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密也好,公开也罢,工资发放需要透明的方式和制度

 微言微评 2022-02-19

保密也好,公开也罢,工资发放需要透明的方式和制度

                         文/孙新合

在当下零售商超行业里,盒马鲜生的影响力是不需要质疑的。

人红是非多,业大易招风。这不,因为开除员工,盒马再次成为了举国关注的焦点。

按照盒马方面的说法,济南这位员工把自己的工资告诉了同事,已经严重地违反了公司的规定,开除他没得商量。但是,拿不出有力的证据。

员工则委屈地表示,是同事不小心看到,绝非故意泄露出去。目前,这位员工向相关部门提起了劳动仲裁。具体结果尚未可知。

对于盒马的做法,大多数人认为有点过分了,甚至觉得是变相地裁员。完全可以采取批评教育,包括适度罚款的方式。

也有人言辞凿凿地说,既然违反了公司的纪律,就得按照章程办事,不然的话,以后就乱套了。

按照法律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然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具体到用人,可以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截止到目前,法律中既没有企业薪酬必须公开的明确要求,也没有禁止企业实行薪酬保密的具体规定。保密和公开,都无可厚非。

去年年底,我和朋友到他亲戚家里玩。这位亲戚在当地开办了一家假发加工厂,严格地说,就是纯正的手工作坊。

员工工资都是实行计件制。每月发放前两天,都会写在小黑板上公示。有异议的话,随时可以查证。每个人工资的多少,悬殊,一目了然。

我笑着说,这样办,合适吗?会不会让员工之间产生不必要的怨恨?他不以为然地回答,有什么不合适的,能者多劳,天经地义。

他的话没错,这样做的确有好处。充分保障了员工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员工对企业和老板的信任感,当真是激励效应。

每一个员工心里头都有一杆秤,对拿到手的工资明明白白,有差异的话,也只能心服口服。人家平日里付出得多啊。

也要承认,工资保密能预防员工盲目攀比,方便企业控制人力成本,保持企业在工资制度上的灵活性,保护员工个人隐私,助推企业发展。

说心里话,就每一家企业,每一位位老板而言,工资的发放还真是一个难题。

员工的工资过于高,企业利润自然减少。利润是生产力和竞争力,失去了他,企业会逐渐陷入困境。

同样,工资发放过低,压根留不住人啊。没有人,谁去干活?

不难看出,保密和公开之间有一个难以厘清的度,是否能拿捏得准,也是在考验老板的能力。

都说万事靠制度,没毛病。与其绞尽脑汁地选择保密或者公开,还不如把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和告知。

换言之,选择了工资保密,但对保密的要求和规则不能隐瞒,必须按照固定的程序。诸如讨论,协商,综合各种意见并接受监督。如是,方能安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