欲仙,源出《石门颂》《孔庙》等碑,皆夏、殷旧国,亦与中郎分疆者,非元常所能牢笼也。”《石门铭》的书体,介于隶楷之间,融隶楷为一炉,是我国文字由隶书到楷书过渡阶段的佳作。

书法研究丨探析北魏《石门铭》摩崖对清代碑学发展及创作的影响

整体看来,《石门铭》章法布置大气磅礴,有伸展之势。《石门铭》字的中心部分均表现为宽大端正, 而四周则任意伸缩, 如长横、撇、捺等往往作超出长度的伸展, 使字的体态显得舒畅, 用笔显得飞扬, 再加上字距与行距的疏阔, 从而造就了其书法奇逸、洒脱的独特风格。

三、康有为与《石门铭》摩崖

康有为书法, 早年从帖入门, 后师从北碑, 以行书名世, 用笔迟涩沉厚, 奇拙而浑穆, 有着自己的艺术特色。

取法此摩崖的人特别多, 大多数是清代和民国的书家,代表有康有为、萧娴、李瑞清、张大千、于右任等人。当代书家陆维钊临摹的《石门铭》也很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风格。

康有为一生在书法的道路上化《石门铭》等摩崖于笔下,他说“《石门铭》若瑶岛散仙,骖鸾跨鹤”,行笔多用逆笔转中锋,或中锋“绞转”,笔画浑厚朴茂,线条挺拔,多圆转,不受拘束。笔画大多以长弧线为基调,以长锋羊毫挥写出特有的粗拙、厚实效果,这种左右开张的笔势,令结体空间宽阔。而且笔力强健,大气磅礴,注重创造,突破传统。康有为理论与实践并行,给清代碑学书风带来生机活力。堪称一代碑学书法巨匠。

康有为勇于突破明清以来的馆阁书体, 跳出赵、董书风的笼罩, 提倡碑学理论并大胆实践, 是位卓有成就的碑派书法家。康有为对北碑艺术不仅是复古, 更是创新, 为碑派书法注入新的血液。康有为书法, 的确集南北之大成, 将碑的变化凝重与帖的灵动洒脱有机结合, 形成了他恣纵而浑朴的书法风格。其行楷书方笔稍多, 早期书风点画干净似张裕钊, 成熟期则点画厚重而富于节奏感, 所谓一波而三折, 意趣苍茫, 沉着稳健, 大气磅礴;行书则走笔飞动, 些无碍滞, 丝毫不见北碑的生硬, 其用笔的方圆结合与方圆转换可谓炉火纯青,妙化无迹;用篆籀笔意写碑体书法, 成功地将质朴与活力结合。

书法研究丨探析北魏《石门铭》摩崖对清代碑学发展及创作的影响

康有为 行书对联 释文:花竹多高逸,淡然心所欣

四、总结

“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

在大字魏碑的创作中,用笔上注重中段线条,要有丰富的提按变化,起笔跟收笔相对简单,这样的点画浑厚奔放。写的过程中要全身齐力,舒展开来,同时线条的运动笔势必须加强,否则力不能贯穿点画的头尾,变得软弱无力,字形自然不能生动。碑学笔势的感觉就如百米接力赛一样,在中段不断接力,不能够有停顿,从起笔到收笔要有多个提按起伏变化,每一次变化都是一次力的积蓄和爆发。形的变化在于上下左右的对比呼应与参照,势的变化在于下笔的轻重快慢。形势合一,点画才有生命的活力。

写魏碑字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要讲求“气势”。两寸以内的字, 可以悬腕枕肘;写两寸以上的字时, 了审势力的最好始来;径尺的字, 要用以至全身之力方能奏效, 否则, 难以写出神采和气势。第二,尽量地追求“形似”。在临摹实践中, 很容易出现板滞、浮薄的现象, 开始写方笔魏碑时,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 但不可停留在板、薄的水平上。

第三,要溯本求源,宁拙勿巧。自清中晚期以来, 由魏碑而变化出新的书家不胜枚举, 如康有为、赵之谦、张廉卿、李文田等, 他们的传世作品可供后人来学习。但是, 写魏碑直接取法清人的成果, 不追北朝, 这是不可取的。我们不能舍弃魏碑的源而截取清人的流。第四,注意摆脱唐楷模式。唐楷与魏碑楷书中夸张欹侧的取势、侧锋斜切的起收以及斜画紧结的结构大不相同。

书法研究丨探析北魏《石门铭》摩崖对清代碑学发展及创作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知晓碑刻背景及内容、把握整体书刻风格的前提下, 对原碑帖字形精熟, 将其结构规律、笔画特征熟稔于心,这是习书的基本前提。为进一步寻找范本中风格特点以及结构规律做准备, 忠实于原本临习后逐渐不拘泥于石刻的笔画形状, 尽可能还原其自然的笔墨情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