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变“学法”再变“教法”

 袁占舵 2022-02-19

先变“学法”再变“教法”

呼唤课堂改革,要从改变教师的观念开始。观念高度决定思想深度和行为效度。一切服务教学一线、接地气的教改活动,直指课堂改革的“可视化”的路径。

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学、备、教”一体化。“三法合一”,路径相同,相互关联。先变“学法”,再基于“学法”改变“教学+备课法”。

学习途径:再创学习。知识获取=模拟+矫正,意即教师引领学生重走(模拟)原创者和当事人的思考和体验之路,通过矫正获取知识、情态、态度和价值观。

“再创”的理论依据:熊彼得的创新理论,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里层面的自我实现学说,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重新发现”学说。

备课思路:引领“原创模拟”。“备课三部曲”——思考知识是怎么来的,思考如何将知识转化为问题和任务并引领学生像原创人、当事人一样去发现和思考,预设可能出现的障碍错误、设计点拨矫正方案。

备课理念的变化:由“讲会”转向引领“原创模拟”。具体操作:学生的定位(假定角色定位)—比较学习—矫正后获取—原点学习—建构(寻旧、新建、归整)—以思(悟)代练—主线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